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表于 2008-8-7 20:11:09
|
只看該作者
質量管理173個問答(3)
51、 如何計算計量值數據特性值的工序能力指數?
8 W3 h* I8 @, c C8 k [/ N(1)當給定雙向公差,質量數據分布中心()與公差中心(M)相一致時:
) B+ e. a1 q% t# H; R( j=
4 i& |9 l0 a6 F' \- k8 u---工序能力指數; i# Q' L, z' x7 p4 O3 O8 W# B
——公差;
k- |, c' h; a( i r! |: X——標準偏差;
$ s; C/ \. a7 q8 V/ `5 _——公差上限; f! f' f# k6 d! S
——公差下限。; M, ~/ r% c( p ^$ @5 C
(2)當給定雙向公差,質量分布中心()與公差中心(M)不一致,即存在中心偏移量()時,用表示:
$ m/ U0 m! a3 u式中: " z& }" d' h- }7 V
---工序能力指數/ n3 E3 z2 m2 {5 c
——公差;/ W: r, Y$ I5 P, x& J6 Q/ u! F! w
——標準偏差;
; d" @! B d- l0 }; Z2 O& h(3)當給定單向公差的上限時,常采用公式:& I ]% Z6 N2 v2 z- V1 w/ h. f
3 e7 j2 n- r, y' J8 }(4)當給定單向公差的下限時,常采用公式:
$ v! p) I. Q% H
. j3 o! A( X& A1 f- |) ?) x" @52、 工序質量分析的意義是什么?, o+ a$ Q+ ?) S* }: W9 J" U5 D
工序質量以及工序能力指數的測定和分析,對于產品設計、工藝制訂、計劃安排、生產調度和技術改造等方
5 l. R. r7 p- ]- \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4 `* V& Q9 i) Q& f(1)對比各種工藝方法,選擇適合于目前設計要求的工藝手段。! ?" E: j9 L8 d r6 S2 r
(2)了解設備能力與工藝要求的關系,以便確定是否需要購置新設備或改造現有設備。; a# M. A2 q# w K/ Y: k! U2 a
(3)協調互相關聯的各道工序,研究工序能力與生產負荷之間的平衡關系,消除薄弱環節。提高生產能力,
! p5 x9 A/ B- g縮短生產時間。0 N s( B4 w k1 R9 K v
(4)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和操作規程,并確定特殊工藝的加工方法。
/ ?, h( _4 u' T& E9 k" M6 Q(5)提供關鍵工序能力的數據信息,以便供給設計和工藝人員,作為制訂各有關計劃時的依據資料。! S% E! I8 q$ n, ?1 U
53、 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徑有哪些?! Q- F5 \- V! ^9 W8 r! U
由工序能力指數的計算公式可知,影響工序能力指數有三個變量:即產品質量規范(公差范圍T);工序加 7 A9 m' m# j! _
工的分布中心()與公差中心(M)的偏轉量;工序加工的質量特性值分散程度,即標準偏差(S因此提高工序能
2 D) F, S' T- {7 L* B) ^力的途徑有三個:減少中心偏移量;減少標準偏差;增大公差范圍。
6 `/ J) R8 G6 E2 a54、 減少中心偏移量的措施有哪些?8 d+ E; Y9 c& D. _0 }1 b
(1)通過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大量連續生產過程中由于工具磨損、加工條件隨時間變化而產生偏
& n, M& L. G4 q. h3 ?移的規律,以及進行中心調整,或采取設備自動補償偏移或刀具自動調整和補償等。# p2 T2 D+ m5 ^: {* i8 {
(2)根據中心偏移量,通過首件檢驗,可調整設備、刀具等的加工定位裝置。
{. _" ?7 `- G! c(3)改變操作者的孔加工偏向下差及軸加工偏向上差的傾向性加工習慣,以公差中心值為加工依據。
( K1 m) f& o3 P9 h6 t: H(4)配置更為精確的量規,由量規檢驗改為量值檢驗;或采用高一等級的量具檢驗。: z7 V- ^1 b0 @7 G3 Z, s
55、 減少分散程度,提高工序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2 \' K' u: z# m(1)修訂工序,改進工藝方法,修訂操作規程,優化工藝參數,補充增添中間工序,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 ) n- \. Z4 o$ H {; [
