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一直在對CAM的銑部分學分析和實際運用的探討& [, U/ B2 J, C, u# P2 a
由于做不銹鋼產品的,產品大都是小日本和美國的1 m7 g0 ^# [$ D9 \2 C) _" d$ R7 E
特別是小日本的東西要求苛刻。角度和倒角都有嚴格的要求5 R h+ ?2 I4 {# \7 F- l9 U. |
+ v' M2 {" M6 l9 [- Z. a$ n' K( ?
機床是沈陽一機配備廣數980TD的系統(沈陽機床垃圾,嚴重的抄襲國外液壓卡盤設計思路。
; \6 C `0 g) L" ~最近CNC車很多廠家模仿沈陽,不知道以后這些企業怎么死呢。沈陽在車床設計上已經落伍了)9 c* e/ D1 s' b! c8 i
: B& `+ J8 n5 r* @* M9 X用系統的刀尖補償功能,用下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a! I" B5 C$ P2 H' K; `+ ]( B
真好X3我已經到手,破解版本的。于是就用了看下,一直沒有用過車的CAM
8 ^3 b! U2 l" V; j1 x! F3 O8 B. g所以我很小心,對圖形的公差和要求都做記錄。
. y( S, ]: d! j3 A8 B- |
4 H8 q7 M) x$ _ H注意點是:MASTERCAM的X X2 X3的車的部分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差異。
) I1 \& s4 t4 m系統默認的是后刀架。處理POST是FANUC默認的。所以在圓弧功能上要注意差異。其他的沒有什么了
- W) I( l: M$ }MC是支持刀尖圓弧補償的,而且是可以自己設置的,一般刀具用默認的。熟悉了以后再對其修改6 `6 f4 z3 ]4 {) q9 t6 q: j/ f
00 是安假想的刀尖來的程序+ t1 H$ z( ~' A- w0 V
$ o' E E, h0 f) i9 o7 Y04就是安0.4刀尖來算 的刀路軌跡. m% \$ }2 ^9 ?7 U( U" \; U0 ^
08 就是安0.8刀尖來算 的刀路軌跡8 z" H0 u( o5 m1 p, u3 @
12就是安1.2刀尖來算 的刀路軌跡9 [" Y# m9 H2 G, x4 c9 G
如果是手動設置0.2的刀尖圓弧,那么在刀尖圓弧的空格里輸入0.2,然后重新計算出的刀路就是0.2刀尖的刀路( ]/ o {/ I9 N) w
! m8 T; N/ F% b+ V+ G0 k不利用機床的刀尖圓弧的好處(刀具必須是標準刀片)
; Q4 v8 t! j, Z9 Z; |在循環功能里用粗0.8的刀尖。用CAM處理后的刀路和精加工的刀路0.4-0.2刀尖的刀路,在余量上很均勻,7 b$ D- v o+ z- r
不會出現手動直接編程出現的斜度和倒角余量不穩定的情況出現,從而保證精加工刀具切削的穩定,有利于取得穩定的外觀效果和精度要求,保證刀具的安全和壽命的延長+ P" z- W/ N7 v0 c
( m, F6 ~/ A9 V
還有是粗加工和精加工的程序是分開的。不可以統一的) j7 ^3 H! H6 u
雖然程序量多了,但是產品的穩定性完全可以保證了
' k6 e5 X6 b( ?
% o! s" K) S$ Q0 m2 t" q; S還有很多人不太會刀尖補償,特別是號碼選擇,# d m2 W9 `$ G# _1 f% k1 e: S$ g
還有G41。42不知道判別以及用補償功能造成的過切和報警都可以避免
( N) g3 y4 G7 x+ m" J" d5 I& Q% G
歡迎大家體驗下吧。應該來講MC X及以后的版本加入了 山特維克 的最新刀具數據還是很符合企業的需要的! o5 y& s: M5 g# M; H$ b
X3正式版本將很快在中國上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