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lwy7788945

怎樣選游隙?

[復制鏈接]
31#
發表于 2012-4-22 20:20:47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大俠,你把我問倒了。$ v) P$ E, |- J
: _3 J+ |* l) Q6 h. Q2 C
1.我手算也算不出來,赫茲應力是個曲線分布,還有接觸面積也難算,兩個圓錐面的接觸啊。
. ]  Z8 K9 C5 [- }7 w7 K0 a2.我列不出來。6 C- a0 w! a8 j& t1 n2 m
3.計算是正確的,但游隙怎么是在增大呢?內圈溫度高,膨脹更多,游隙就應該減小了。
, ^- ~: E  ~" q3 ~( n: H4.計算的是徑向游隙減小量,要換算成軸向游隙減小量。
' w% `4 u$ [/ E5 D
; [) |9 x: {* k! r. n
32#
發表于 2012-4-22 20:57:51 | 只看該作者
3.(計算是正確的,但游隙怎么是在增大呢?內圈溫度高,膨脹更多,游隙就應該減小了。)軸的溫度升高,游隙還應該增大呢,別只算一頭。
% W9 f1 U2 x8 g0 w& j
33#
發表于 2012-4-22 21:29:25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大俠
3 x. |* _4 h1 i( N; f3 J3 D. p" c* Y' @$ N. D: c8 ^2 B' O! D
對,別只算一頭。
% d2 I% {+ X3 j; z運轉時,溫度升高,內外圈都會受熱膨脹;但內圈溫度更高,膨脹更大,所以游隙會減小。4 ^/ u$ E, p# i! n1 x
所以我們只關心內外圈溫差,并不關心內外圈的實際溫度有多少。& R- `! C% y" E/ h/ l& S- g
理解了么?
34#
發表于 2012-4-23 05:59: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642093071 于 2012-4-23 06:02 編輯 & E9 ]& i* [8 \( d2 P) w: |
5 ?% A+ }" \8 C# T
(對,別只算一頭。
) X& S- q' S' R6 t1 ~ 運轉時,溫度升高,內外圈都會受熱膨脹;但內圈溫度更高,膨脹更大,所以游隙會減小。
$ s) s$ T& }* N, ` 所以我們只關心內外圈溫差,并不關心內外圈的實際溫度有多少。. s- X. X$ `7 U% `2 m8 E7 i+ z. G. `2 [5 Z
理解了么?),大俠,理解叉道了。一般來說,單列圓錐滾子軸承背對背安裝,如果假設滾珠、內圈、軸為等溫體,和外圈有溫差t,這時游隙是減小還是增大,要看軸承大小、錐角、安裝的距離,如果兩個軸承錐頂點交與一點,理論上說游隙不變;如交點還有一段距離,理論上說游隙變大。但是,滾珠、內圈、軸為等溫體的假設就不存在,從熱傳導看,應有溫度梯度。考慮了這個梯度后的計算,才會更接近實際。還有一個問題,負載的突然變化,梯度也在變化............
35#
發表于 2012-4-23 20:17:44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大俠+ q% g' \. Q/ j% p2 o

# T: B# I% T) C. V/ D0 H! A& f你說得對,確實是我疏忽了,只考慮了一頭。
$ [% d: V. N' h1 Y6 i. [1.你不用考慮溫度場的影響。我剛大概粗算了一下,溫差對游隙影響很小。即使是軸承計算的軟件,也是假設軸和內圈溫度一樣,外圈和軸承座溫度一樣的。
4 k8 n" Z5 r3 E1 Q6 H7 V2.你前面說起過軸上開了油槽,能仔細說說么?
36#
發表于 2012-4-23 21:15:39 | 只看該作者
1(溫差對游隙影響很小。即使是軸承計算的軟件,也是假設軸和內圈溫度一樣,外圈和軸承座溫度一樣的),假設一樣,只是粗略估算。詳細計算還得自己積累了。+ c0 a6 g9 O3 \' J! a
2.(你前面說起過軸上開了油槽,能仔細說說么?),軸承安裝三種典型方法:壓力、溫差、油壓。油壓法各大軸承公司都有手動高壓泵配套,你可以參考一下。在軸和軸承內圈通高壓油,減小了正壓力和摩擦系數,也就減少了阻力。用了一下,確實明顯。
37#
發表于 2012-4-23 21:32:37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大俠% g7 z5 m8 E" K$ t
( g+ ]# t" J6 _
1.你既然開了高壓油槽,那拆卸就簡單了,也不用考慮滾動體受力了。) }* _/ W. h% _; H2 n* R
2.還有一種方案,能省點事,但要犧牲一點軸承的壽命。把右邊軸承與內圈的配合改成過渡配合。
38#
發表于 2012-4-23 22:27:56 | 只看該作者
(把右邊軸承與內圈的配合改成過渡配合),在另外一個帖子中向你請教過,過渡配合會不會跑內圈啊。
39#
發表于 2012-4-23 23:45:09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大俠
; v' I# O# R3 H0 X) R7 M% y. X- c% _4 v' g
當然會跑。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以犧牲軸承的壽命為代價。
6 M2 u* J7 H. N% J各種方案優缺點都給你列出來,由設計者通盤考慮,有所取舍。
40#
發表于 2012-4-24 06:42:05 | 只看該作者
Pascal 發表于 2012-4-23 23:45 2 z) q5 b* m  c
642093071大俠
1 K- L# z8 ^4 V" T6 @  T/ G( R
2 F9 ?& m' R* C當然會跑。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以犧牲軸承的壽命為代價。
* E% b7 ~5 k: X; c$ g1 D$ R
當然會跑?真實藝高人膽大啊。跑內圈在設計上是允許的?在工藝上不采取措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6 09:40 , Processed in 0.0609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