藝、新技術。
2 R: b- Q& ~. _- |9 x+ ]9 G(2)檢修、改造或更新設備,改造、增添與公差要求相適應的精度較高的設備。$ f% j8 k* I; K% C2 v
(3)增添工具、工裝,提高工具、工裝的精度。
& f; C- U$ I4 U4 o- J2 Y y W(4)改變材料的進貨周期,盡可能減少由于材料進貨批次的不同而造成的質量波動。$ O& E) }7 W8 Z! F
(5)改造現有的現場環境條件,以滿足產品對現場環境的特殊要求。 K+ x5 D9 |% M4 y
(6)對關鍵工序、特種工藝的操作者進行技術培訓。
, i6 B3 j* n2 p: f& C) D6 l- Q1 b) T(7)加強現場的質量控制,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或推行控制圖管理;開展QC小組活動;加強質檢工作。
% g" b' e% e" C6 h56、 什么叫主導因素?常見的主導因素有哪些?- Z2 T& ?2 X. n
“主導因素”是指在眾多影響最后質量的因素中,起決定全局和占支配地位的因素,常見的主導因素有定位 . D, m2 a& Y7 J% `' t
裝置、機器、操作工人、零部件等。
: B9 E/ ]+ ]: y A7 n57、 質量控制點的設置原則是什么?' Q5 N/ `$ p0 N8 y. d f
(1)對產品的適用性(性能、精度、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嚴重影響的關鍵質量特性、關鍵部位或重要
) h- Y) \. l7 v# H: T7 I影響因素,應設置質量控制點。
9 x8 p5 k$ x$ C: g4 L4 }(2)對工藝上有嚴格要求,對下道工序的工作有嚴重影響的關鍵質量特性、部位,應設置質量控制點。/ m" o- B2 m& p: k% y4 N
(3)對質量不穩定、出現不合格品多的項目,應建立質量控制點。
1 t1 G9 x; c1 `7 {* r" ]/ B* D& D(4)對用戶反饋的重要不良項目應建立質量控制點。* ?% C- [8 X, f" s
(5)對緊缺物資或可能對生產安排有嚴重影響的關鍵項目,應建立質量控制點。
5 f7 M& ~7 N8 @- E! j6 L9 w- T58、 質量可追查性有哪些優點?8 |) _' d2 v' d0 \8 }% J- e
(1)可在精確無誤的基礎上回收可疑產品,以免造成使用上的更大損失。
q! F% m: K# O% C0 E3 d( W/ D: I(2)易于查明缺陷原因,并使維修和補救費用最少。7 d" L' i, o' i( p2 m
(3)提供明顯標志,以避免產品的混淆。
9 V5 R, ^' l$ M4 D4 E59、 簡述檢驗的步驟。1 q, N( n) V+ |0 |7 U9 q5 e1 d
(1)明確質量的要求;(2)測量試驗;(3)比較;(4)判定;(5)處理。! ]3 n" c9 h) v/ _& s i. s
60、 檢驗的質量職能有哪些?' ^" l% C( P) W% o9 c, `
保證職能(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預防職能;報告職能;監督職能四項。
0 Q, z, J; ^# S; Z7 @/ ]& X' v61、 四項質量職能的關系怎樣?
7 y! V! k4 l* F/ V, j檢驗的四項質量職能是保證職能、預防職能、報告職能、監督職能。
4 V8 e" ]4 h6 h' J/ r它們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通過監督,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協件、外購件和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對 # I. L& g7 Q3 N, S9 Z- r8 H" n
產品來說,就等于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在成品檢驗中,得到許多質量信息,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就是 8 a; i& q: Y) |, ^: N# n( w
為穩定提高成品質量提供了方向,同樣也起到了“事先預防”的作用。通過質量檢驗而取得的大量數據、資
$ m3 ]* S1 R9 y1 o- |7 Q料,并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提供依據,為改進產品設計加工工藝改革提供 / m0 z- W: h8 J/ x$ R9 s ]
必要的信息,為完善質量管理提供資料。
$ f$ Q! F2 ]& f* Y62、 “卡、防、幫、講”的含義是什么?
