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注冊會員 登錄
機械社區 返回首頁

上官安尚的個人空間 http://www.ytsybjq.com/?686378 [收藏] [復制] [分享] [RSS]

日志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已有 680 次閱讀2016-8-27 22:43 |個人分類:教育| 工程師, 法國, 文憑, 樣本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在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攻讀工程師文憑的學生。在法國,工程師不是一個中國常說的職業稱謂或職稱,而是一個文憑、一個教育體系,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法國“工程師治國”的根基。

“通過工程師學校的學習獲得工程師文憑,是法國人進入上流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工程師文憑是準社會精英的象征。”曾經是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訪問教授的劉增路近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如是說。

在以浪漫、藝術、時尚、自由著稱于世的法國,素來也有“工程師治國”之說,這或許從巴黎高聳的埃菲爾鐵塔、1972年就創下時速318公里世界紀錄的TGV高速列車、空中不時飛過的空客客機便可管窺全貌。相比于英美高等教育體系在全球的風靡,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似乎略顯低調,工程師教育體系更是顯得神秘。

這是法國獨有的一套教育體系,其特征在于辦學規模小,在招生、預算和管理方面擁有廣泛的自主權,但為保證教育質量,招生和考試過關率很低。許多企業在工程師學院的管理層占有一席之地,許多企業專家也會參與教學。

“憑借嚴格的選拔和高質量的課程,‘工程師文憑’是法國最有聲望的文憑,享受法律保護和政府津貼,比普通大學文憑更受到企業的青睞,工程師學院的學生經過嚴格挑選,是同齡人中最出色的理科學生。”這段話寫在法國國立高等科技學院的官方網站上,這所學院是巴黎高等科技工程學校集團(以下簡稱巴黎高科)中的一所工程師學院。

劉增路對澎湃新聞表示,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中國所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和法國工程師教育在理念上不謀而合,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理工科教育講求邏輯嚴謹的精神是相互呼應的,研究法國的工程師教育體系,或可為中國追求的工匠精神、創新意識提供一定借鑒。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主樓。工程師培養是一個完整教育體系

5月的巴黎南郊,同為巴黎高科集團成員之一的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內郁郁蔥蔥。在形如一本圖書的綜合大樓里,校長Jacques Biot先生介紹說,目前法國共有224所工程師學校,其中,創辦于1991年的巴黎高科,是由12所法國頂級工程師學校組成的,是法國理工科教育的代表。

Jacques Biot說,法國的工程師教育體系是拿破侖在1774年創立,目的主要是為了克服傳統的綜合性大學培養學生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弊端。200多年來,不斷增加的法國工程師學校,滿足了不同時期對于工程師的需求,涉及領域包括艦船制造、采礦、土木工程、地面運輸、電子工程、通信、航空航天等。這些工程師學校通過不斷地變革,從專業性學院變為通用性更強的學校,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更是其中的翹楚。

這所大學距巴黎市中心約有20公里,周邊是連片的農田,就連校園里也不時傳來馬蹄聲。

一身軍裝打扮的副校長Yves Demay先生說,巴黎綜合理工大學隸屬于法國國防部,不只培養書呆子或技工,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身體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為了保證學生以后有良好的身體從事工程類職業,學校一周上6節運動課,不僅次數遠遠超過普通大學,強度也遠遠領先,學生被根據各自選擇的擊劍、馬術等運動內容分為不同的團隊,一起生活、學習。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5月24日,中國留學(課程)生賀瑩(左三)和同學參加授劍儀式,巴黎綜合理工大學隸屬法國國防部,學生成績合格會被授予軍裝和佩劍。 本圖由賀瑩提供他說,學生考核合格,會授予一身軍裝和一把佩劍。穿著軍裝、手持佩劍是學生們倍感神圣的時刻。而每年法國國慶閱兵式,走在第一個方陣的軍裝學生,就來自于該校,“這是法國對工程師的尊重、對巴黎綜合理工的尊重”。

“法國的工程師教育體系不是我們國內高校的某一種‘專業’,而是一種完整的教育模式。” 現就讀于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工程師教育的中國留學生王佳棟對澎湃新聞表示,法國的工程師教育并非只是一紙文憑那么簡單。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7月14日,中國留學生賀瑩(中)準備參加凱旋門閱兵式,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學生在每次法國國慶閱兵式中,都是第一個受閱方陣。 本圖由賀瑩提供

王佳棟說,作為法國高校特有的教育體系,工程師文憑與其他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相比沒有對等物,在學位上可以對應歐美學位體制的碩士學位。法國工程師教育學制一般為5到6年,分為預科班階段和工程師階段兩個部分。

王佳棟稱,以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為例,預科班為期3年,第一年課程具體包含數學、物理、經濟、應用數學、計算機語言課程以及體育課,第二年學生在8個特定領域選擇4個學習,第三年則是選擇一個特定的研究方向進行研究學習。工程師階段即專業階段,為期三年,通過嚴格的筆試、面試、科技答辯進行選拔。課程方面由工程師學院與企業共同制定,根據企業需要不斷調整,沒有指定的教材和課本。

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對運動的嚴格要求,會不會卡住來自東方的中國留學生?略顯瘦弱的王佳棟說,他入學后由于經常參加運動,感覺身體比在國內好了很多,和法國學生比沒有明顯差距。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波爾多航空航天培訓中心的教授用3D技術講解法國“狂風”戰斗機。法國“工程師治國”的根基

