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7577|回復: 76

某些中小微企業的神論——等兩年,再等兩年就好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9-8-1 17:29:5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喜歡閑來無事到處走走,或逛展會看最新的工具,或拜訪不同的工廠,開拓自己的眼界。作為貿易出身的人,對于制造業生產環節會不自覺關注企業的品格和未來的風險,簡單的說,做貿易需要的是能夠做出合格產品同時還要持續經營下去的企業,往往有時候必須對一些企業的未來做出推測,不能剛剛市場做起來,貨供不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通常不是馬后炮,看到哪個企業不行才說不行,而是企業在青壯年階段就要大概預判它的未來~~~: P+ Z/ ~: K5 o  I1 Q
* e5 E3 g# Z8 r$ `: |1 k) u; p
       上個月在蘇錫常拜訪了一個年輕企業,企業規模大概4/50人,兩年前由幾個從業多年的中青年骨干合伙建立起來的,企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企業管理者跟我們侃侃而談,從用人到工藝到現場管理,再加上雪白寫字板上的發貨安排和連會計都忙著打包準備發貨的熱情,幾乎同去的同行業老一輩都為這樣的年輕新秀豎起大拇指,“能力強”“精明強干”“有管理水平”。。。但是在我看來基本上這就是一個被淘汰的企業。本來企業主大談特談目前現狀和展望發展是很正常的事,借此讓大家能夠相互了解和為合作做準備,關鍵聽著聽著我發現雖然這個企業看上去是新瓶,卻裝的是老酒。讓我很快得出這個我自己都覺得很冒失的結論,就是在這位企業合伙人說的幾句關鍵的話。
( G  d( r, U' u" g/ x& ?5 g
. z* [# F' B$ M# L       “我們廠招的都是沒文化的,聽話,會干活兒。”然后講了一通管人和馭人之道,既有類似電視里血汗工廠的毒辣,也有好像大將統兵似的仁情,有嚴苛也有人情味,頗像那么回事。單看這句話還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是結合下面這句話就讓我很震驚,這個神論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直接戳中我敏感的神經,“我們這個行業現在在洗牌,等兩年,再等兩年就好了,別人倒下,我堅持下來就能漲漲價,估計做到產值3000萬問題不大”。我聽到這句話之后不由得心里一震,等?只聽說過坐以待斃,等只能等那啥的,怎么會等好等活?4、50個人每天從8點干到晚上9點現在還不到2000萬產值(2000萬是他告訴我們的),干到3000萬這個數據是怎么得來的?漲價百分之50?當然我敏感的也不是價格,因為這年頭這個行業沒有這種可能性。我敏感的是其中的邏輯,從選人用人來說,沒有專業性的技術力量,這位合伙人把堅持和僅僅是時間的消耗劃等號,堅持就是勝利的潛臺詞可是每天進步一點點,而不是呆呆的等著,畢竟機會留給的是有準備的人。
( d$ T2 S3 O' t9 b# {& h
) j: t8 H) S) V6 N2 `# ], I      聽到這里內心忍不住撲哧一笑,我有我的想法,提出去車間轉轉,于是另一位和他相熟的朋友陪同,液壓機 車床 加工中心 鉆床 焊接 打磨一圈逛下來,由于沒有專人負責數控,一個我熟悉的同類型工件,另外的廠鉆孔估計最多1分鐘解決問題的,這里加工中心要5分多鐘,我估計這將近20臺二手加工中心還不如之前我對接工廠那4臺的效率,要不是親眼所見和懂其中的門道,沒人會想到這么重要的一環有這么驚人的效率浪費,難怪鉆個孔又是加工中心又是多頭臺鉆,估計車床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行業大環境好了,再來訂單這個廠也是無法擴大生產的,那么就會陷入死循環——忙的時候拼命加班趕訂單,訂單完成不了客戶丟失,丟失就閑下來,閑下來又出去跑訂單,有了訂單等著下一輪拼命。。。
9 E1 N' O( m6 F9 C. X9 x5 R& v3 \  w$ w  L1 [
      這個時候我不禁想起不管是領導專家還是基層從業者,一提到制造業的艱難,往往大家都喜歡說這么幾句話,“看看明年吧”“等等,等等就會好的”“堅持就是勝利”,這些話好像是金玉良言,Perseverance啊,多少成功人士的口頭禪,而且確實有些企業熬過了寒冬迎來了更美好的春天,但是我們只聽說過等死,哪有等活的,閑時不練兵,不梳理工藝和流程浪費,不深挖質量和效率的極限,哪來的厚積薄發,哪來的守得云開見月明?廣大中小企業今天的艱難不能光是等、靠、要,還是要企業自己想辦法練內功,要全社會精英共同努力才可以。作為我們行業技術人才,每次伸手要待遇的時候,也要問問自己有什么籌碼?今年我為這個廠提高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精度,攻克了哪些難題?至于那些蔑視文化蔑視科學,想靠著文盲干苦力就做大做強甚至搞上市公司挑戰世界五百強的草莽英雄,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如果你是人才盡量遠離他們,說不定工藝編好了覺得一時半會兒湊合能過了就一腳把你踢了。。。
" Z2 p# i( f' o1 U& m
) S" o  I% h1 u$ k/ |& |

