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986|回復: 50

“費盡全力湊不齊一個班”,技能人才稀缺背后是更多社會考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9-14 10:52:3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讀:“現在的年輕人,寧愿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掙每個月3500塊的工資,也不愿意到一線車間學門手藝,拿每個月5000塊的工資。”


近年來,技能人才“招生難”和“技工荒”問題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記者在第14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決賽期間采訪職業院校的教師、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鉗工、焊工等比賽選手后發現,包括社會觀念、就業導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招生難:費盡全力湊不齊一個班


王慧林是本屆振興杯決賽河北代表隊焊工項目的技術指導,河北隊今年參賽的兩位焊工選手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但“得意”的背后,他也有一些隱憂,“現在培養一個好焊工越來越難了”,王慧林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招生的時候我們也在不遺余力地介紹現在的國家政策,帶著學生和家長看設施齊全的實操基地,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焊工就是一個又苦又累的活兒,不僅是學生不愿意學,家長就不想讓孩子吃這份苦”。王慧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招生工作已經成了職業教育中焊工專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他所任教的河北機車技師學院是全國創建較早的一批技工學校,是河北省重點技工學校,就是這樣一所學校的焊工專業,中職階段招生湊不齊一個班,學生只能插到其他專業的班級,高職階段勉強能湊齊一個班,但是生源質量和人數也不盡人意。

跟王慧林有同樣憂慮的還有安徽代表隊的技術指導郭祥增,他是安徽阜陽技師學院機電系的教師,雖然剛剛參加工作不久,但也深深感受到很多技術工種在招生時面臨的尷尬處境。“其實不僅僅是焊工,很多傳統技術工種這幾年都遭到了冷遇,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都在圍觀網紅,追趕潮流,像焊工、鉗工、汽車裝調工這種又苦又累、待遇一般的職業并沒有太多吸引力”。

高等教育的持續擴招也在壓縮職業教育的發展空間,“博士碩士滿街跑,高級技工難尋找”的順口溜不僅僅是一句笑談。中國一汽代表隊的技術指導、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資深教師袁瑞仙告訴記者,目前整個職業教育行業依然面臨著招生難的壓力。“職業學校生源減少,招生困難,但是企業和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卻在不斷地提高”。

招工難:“技工荒”困擾企業

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7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顯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近千萬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李守鎮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曾提到,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為40%,德國則高達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

而企業作為城市化建設的主力軍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龐大,在高達近千萬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業頭疼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焊接工種為例,如今,雖然機械化焊接手段在行業內已經普及,甚至出現了通過設定軌跡完成焊接的焊接機器人,但中國建筑集團代表隊、中建鋼構的工作人員徐佳偉向記者表示,機械化焊接手段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焊接工作,仰焊、氣保焊等焊接方法還是需要人工完成,機器焊接也很難進行戶外、多角度的作業,焊工人才的緊缺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中國五礦代表隊技術指導、中冶集團分公司中國一冶焊接培訓中心主任莫芝林告訴記者,焊工是中國一冶職工構成中的基礎工種,但焊工招工難的問題也成了困擾公司的一塊心病。“就拿湖北省來說吧,湖北的人口不少,工業基礎也不錯,但是目前在湖北省以焊接專業開班的中職院校一個都沒有,高職院校也僅僅只有兩家開設得起來,而且從職業院校焊接專業畢業的學生并不意味著肯定會從事這個行業,有很大一部分都畢業分流走了,這對企業招工來說無異于難上加難。”莫芝林向記者表示,正是由于行業內新老交替出現的青黃不接的狀況,目前焊工的老齡化狀況比較嚴重,“一般來說,一個焊工的職業生涯在45歲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焊工對于視力和體力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這個行業注入的新鮮血液持續低迷,將不利于行業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然而,這種“青黃不接”不只是焊工行業的問題,幾乎是很多傳統技能工種的通病。“現在的年輕人,寧愿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掙每個月3500塊的工資,也不愿意到一線車間學門手藝,拿每個月5000塊的工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張學海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鉗工,本屆振興杯擔任中國兵器集團鉗工選手的技術指導,他感慨道,“現在社會上太缺乏實干精神了,所以國家在全社會倡導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年輕人樹立一種責任和擔當,告訴他們幸福生活不是混出來的,而是靠雙手創造的。”張學海告訴記者,他曾經帶過的第一批徒弟現在已經全部轉行了,轉干的轉干,下海的下海,接下來帶的一批又一批徒弟也在陸續離開。“當下,國內技能人才的培養和輸送越來越呈現出斷層的趨勢。”張學海說。

