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一提技術問題,就說國內沒有技術,也解決不了,有些情況是這樣的,一時也難以徹底改變。
1 v% Q% Z0 A4 A3 {, q& O但問題出在哪里?大家很少談到,國內真的就不能產生技術嗎?我看也未必!國內難以解決的其實都是基礎性的技術,比如高溫合金,比如軸承壽命,比如螺栓等問題,有些技術其實是現有技術的一些組合,這都沒有什么難的,但為什么解決不了呢?不外乎以下幾點:6 L6 @# L* Y6 K
1 不念書,對現有東西沒有概念,現在世界上有什么了,他不知道,人家幾十年前的東西,他還抱定是什么稀奇的寶貝,% v, c6 b6 T1 w& z! [* e2 n1 F
2 缺乏基本技術概念,對一個東西完全茫然無知,
. r) i0 z; @/ I: T3 銀子鬧的,有些東西,人家上來說沒辦法了,但你給他看一下,他說是這個東西,但輕嘆口氣說:貴了!你問他只有老板才需要住房?而工程師都可以住馬路嗎?0 U }8 B5 ~1 P8 ]( t4 S
4 崇洋!以為洋人可以解決一切東西,你說你能解決,人家不信,看到也不信,而不是具體分析這個東西對還是不對?既然你行,干嗎還要洋人?1 V! L4 o$ \0 l! y) @2 I, `
5 肆無忌憚地吹牛,你吹你是世界先進水平沒關系,但基本東西你自己得懂,民眾本來就愚昧,你對他們吹完全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最終大家確信中國沒有技術,連以前有的都變成沒有了,因為吹牛的人太多了。
! Y( S2 m% R2 y2266998 發表于 2010-4-29 12:08 ![]()
/ ~- y/ j* y6 n( C v7 Q; n+ w俺來說兩句,
: I. E% C$ ~; G! K. R. \$ N6 C: U) T/ @2 }
首先,技術是什么?從哲學層面說,它永遠是從屬的。創造性技術需要巨大的投入,機械技術屬于工業基礎水平的具體體現,總的計算下來,其進步的投入量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那么,錢都到哪里去了呢?計劃經濟下是少數人決定了錢的流向,錯了再改過來罷;市場經濟下錢的流向是回報,哪里回報率高就會流向哪里。
$ _+ A( `( ^: m; s' D" H 一個機械企業,當老板仍然在干企業時,沒有你的技術他使用普通設備照樣在生產,有了你技術可能多賺點錢,但是,當他投入而搞好了關系,訂單大大的多,依然可以產生巨大的回報,相反他投入到你技術上或許是是極小的回報甚至虧呢。當有了錢他可以再買新的先進設備,國內的不行就買進口的。從這一點看出,劉大人說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應該是錯的,適當的短缺會激發人的創造力。
4 Y9 J8 ]" R+ S: j$ { ~5 I7 l4 C 推而廣之到所有企業,是不是官商結合的投資回報率遠遠的高于技術呢?為什么還要投入技術呢?
+ X' k+ Z2 ]' v$ b2 i+ L: @ 所以,體制下技術是無用的,只能退后到作為如生產工具一樣的不得不用的東西,比如一個非標設備廠,是訂單在需要技術,而一個大批量生產的廠,往往技術非常弱化。怎么可能談的上進步呢?
: m1 m, j3 H' y( ] M* {" B1 Q4 E: {! E5 i8 k
第二,對于個體,即大俠所說的不念書、缺乏基本知識等情況,我們從學習的角度說是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時代,可以不用花費資金成本的拿到學習資料。可是為什么不學呢?因為技術僅僅是作為如生產工具一樣的不得不用的東西,自然跟其他的收入沒有什么兩樣,還為什么要學習呢?就是說并不是你技術水平高你就能夠有很好的待遇啊。
& z1 g$ ]# ]$ y' u8 R6 F$ ]7 Q S9 o. c U6 O/ C" j0 @
第三,吹牛是體制下的東西,還是那句話,技術永遠是從屬的地位,技術是救不了中國的,先驅們幾乎都是棄X從政了。4 m3 u4 A- a; X+ `" W+ `
中國人是非常出色的,給一點陽光就一定會燦爛的。只要不打仗經濟就會活躍,只不過技術方面只能是像一對巨大的齒輪在啟動一樣,極其緩慢的進步著。或許永遠在啟動,因為外部世界不允許你轉動。
0 L7 k( m3 z* i6 M+ _. {: m3 T. [/ [2 H6 D: D7 W6 _+ b
一句話,就是技術的回報忒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