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8 h, h, X& N1 ^5 t; g這個還真值得說道說道,并不是說比別人牛X,而是結合自己經驗談談一些個人發展的看法。
, J3 j6 G- f+ a$ [: y我在招聘工程師的時候面試過很多候選人,但是大部分工程師的技術水平確實不咋地,特別有些三十大幾四十多歲的,渾渾噩噩白熬了年齡??赡芤酝鶑氖碌男袠I局限了自身能力的發展,也可能有個人努力程度的因素,就算是前者吧,如果所從事的行業已經限制了能力的提升,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工程師必須走出舒適區,果斷尋找提升能力的機會。我剛開始工作從事傳統標準機械設備,沒幾年行業就沒落了,當時覺得新能源領域這幾年處在風口,于是果斷尋找機會進入這個領域,剛進來啥也不懂,工作非常吃力,但是多學多問多做家庭作業,挺過來就好了。想表達什么呢,作為工程師不敢說技術天下無敵,但至少勉強過得去。見過太多四體不勤、思想迂腐還自以為是的所謂工程師,整天自以為懷才不遇(論壇里就不少),殊不知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識。1 H& u3 m$ o8 h" q% p
5 `5 D( P5 E7 U) j另外,會做事固然重要,會做人更重要。會做人并不是說要你溜須拍馬、八面玲瓏,而是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工作本來就是團隊協作去達成共同目標,如果別人愿意跟你搭伙做事,甚至更進一步愿意聽你指揮去執行任務,那么至少可以說你比較會做人。我在安排任務的時候會考慮哪幾個人搭伙做事能力上優劣互補、同時還要考慮關系融洽的因素,也經常會遇到分好了項目小組,有人私下過來提出不想與某人搭伙的情況。很多人會說,是金子哪里都會發光,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可是我要潑冷水,沒有融洽的團隊協作,單槍匹馬很難做出成績。記住,互相成就,這是格局問題。
$ r& _8 b9 ~- C( h- K0 k- H' G4 e4 s: M' e. h9 o" ?7 B! ~, B4 L( |' p1 }
要想進外企,還要學好外語這門基本功,做到跟內部的老外交流無障礙,跟外部客戶技術溝通也相對順暢的程度。工科出身英語普遍比較差,這是事實,也沒必要一定要進外企,絕大多數卓越的機會依然在民企或者國企。 ~& w4 y6 V' z. ?2 h+ _
c3 a/ k" c6 X, `1 Y& X: t. U: m4 t8 C5 M8 M1 I
. g9 F. N Q! t$ ~- E& E1 ]
" p# S& z ?7 O! q# o$ B$ b! C! a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