評分

參與人數 8威望 +108 收起 理由
久月牧戈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吉吉幾幾 + 100
曉昀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魍者歸來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集成機甲 + 2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
3983596 + 1 認識有深度,眼光很獨到,值得學習
韓寒11 + 1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
未來第一站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8-1 17:52:39 | 只看該作者
發展瓶頸問題其實就是企業主自己本身的問題! 如果方向走錯了,雇員越努力就會離目標越遠!
3#
發表于 2019-8-1 19:58:21 | 只看該作者
生產效率的提升不光是技術人員的責任,也是每一位現場員工的責任,集思廣益,豐田汽車推崇的精益生產也是各個企業想學習的方向,既然已經有先進的經驗不去學習,而采用老一代的思路經營企業,也許企業的發展真的到頭了

點評

生產效率的提升 老板的決定是最為關鍵的 老板如果不降單價 工人多勞多得 技術工藝優化有獎勵 那 大家開動腦子 提高生產效率 如果這些都沒有 那還是拉倒吧  發表于 2019-8-4 08:36
4#
發表于 2019-8-1 20:09: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9-8-1 20:22 編輯
: c0 Z$ @1 ~/ ?8 Z  P5 w, ?- H
$ P3 X7 o5 p: X" U+ ~( l- M一個“等“字,已經把對自我的認識和未來的準備統統當成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臨時性戰術,毫無戰略可言;一個“等“字,已經把自身弊端和問題排除,言外之意是我已經很努力了,能做到這樣就很好很成功了,仿佛錢存了銀行死期,利率不變,就等時間一到取錢一樣。. }, n! \: E' N3 C

9 r% C( T" r/ x5 i0 {; d/ A很多小老板總認為他們的現有“成功”模式可以復制,可以成比例放大,比如產值增加50%,也就是多招50%員工,廠區擴大幾畝地,多加幾臺設備的套路,就好像樣機驗證已經過關,剩下的就是量產的問題了。+ a' v; P% t& Q# `4 V

5 u9 `  L1 \# f9 P' @所以企業現有的自身問題和短處弊端,以及另外一種市場環境下自己會幾種招式,自己有多大能力,怎么應對新環境,全都沒有認識,他們的經驗完全是醫生職業式特點,即用過去的經歷和經驗判斷將來的走向。
8 N# B1 r. r5 M* K, K: f3 S6 S
& |! u: ~  i3 ]4 H" P6 \4 j# s“先等等看吧,假如企業能活下來,我會怎么樣怎么樣”,估計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
+ g2 T, K2 F* v& z. s; P8 I
1 ~  i+ L: _) M- a. `" F0 W) N& c
; n/ _% E. r8 |* ~& W) w( o1 T/ K) J8 _$ H" {. b$ b# D5 u: c1 p

+ V0 |! a0 S& a. ^% \0 Z
5#
發表于 2019-8-1 20:28:12 | 只看該作者
企業整體文化水平低,只能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在低端市場徘徊。要說發展不可能,維持幾年倒有可能,見過企業整體文化水平和員工素質好的企業。
6#
發表于 2019-8-1 21:15:3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多擴展思維,厚積薄發,經驗充足后再考慮跳槽找更好的崗位。
7#
發表于 2019-8-1 22:38:20 | 只看該作者
人家老板賺到錢了,即使倒閉又怎么樣?
8#
發表于 2019-8-2 06:59:29 | 只看該作者
與我們公司和其相似,4—50人,產值幾千萬,生產效率低下,浪費嚴重,有區別的是我們公司的產品前景非常好,不止好,是過去 現在 將來都好。怎奈老板喜歡熱火朝天的場景,喜歡車間堆滿產品的畫面。老板也去國外廠家參觀過,回來說看人家的車間多整潔,看人家工人不急躁 認認真真的工作 多好,就是沒有想自己個人每天有人催促生產,甚至加班,根本沒有一個合理的生產計劃,沒有良好的管理秩序,部件經常是后用的先造出來,需要的等用時現造,可能好么。

點評

我們廠就是這樣  發表于 2019-8-4 08:37
9#
 樓主| 發表于 2019-8-2 07:51:10 | 只看該作者
zyk566515 發表于 2019-8-1 17:52
8 u4 t1 x* _) D; j5 t" _8 M發展瓶頸問題其實就是企業主自己本身的問題! 如果方向走錯了,雇員越努力就會離目標越遠!
5 t: N% Q; T, h9 r* o: k
是的,尤其是管理者或者骨干在廠里習慣了,如果不走出去多看看多學習,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方向一旦錯了,越走越錯
10#
 樓主| 發表于 2019-8-2 07:52:35 | 只看該作者
韓寒11 發表于 2019-8-1 19:58. r  g- \' ?# b, t' k, f0 G
生產效率的提升不光是技術人員的責任,也是每一位現場員工的責任,集思廣益,豐田汽車推崇的精益生產也是各 ...
* w/ j3 I' |3 u' ^% {$ }. _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老板沒這個意識,骨干就沒有,骨干混日子,下面員工說什么都沒用,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聽有點點麻煩的事,很多人就不愿意去做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15:26 , Processed in 0.0711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