技能改變命運 但難轉變觀念

河北代表隊的焊工選手張鵬飛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振興杯決賽,從初賽挺進決賽,張鵬飛和他的隊友徐財每天在將近40度高溫的車間里苦練10個多小時,甚至有的時候干脆在車間里過夜。“我不想錯過任何一次機會,因為如果我不努力,我可能還是會回到家鄉,在一些沒有任何勞動保障的小鋼廠里打工掙錢”。張鵬飛在上職業院校學習焊接專業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原來技能也可以改變命運,現在22歲的他不僅靠著焊接技術打進國賽,還留在學校當上了老師。

中國航發集團的焊工吳錦波做的是航空發電機的焊接工作,他告訴記者,技能確實可以改變命運,但卻難以轉變社會的固有觀念。“在很多人眼里,焊工是一份不太‘體面’的工作,又苦又累還有一些職業危害,幾乎每一個焊工身上都帶著新傷或者舊疤”。吳錦波說,連他的家人都在勸他考慮考慮換一份工作。

“可是總得有人來做啊。”廣東代表隊的汽車裝調工歐陽健聰說出了吳錦波的心聲,今年剛剛21歲的歐陽健聰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汽車維修工職業而感到過自卑,“我覺得我們不僅要在制造技術、技能工藝上向一些發達國家學習,職業平等的社會觀念也應該跟上”。

曾經去過德國考察調研的張學海也向記者表示,德國的制造業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立于不敗之地,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在德國,技能人才受到全社會的尊崇,技能人才的待遇和收入也十分可觀。另外,德國的職業教育并不是高等教育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兩個“平起平坐”的教育方向。

“這些年,中國一直在倡導工匠精神,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由低端加工轉向高端制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黨和國家更加重視培養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才的獲得感,轉變社會固化的思維和觀念。”張學海對記者說,“但是不得不說,我們還有比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曾憲旭/中國青年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8-9-14 11:04:35 | 只看該作者
說那么多沒用,如果有選擇,你還會讓你子女從事機械行業么

點評

不會  發表于 2018-9-18 15:57
3#
發表于 2018-9-14 11:22:13 | 只看該作者
再不累,沒有讓人心動的工資,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吃那個苦,誰家的孩子都是寶貝,巴不得孩子個個坐辦公室,動動手指就行

點評

有心動的工資,就愿意待在車間而不是坐辦公室感受領導的派頭了,對國情的了解是否有些欠缺呢?  發表于 2018-9-14 11:39
4#
發表于 2018-9-14 11:50:16 | 只看該作者
專業醬油男你說的那叫畫圖工...

點評

有的畫圖工都算不上!就是整理圖紙,整理歸類,負責打印。  發表于 2018-9-20 14:28
5#
發表于 2018-9-14 11:55:37 | 只看該作者
錢少,活多、累、臟,領導一個不爽:你給我滾,你不做外面大把的人搶著做!

點評

技工那么叼,怎么可能讓別個走,反正我們廠技工(普車、鉗工、磨床師傅)都是大爺  發表于 2018-9-14 17:14
就是你這種想法,害了這行  發表于 2018-9-14 12:13
6#
發表于 2018-9-14 13:16:46 | 只看該作者
有個別人在那裝S,車間什么惡劣環境,別說你不知道。
7#
發表于 2018-9-14 13:19:43 | 只看該作者
博士碩士滿街跑,高級技工難尋找

然后碩士起薪一萬多,技工起薪一千多。誰干誰傻比
8#
發表于 2018-9-14 13:27:49 | 只看該作者
招生難,這能怨誰,現如今這焊工工資不高、待遇不好對身體傷害大,我以前公司焊工干了差不多20年,40歲眼睛就不行了,而且各種關節炎,現在大家都不傻,有人愿意干嗎?不要說招生難,現在要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才是王道。
9#
發表于 2018-9-14 14:58:56 | 只看該作者
社會地位太低 這些年除了學會了忍氣吞聲 啥也沒學會
10#
發表于 2018-9-14 15:14:01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說的是,從剛畢業的意氣風發,激情沖動,到現在的榮辱不驚,我已經練就宰相肚里能撐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3 19:12 , Processed in 0.06506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