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樓主:
6 }3 p* D" s7 [“每月花6000元要雇一個現場工程師,很難,工作很簡單,進口設備到了,接接線,調一下PLC,復雜嗎?談不上復雜,根本不用你詳細了解設備運行情況,那有技術工程師。”
7 G7 B, I; P! q
7 L$ |( N0 N6 I 現場工程師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和現場工藝師的區別呢?可能行業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樣。. k; s- L% |, O2 S
沒別的意思,我現在就叫所謂的“現場工藝師”,感覺是什么都做:工裝的問題,從發現到解決思路,繪圖到制作、監控,安裝到調試;刀具從選型,或設計,繪圖,試用(就是沒時間監控),決定是否替換;現場使用的刀具的問題原因分析,是誰的原因造成的,解決方案確定、跟蹤。可我的能力估計是還沒達到你的要求的,還沒那本事 。是不是還應該學習點什么? 請指教!
& d+ M1 \/ P" z+ _回答你的問題,
' W4 w: C2 J3 b/ |* L9 \ Z伯樂和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個人覺得,想當好伯樂,還要會推銷自己,要告訴千里馬,你就是伯樂。2 M, M0 i6 R& h* O* x0 ]9 k J x
還有就是,人不是馬,馬的功能是很單調的,就是能日行千里,而人不同,世間500行,行行有分支,想找一個行業都精通的人可能是很難,并且找一堆某項能力很強的人也頂不了一個“萬金油”(我廠里有一位高級工程師,明年退休聘用到期,可以介紹給你,哈哈)
& ~# N7 j5 u4 E) ]' }& @現在的制度就是讓人才少,看看有多少大學生因為沒有機會實習,而倒貼上班的,那就是花錢買培訓,培養自己的經驗、能力。有文化還得有經驗,文化可以學,經驗還要有人教、掌握、熟悉、運用,要較長的時間;7 h* h9 K+ }7 [/ J4 ?, B, d
再則,很多大學生沒感覺自己的文化在工廠有什么用,就是不知道 為什么而學 。(其實好羨慕他們的,有那么好的經歷--上大學),文化就像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就是萬萬不能的。有了文化的底子,加上良好的態度,明確的目標,沒什么不能做好的。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3 u. w/ s/ ^5 v) ~7 d
找不到人才,可能不是短時期里能解決的事,因為社會沒有及時關注,已經脫節了,青黃不接……(當然,中國這么大,有很多的行業精英的,但可能和你不同行 ,或者還沒被你發現 ); O& K, f+ @. W' d$ H
. m9 c" C3 |( ?; I
大家討論的好,我也湊個熱鬧。
' Z- }: E* q# O# e2 ?5 n" F7 a
. M, m* R. ~2 ~- N& O0 a; ] 發帖不良,勿拍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