4 L( U/ d/ Z% p9 x+ I3 h [檢驗人員的“卡、防、幫、講”就是針對檢驗工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提出來的。6 x2 e3 V8 I4 e/ K1 q. ^* A9 y
卡:即把關;, d) K7 o. J( M6 N( J
防:即預防出現不合格品;
% o! _# j. h1 @+ o& H幫,即對操作者進行技術指導,共同解決質量問題;
S( @3 h2 v# @, L" R$ Y! ~2 e講,即宣傳“質量第一”的方針,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
' ~1 {2 n1 |7 L# l! O/ v63、 怎樣設置檢驗站?
, C8 Q! {1 S1 R1 Y/ Y" c( K: D檢驗站的設置要考慮到技術上的必要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管理上的可行性這三方面的因素。按照這一要求
) E4 q1 |# ]2 B. U) B7 I, M( B,企業的一般做法是:( _& E o9 i) p2 L) ^
(1)在外購件、成品入庫的地方設置檢驗站。
3 j5 _& r4 w2 v; n& ^(2)在生產過程中設置工序檢驗站。( ]) F& P" T: k4 I
(3)在零件和產品完工處設置中央零件庫檢驗站和成品入庫檢驗站。
3 r$ c" ?& |! m4 V7 x+ O(4)對于一些所謂“不可逆”的工序設置檢驗站。
1 P3 W. R$ g; C3 A9 W- l64、 檢驗、測量、試驗設備和試驗方法的控制程序的內容有哪些?
0 N' L- f: A: _% `6 d- g4 D( m(1)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應具備的量程、準確度等。9 K# \ g0 R: {) _/ X: q% y
(2)首次使用前應進行校準,以確認所要求的準確度。* E5 d1 m: @" \5 \9 W' I- A9 Z* Y1 t
(3)根據生產廠家的規范、上次校準的結果以及使用的方法和程度,定期對設備進行調整、修理和再校準,
; G9 W; ~" f4 F# @- l+ b以保持使用中所要求的準確度。
3 W2 d' `& u2 U& ?5 Y- K2 a* b(4)包括儀器惟一標識、校準頻次、校準狀態以及返還、搬運、防護和貯存、調試、修理、校準、安裝和使
% |, E. z; _. |# t8 @& P用程序的文件。
; B! w5 c) m! \(5)應能追溯到已知準確度和穩定性的參考標準,最好是國家或國家承認的標準,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用
8 H) ^" x8 S+ e4 A( q- j于校準的依據應形成文件。
1 D5 j/ \. ]% T65、 檢驗部門的職責有哪些?* G( V" a8 j2 k% h) Q9 n( s6 A, s
(1) 參與制定檢驗計劃,編制檢驗人員所用的全部手冊和程序。& m( r! f) i2 _. V b
(2) 參與制定產品和工序的檢驗標準。
' ^2 A2 u1 C0 l. G' u& }) V# p(3) 制定人員、設備和供應等方面的預算。
1 w/ B2 g5 \: L. D) y B(4) 參與設計檢驗場地,選擇設備和儀表,設計工作方法。
$ r7 b# w: s/ E. s" ](5) 分配檢驗人員工作,監督和評定他們的工作成績,鼓勵檢驗人員達到質量和效率的標準。, C5 f* }! S% f' h
(6) 在調查和解決質量問題上,以及在其他跨部門工作中同其他部門合作。* y7 F E+ \/ I! ^$ p
(7) 復核不符合規格產品的情況,參與研究處置方法。1 q5 @% L& y7 k% @8 M
(8) 復核存在著不符合規范跡象的工序情況。4 I9 G- U9 V' G
(9) 制定和批準有關質量方面必需的文件記錄。' P7 T N: d# v! g0 g$ v
