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就有智能機器人,會唱歌跳舞,還會眉目傳情,你相信嗎?
: c0 t" t3 L, ?# `) {1 Z* @
古代最有趣的一個關于機器人的故事,出現約2900年前,記錄于《列子·湯問》中,原文是:% r8 g) v4 `: j" F' s
2 X/ c7 U+ ], R V& n3 M6 n
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領其顱,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并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師。
1 u, T, K# B+ m) y4 I; }- t
周穆王西巡狩獵的時候,在遙遠的昆侖山遇見了一個名叫偃師的奇人。偃師造出了一個機器人,與常人的外貌極為相似,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那個機器人會做各種動作。掰動它的下巴,就會唱歌;揮動它的手臂,就會翩翩起舞。周穆王感到驚奇又有趣,就讓自己的寵姬一起來觀看。
7 h# e( c# s4 Q/ C/ i N
然而,舞蹈快結束的時候,讓人驚訝的是,那個機器人還向周穆王的寵姬拋了媚眼,使得周穆王勃然大怒,要殺掉偃師。偃師就將機器人折開,周穆王仔細一看,發現機器人只是由皮革、木頭、膠漆、顏料組成的,它五臟六腑、筋骨、牙齒、皮毛等一應俱全。 0 z$ F0 t! C4 X: B" t
周穆王見狀,對偃師心悅誠服。 7 d$ d$ Y& y \: W, H+ O; l
魯班造的云梯,墨翟做的木鳶,他們都自認為是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科技。但是,他們聽說了偃師的所造的機器人,都終身不敢再談論技藝了。可見,偃師昨造的機器人不僅外貌完全像真人,還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還有人的感情。雖然“偃師獻技”可能只是一個古代科幻故事。但在那個年代,中國古人就有這樣超前的幻想,讓人嘆服不已。 " t g: q/ I( w6 N4 r; A2 _# Z( y' y
中國關于機器人最早的記載,恐怕就是黃帝與蚩尤的那場史前大戰,為對付蚩尤布下的霧陣而發明的指南車,車無論怎樣前進、后退、轉彎,木人的手一直牢牢地指向南方。 # L. D+ e) ~* ^3 b- N! b3 s
秦漢時期,出現了能演奏各種樂器的銅人。據西漢劉歆撰《西京雜記》:漢高祖入咸陽宮,見宮中有“銅人十二枚,座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執,皆點綴花繰,儼若生人。”這12枚銅人,能演奏出與真樂一樣的各種聲音。
( [0 U7 K8 p- f9 D, K) {: ~
魏晉時期,相傳諸葛亮因蜀道難行,特制木牛流馬運糧。《南齊書·祖沖之傳》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木牛流馬可以說是運輸機器人。
. I% G# X* X) W C5 T
7 J, B& s; v1 p! k( q" F" }
唐代《朝野僉載》記載,唐朝有位技藝高超的匠人叫楊務廉,他制作了一個木僧人,手里端著一只木碗,自動向人乞討布施。等到木碗中的錢盛滿了后,機關的鍵鈕突然自己發動,這個木僧人就會自己說聲:“布施!”人們爭相觀看,一天下來,這位木僧機器人可以行乞到好幾千文錢。在西方國家,機器人出現于距今200多年前。瑞士沙特爾市如今保存著三個機器人,他們能寫字 、繪畫、彈鋼琴。它們是由瑞士鐘表匠皮埃爾制作的,以木頭和銅為原料,發條為動力。
0 M+ {7 D0 n8 Z/ ?1 N# X8 _1 ~5 C: R' y* ~
- K+ K, J( u4 C; h) G1 a20世紀90年代,機器人已普遍使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產線,水下及污染、危險地區的作業。但是,現在的機器人還達不到 《列子》中所說的“眉目傳情”的智能化程度。
* [5 Y" N. M* Y, G0 ^
目前,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方興未艾,中國古代關于機器人的記載,必定會給人們帶來很大啟發。也許有一天,《列子》所描述的有感情的智能機器人,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0 x- L/ f6 @9 f! Q: {" E- a1 H/ j$ K0 Q7 c0 N
, s; {! U% i3 Q6 m& q6 |) D4 m; a. ?- ]- h d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