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沒有績效考核,但其績效改善活動卻是全球做得最多、最大、最好的,這里的改善活動是指推動企業績效提升的各項活動。
9 P3 k9 v3 O& V6 ]: J4 G日本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 c+ q* ^+ U4 d4 T
2 V2 Z, l) M; {. v/ v. D" ?
正因為如此,當你去豐田在全球所有角落的工廠里參觀時,會看到車間會有很多安全燈系統,通??偨浝磙k公室也有一套或者能夠看得到安全燈。
" S& ]: E% E1 l, Y# u, q* U7 N這個安全燈的作用就是當員工發現質量問題時,可以拉下安全燈線,點亮安全燈使生產線暫停,豐田公司中任何一個員工都可以拉安燈系統。
% n' }1 n* ^0 u# y燈一亮,警鈴就會響起,小組領導便會命令暫停生產。各類工程師、管理人員也會立即親自趕到現場、掌握現實情況。
/ e- t) e# j3 ? Q& G3 q; b日本人搞安全燈是為了什么?
0 G5 q, z- K, o) n實際目的就是暴露問題以持續改善。 4 ]% I7 e( c m; d
日本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在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p- D6 d, j6 m2 c5 |
/ {) E# J6 c" w$ y- z+ w3 ^JIT生產線,目視化看板及安燈系統
* K! J% Z; Q* i8 }5 M
4 j' g' N- H2 M8 X中國企業是什么情況?
! y2 j3 F! ]% I% T相比于暴露問題,基層管理者更會瞞上欺下。而且只有當現場出現極為嚴重的問題時,領導和團隊的其他人才會出現,而且他們聚在一起討論、分析的地點絕不會是在工作現場,而是在會議室! 6 ^( Y. `3 d6 _
談起日本人管理方面的招數,有幾點不能不提:
0 O* G# m2 Q( D8 Z: @4 v. i第一招 * j4 R# \; J* L! Z
績效改善肯定要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實現,所以日本人選擇用全員找茬的方式來讓問題徹底暴露,然后用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去分析、解決。" j( O+ X' F% Q2 {$ L% @: t
$ G1 E5 q, _7 I2 [" ~ c }這一招,中國企業恐怕永遠也學不會。中國人講究自省,如果一個中國人總是在說別人的缺點的時候,那么這個人就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通常,我們會這樣做:當面不說,背后說說;會上不說,會后再說;說與不說,說說而已。 6 U- X5 W3 O' F0 M
第二招
' q/ G* S. T" r& l2 z2 q1 {( K( ?讓人只做正確的事情,并且必須把事情做對。一旦拉響安全燈或者按下按鈕,生產線就必須停止生產,因為日本人講究一定要生產品質合格的產品。- f d* `* L2 x" v) \
- v4 e5 d, N2 K1 z/ j日本人因為人力資源投入有限,所以沒有太多人去檢查、返修、重攻那些不合格的產品。更何況在他們眼里,檢查、返修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8 x) v( V3 H. T% T3 l2 I第三招 9 u- J0 m0 I6 a; q+ a3 h
為了把正確的事情做對,他們只找正確的方法。日本人喜歡把工作的每一個步驟、流程搞得非常的細,并且給每一個人都提供一套詳細、全面的工作指導書。換句話說,日本人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聚焦在工作分析上,那就是針對正確的事情,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做。8 v( ]" r, z/ }1 L' }/ c/ A
- _# j5 ]3 H; d: X; \5 S- P- q日本企業一般都搞終生雇傭制,在不能裁員的情況下,也就不能反復大量地去招新人。也就是說在知道了正確的事情后,沒有辦法去選正確的人,所以只能找正確的方法。 : O" F& c5 b' w. Y+ }3 [/ k! }! x
第四招
$ @7 P( D- C0 c) ~為了確保每個人都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他們把培訓中心都設立在生產線上。工作中學習,學習后工作,日本人搞培訓可謂真正的知行合一了。
8 u" j. ^) s& q5 S" M8 V最后,介紹一下日本企業的培訓道場,即在生產線附近設立的5個逐級提升和改善的培訓區: ( [% C2 V: j R
第一個區域為維持區,用來保持與提升一線員工的作業技能而設立; 第二個是地球屋,是為了生產現場減少浪費,循環使用,減少排廢的訓練區域; 第三個是完美質量,訓練品質檢驗的技能的區域; 第四個是效率生產改善屋,保持競爭力,拍攝視頻,找出改善方法; 第五個是質量控制的房間。
* I& K9 R2 }3 v2 z% [0 o: G4 U日本企業正是憑著對管理極致化的“死磕”精神,創造了與德國工業媲美的優良工藝。 2 | B S9 Y5 G8 L/ z*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