(10) 挖掘下級人員的潛力。
; A$ _# E1 \) x% N1 P# n(11)了解設備、儀表的配備、檢驗方法和操作等方面的新工藝的發展,取其合適的部分為企業所用。9 b9 g" u) h* B( Z" e
66、 如何用數據來衡量檢驗人員的準確程度?% q1 c2 h% ]3 t9 X9 [
可以用“準確性百分率”或“錯檢百分率”來衡量與考核檢驗人員的檢驗準確程度。
- `9 e, O) P: V6 f(1)準確性百分率=(d-k)/(d-k+b)×100%
1 x S: y9 s9 k0 s式中:d——檢驗人員報告的不合格品數;
' q8 z/ [/ l; P5 mk——復核檢驗時,被檢驗人員剔除的合格品數,即錯檢數;' c4 Q: I: F2 K4 K+ R( E+ H) @
d-k——該檢驗人員所發現的真正不合格品數;, k4 c7 E" P' M8 l& |: {
b——該檢驗人員漏查出的不合格品數/由復核測定的,即漏檢數;6 H+ k+ j y" {) i' n" D
d-k+b——產品中實際存在的真正不合格品數。
; {/ N% k8 F* U( j& h) ~(2)為了克服上述公式可能出現的“寧錯勿漏”的不足,可以用錯檢百分率來考核檢驗人員的工作質量。9 D' v$ X) T0 P- {- n
錯檢百發率=k/(n-d+k-b) ×100%
) y/ u1 y8 L8 R2 m8 c式中:n——送檢總數;
2 U* Q; ^; g/ m0 W }9 C1 @4 hk——錯檢數;
' ^5 c- V( X% p& ? M4 }d——檢驗人員報告的不合格品數;
2 K, d+ } O0 @: D- n1 G1 N F# wb——漏檢數。
/ }, ?2 d n; R5 c67、 售后服務的作用有哪些?
r# l; K0 R! c% I/ ~' V2 [5 [(1)售后服務有助于迅速、有效、持久地發揮產品功能和社會效益。
h) ~# L) _* S7 ?, h$ T( z(2)售后服務有助于提高產品信譽,促使產品銷售。8 @3 i1 v. L& Y! \4 V! c
(3)售后服務有助于生產企業直接傾聽顧客的意見,了解顧客的需要,從而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3 e' \, f( u4 f6 [(4)售后服務有助于向顧客介紹產品,引導消費。" j+ D& T/ A9 u) d- a2 s8 X9 n
68、 售后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 D8 U4 Y5 u/ A6 H; ]( K: @8 _& G(1) 咨詢介紹服務。
$ S/ a4 {% c% [/ v(2) 技術培訓服務。% R2 W. c0 \9 V
(3) 運送、安裝和調試服務。! ]3 K/ U% q% j
(4) 三包服務。即包退、包換、包修服務。" E8 B( s' x) W0 o+ }
(5) 維修服務。包括定點維修、上門修理、巡回服務。
1 k. y+ j$ I/ }1 f, @$ N(6)訪問服務。; b8 j6 E0 I! m( }
69、 銷售者應當履行的五項“三包”義務是什么?
; { @! p4 X& |, D2 B. i) m(1) 不能保證實施三包規定的,不得銷售目錄中所列的相應產品。
& a. A2 z0 \8 S7 O) L: `(2) 必須保證銷售產品的質量。
' i- K5 M, }4 o* `4 N(3) 嚴格執行進貨檢驗制度,不符合法定標識要求的,一律不準銷售。
" B* ?! B& d. ]& ~(4)出售產品時,有開箱檢查、正確調試、介紹維護使用事項、三包方式及維修單位、提供有效發票和三包
8 }9 U/ k5 v% V- S% G證據。有效發票是履行三包的憑證之一,是由財政、稅務部門統一監制的發票。(5)妥善處理消費者的查詢
8 ~5 p k% x, \, T: Y2 H、投訴,并提供服務。
K9 Q( k8 [3 I! j) f- ]; G7 E+ H70、 修理者應當履行的五項“三包”義務是什么?