拋開特定專業和課本的約束,許多法國工程師學校培養的學生不但在傳統理工科領域大放異彩,在其他領域的重要崗位也同樣占據一席之地。

“鮮為人知的是,法國一些知名時尚和奢侈品公司的管理者也是工程師。”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法方院長卓爾清對澎湃新聞說,他認為法國工程師教育體系很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法國的工程師培養體系所培養出的人才都顯示出了優異的分析能力,高效的工作能力以及快速的學習能力。”

含金量極高,法國的工程師教育的選拔考試自然競爭十分激烈。

“法國的教育體系在高考(精品課)之后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大學校(工程師學校)’。法國的大學一般是沒有什么選拔性的,一般高中畢業都能進大學,而進入工程師學校則需要高考后再參加嚴格的選拔才能就讀。”卓爾清說,法國的工程師學校的競爭激烈程度并不亞于中國高考。

談到法國工程師學院的選拔,卓爾清也頗有感觸地向澎湃新聞表示,“大部分工程師學校的學生要先經過兩年的‘預科’學習,然后再參加一場十分激烈的招生考試,考試由匿名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組成,即使沒有通過考試的學生也能在工程師學校兩年的預科學習中,培養出十分深厚的數理素養。”

王佳棟則形象地說,他在巴黎綜合理工讀了兩年的物理、數學等基礎課程后,還要考工程師教育,難度相當于中國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去考985名校的研究生。必須要通過考試才有機會讀工程師教育,這也不同于入讀法國一般高校的申請制,“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工程師教育的質量”。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圖盧茲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的科研項目通常都與多個國家合作。經過層層篩選和5至6年苦讀的工程師們,一畢業就將進入精英社會。

法國素來有“工程師治國”的說法,法國政界、商界、學術界以及諸多名流都有工程師教育的背景。

曾擔任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教務處長的卓爾清對澎湃新聞表示:“法國工程師教育并不局限于理工科類的教育,學生還具有社會學、經濟學和金融知識背景和全球視野。許多工程師學校的畢業生能夠在財務、咨詢、審計等領域擔任高層,在法國,工程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幫助畢業生進入企業高管和政府高層。”

王佳棟也聽教師和法國同學說起,工程師文憑在法國確實有比較高的含金量,校友網絡也很強大,“很多法國人比較推崇工程師這個頭銜,對他們來說,(工程師)是一種精英教育的感覺。”

“我所就讀的工程師文憑在國內學歷認證的時候,可以認證為碩士。”在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就讀的中國學生鄭凱對澎湃新聞說。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圖盧茲Paul Sabtier科技圖書館里的學生們,該圖書館為附近幾所工程師學院提供服務。藝術和技術的完美融合

相比于一般高校理論教育為主的模式,法國工程師教育體系強調動手能力,就連配套的企業實習也是“真刀真槍”。

“工程師學校的課程更加寬泛而基礎,課程強度相對較高,同時也比較注重和企業的合作,更加側重就業而不是科研。”王佳棟對澎湃新聞表示,法國的工程師教育體系十分強調學生去企業實習培養知識應用能力,類似于一種學徒制的模式,“我們正式讀工程師教育的3年里,有兩次為期8個月的實習。實習企業通常是法國的一些大企業,比如賽峰、PSA、法雷奧、興業銀行,也有同學選擇到中國香港、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實習。”

相比于中國大學理工科教育強調專業深度的特點,法國工程師教育更注重知識面的拓展、技術創新、團隊協同的培養,劉增路表示,“法國工程師教育強調數理基礎,大多都是通用型工程師,知識面寬,同時人文社科以及管理類課程不少于30%。”

或許正因為門檻高、學習苦、要求多,法國形形色色的工程師學校大小不一,卻各有絕活,在歐洲甚至全球為自己掙得了聲望和地位。

比如位于法國第四大城市圖盧茲的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是全球航空航天領域的權威之一,著名的空客大客機、幻影戰斗機、阿麗亞娜火箭等多與該校有關,全校有30%的學生來自法國以外的45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所學院的旁邊,是法國天體物理和行星學院(IRAP)。該校一名來自北京的博士生日前告訴澎湃新聞,法國人對待科研的思維方式與國內很不同。

法國工程師教育樣本:是最有聲望文憑是“治國根基”,選拔嚴

圖盧茲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的教授在講述航空原理。他說,相比于國內,法國的基礎研究項目更多,例如發射科學衛星,大多旨在探測研究,直接應用價值不大,“和這邊的同事們一起做研究,初衷很單純,就是研究解決科學問題,哪怕結果是錯的,也要清楚為什么錯。”他說,面對未知,大家都表現得更像“學者”而沒有誰是“教授”,有困難互相幫助,這樣的培養方式對促進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更有幫助。

這名博士生還感嘆,和國內“導師一般很忙、學習就是要發文章”等感受不同,在法國讀大學沒有發論文的壓力,一般是導師認為可以畢業就行了,但讓導師認可的難度絕不低于發表一篇論文,“法國人選擇職業更多是出于愛好,對待科研就如同生活愛好的一部分,因此工作時目標單純,而且很投入。”

在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有許多面積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間。副校長Yves Demay介紹說,這是學校的創新空間,學校鼓勵學生創新創業,不只從知識上幫他們解決問題,還通過校友捐款給予贊助。目前,該校收到500萬歐元的創新創業基金捐款,學生如果搞創新創業,可以免費使用創新空間6個月,6個月后也只會收很少的費用。

劉增路對澎湃新聞表示,中國所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和法國工程師教育在理念上不謀而合,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理工科教育講求邏輯嚴謹的精神是相互呼應的,“大國工匠不僅具有精益求精的技術追求,同時也具有將藝術和技術完美融合的高超境界。歷史上許多由理工類人才所創造出的不朽作品,無一例外都有這樣的特點。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注冊會員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17:40 , Processed in 0.0414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