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2 C6 m( L7 _! Z1 L感謝前輩回答,我回去好好翻了下書,發現這只是個概念性的問題。弄懂概念就不難理解了,這個例子涉及這幾個概念:
1 P& r) Z0 S2 g4 }; `8 N Z2 M- o8 g1.作用尺寸:
; I- {4 A- o3 c6 m (1)孔的作用尺寸 即在配合面全長上,與實際孔內接的最大理想軸的尺寸& C+ s0 y5 l$ E4 w( \( T' B! @
(2)軸的作用尺寸 即在配合面全長上,與實際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2 v; C) _! P: `$ s0 ?! s! r8 D
/ U! n% Y; l0 V% z1 M$ y
0 F$ J! v+ L5 d# l* Z# ?
2.最大實體尺寸: 最大實體尺寸是孔或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狀態下的極限尺寸,通俗的講,就是“最大的軸、最小的孔” 例:孔,直徑50,上偏差+0.039,下偏差0,則最大實體尺寸為50mm; 軸,直徑50,上偏差-0.025,下偏差-0.050,則最大實體尺寸為49.975mm。
3 u# G5 a* @: \+ j# F3 o3.極限尺寸判斷原則: 孔或軸的作用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大實體尺寸。即對孔,其作用尺寸應不小于最小極限尺寸;對于軸,則應不大于最大極限尺寸。 + a0 F8 h, P5 ~8 }* \) a) i
4.直線度: 例:被測圓柱面的軸線必須位于直徑為公差值φ0.03mm的圓柱面內。 . i2 w: v8 \- O
9 Q+ W& r7 }0 T1 u/ g2 W! G
) m8 H; b4 Q8 g' @0 S% D x" T; W" D! l2 d3 A! ?* [$ M5 @' O6 O
, L0 h3 E1 W( C C$ Y# g概念了解了,現在再來看例子:
, W! p! j q* `7 Z5 E& X7 j 以軸舉例:下圖所示為一直徑φ20、尺寸公差 0.02(看到后面的最大實體尺寸為φ20,則應該知道,直徑φ20的上偏差為0,則下偏差為-0.02)、直線度公差φ0.01(此形位公差若是沒有最大實體要求,則軸的作用尺寸則由尺寸公差0.02和形位公差φ0.01共同確定;但要是有最大實體要求,則軸的作用尺寸就只由最大實體尺寸φ20所確定) 并遵守最大實 體原則的軸頸,該軸最大實體尺寸為φ20,若被測要素實測值為φ19.99,則直線度公差可以得 到一個補償值即φ20-φ19.99=φ0.01,也就是說軸線可以在φ0.02 直線度公差帶內變動。
$ X$ Y& t5 ?5 ~% [. `, ]2 q% w; a# _2 e- j& F
4 K( _$ l! h! k0 q總結一下,最大實體尺寸,可以限制作用尺寸。
, r/ \; N' z$ v/ @ 0 @6 g% e5 R' ^6 h* E# B6 W
/ t+ {/ Q+ I: g" Q) W$ S%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