/ ?8 F9 B1 _$ w |4 U) D3 c(1) 承擔修理服務義務,即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負責進行管理,并保證修理質量。
7 Q: r3 C, n, P9 x% Z- p: s(2) 維護信譽,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和零配件,保證修理后的產品正常使用30日以上。
. i+ R5 }4 K& K1 d7 r2 [(3) 保證維修費用和零部件全部用于修理業,并接受監督。, k4 B* M$ ^( Y5 f$ n3 a' O
(4) 承擔因修理失誤所造成的損失和責任。
3 P( f8 p# C& ^) C% m$ J3 E5 L(5)接受消費者關于修理質量的查詢。
7 r2 C7 U* R! ^. T; ^71、 生產者履行的三項“三包”義務是什么?
6 H/ Q: b7 W) O. f6 L(1) 明確三包方式,說明由誰具體負責修理業務,并說明單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等。! ?4 }. R) }( }
(2) 負責提供維修技術資料、合格的零配件和修理費用,并保證在產品停產后5年仍然能繼續提供合 1 C8 R" C' {2 O. x
格的零配件。( j) V, |# F. A& l7 |" K
(3)妥善處理消費者的查詢,并提供服務等。
, ^8 X$ P# z' q' [% X8 a72、 家電產品現場使用質量信息的內容有哪些?
' W1 P% L7 @2 ]8 b(1) 產品及其重要的幾項質量特性。: U0 [( P. a* y4 r
(2) 產品故障類型、部位,故障前產品正常運轉的累積時間(包括已過保修期的產品)。; C( r! |/ r6 j9 A. ~3 h
(3) 故障影響范圍的大小,通常是以包修服務率(保修費與包修產品總數之比)等指標作為統計量。
' F) C' a+ X5 @. i(4) 最易損壞或損失最大的故障次數,了解產品的使用環境,以便分析故障是在使用環境下出現的
2 \. O; I4 \/ P' E/ n. h還是在環境惡劣情況下出現的。
( l8 z4 y& W/ F. }$ H' L; d. l6 Y(5)收集顧客對產品的滿意程度。
7 Y, t) ` W. I73、 現場使用信息的來源有哪些?
: R9 N: X! l, r7 u5 v6 S8 e! m5 b(1) 同現場有關人員接觸,向銷售員、顧客意見調查員、技術維修人員、修理部門人員了解情況。
4 H! j d( k5 n- B: w, d* B+ R(2) 有控制地“試用”產品,生產企業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產品,有選擇地在某些顧客中試用,
% w! V) X$ c# t+ }按規定時間提取數據,使它起到產品性能重要數據庫的作用。
+ X8 D5 U4 ^. G6 h(3) 向顧客購買情報,可以簽訂合同,按規定執行。# e1 k& M/ F) i) p1 j
(4)產品監測,它可以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對產品的完好狀態進行監測。
7 p1 }9 I' ]% v7 n& _' g& y( q `5 W74、 配備的質量信息管理的專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 [& y. K8 b- }0 j(1) 廠內外質量信息反饋的組織聯絡工作,進行數據處理和質量信息綜合分析工作,并寫出報告,
( F$ E! a. {2 O6 \" M8 F作為領導決策的依據。
+ J& p* h, i: p* p/ L8 y! r% _(2) 必要時參加分析試驗和組織現場調查。
6 H4 ~$ A/ B9 c; t/ N(3)組織回復顧客意見。
3 A( Y+ v+ `. j1 K75、 入庫保管應采取哪些措施?- S& r/ z; N. j3 D6 R
(1) 根據實驗室和現場使用的數據,增加貨架壽命。
" j; p" c( n6 c* _(2) 制定存放產品期限的標準。
. K# s* y$ h" q6 g(3) 在產品上做出明顯的識別標志,以便易于辨別產品的規格、品種以及出廠日期。
# d5 E* p+ D: K* j& i3 ~$ D# D6 v7 v(4) 做好成包產品的分裝、改裝。
9 x% X7 v" K' Q% |$ R: c# }(5)加強入庫驗收和出庫計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