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聲明這個不是雞湯文~
8 E W' }3 }0 E0 E- V因為最近工作效率比較低,被領導批評,為此專門學習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總結出以下:
: [" R1 P/ d; ]% L. q" B
, S0 q* n2 D; l8 e+ i習慣一:積極主動+ s! j a5 P* Q7 A6 W
積極主動即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jù)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根據(jù)情緒和外在環(huán)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變革的催生劑,他們放棄 被動的受害者的角色,不自卑,不怨懟,發(fā)揚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積極主動,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改變。; P" w3 f$ L {0 i& t' O+ t8 A7 ?
Y& b. m7 t# i0 k9 x# X% I習慣二:以終為始
5 K4 W1 J, F$ Z! C- Z; X O Y所有事物都經(jīng)過兩次創(chuàng)造,先是在腦海里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chuàng)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jù)此塑造未來,全心專注 于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系及目標之上。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文化。
" S6 B3 j; B! a- q4 z0 [+ v- S6 E: _: W
習慣三:要事第一
, F5 w: ?8 Y1 C7 b! o要事即實質的創(chuàng)造,是夢想(你的目標、愿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和時間。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及組織均針對要事而 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
b. ]1 T" G; M/ B% d" o, d: Z! p! h; X4 Q7 Z4 ^$ e
習慣四:雙贏思維0 K: x7 _7 ~/ H" s: l3 z: g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爭取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雙贏既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 己利人(輸贏)。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員則更要從互賴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求協(xié)助對方找到互惠的 解決方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1 g0 Q" c9 {; J9 }9 }5 f3 {' [9 j1 \- E3 q3 B
習慣五:知彼知己
9 N6 r9 |& ^9 {* [5 f# \3 i4 v當我們舍棄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的了解。對方獲得了解后,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誠面對,雙方相互的了解也就更加順暢自然。彼此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 X2 N, Q& p/ }. f0 @/ d* h# T y/ q5 r6 y" m
習慣六:統(tǒng)合綜效
) J/ {' Y) ]" e- U4 C$ M統(tǒng)合綜效談的是創(chuàng)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采取遠勝過個人之見的第三種方案。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彼此理解,甚至 是稱許、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智慧。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tǒng)合綜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1+1>2的成效。實踐統(tǒng)合綜效的人際關系和團隊 會揚棄敵對的態(tài)度(1+1=1/2),不以妥協(xié)為目標(1+1=1或1/2),也不僅止于合作(1+1=2),追求的是創(chuàng)造式的合作(1+1=3或更 多)。
) V4 e& m; L c/ q* M
. h( v) G3 [/ Y9 @4 g' H0 r" U習慣七:不斷更新: x1 [9 g4 [ g+ S# w& d" f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xiàn)老化及疲態(tài),并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