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論壇里不知道怎么了,唱衰技術的論調大行其道,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么,難道只是為了驗證干一行恨一行的說法嗎?! j9 `1 e/ k( u! I
% k- p* U( q, }' O2 w; a如果不喜歡,或者干的不開心,就干脆轉行,每日牢騷滿腹,負能量滿滿,卻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5 L) r( g% {2 R
* c# u/ E( `8 e! @' r
我僅以自己的例子說一下,我為什么一直在堅持& \4 d7 P4 W: s; B8 ?3 w/ D L. Q, d
. b* B! e7 x8 ]9 h+ }! J7 @* Z7 ~6 D到今年為止,大學畢業13年了,學的機械設計,從第一份工作到現在,行業也換過兩次了,但從未放棄技術。
4 B& o* j) ~. D9 D- M) M) O# m/ k4 R1 m
第一份工作是IC行業,半標準設備,臺資公司,人員流動率超高,不過成長也快,到現在為止我仍然覺得臺資公司是畢業生的一個很好的選擇。三年時間就能成長為所在部門的主力,這話是一點都不夸張,由于人員流動太快,很多時候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你就要頂上去,有句話說得好:成功都是逼出來的。我在第二年的時候就開始主導新機種的開發了,當然說從零開始的那種,肯定是搞不定的,所謂開發,就是根據以前的設備優化改進,然后變成一臺新的半標準設備,也算是真正入門了吧。
* W6 i4 }, f! M% r* a( p4 p可惜那時候是年輕氣盛,開發過程免不了長時間的加班,在新設備開發的差不多的時候,我提了離職。3 ]. v1 e8 p* ]0 Z; a$ k. c
那個時候還沒有職業規劃的概念,只是想著找一個工資高一些的工作,工作內容當然必須是設計,要不然前面的投入不就白費了嗎。
, w+ Y; l* H0 [9 e1 u4 Y
2 R9 Q# q; y8 t0 y* |" j' l% L第二份工作是汽車行業,非標設備,外資公司。這家公司是目前為止我認為標準化做的最好的,沒有之一。總部那邊的知識儲備也是深不見底,在我離職的時候,我都不得不承認,仍然有很多東西要學,也可以學。9年時間,從設計工程師,到項目帶頭人,到專業打醬油(做做技術支持,做做方案,設計檢查之類),一直到離職的前一個月,我還在接受新知識,當時是跟一個老外一起,給客戶設計新產品的生產設備,說是設備,其實是連工藝帶設備一起做了,設備沒有任何參照,工藝,只有總部在實驗室里做出來的工藝參數,說實話,做完這個項目,我才感覺真正了解到了公司技術儲備的冰山一角,之前接觸的都僅僅是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新的工具,新的思路,新的設計理念。真的是感覺受益匪淺。可惜的是,設計做完我就閃了,都沒趕上設備的裝配調試,感覺錯過了很多,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 n: p0 R1 N9 Q# ]離職的初衷是感覺職業發展遇到瓶頸了,需要拓展一下視野。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職業規劃的概念,對自己的發展有了一個清楚的計劃,也是第一次真正看清楚了自己,只要自己的內心想要什么。有了這兩點,職業規劃和發展計劃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 }6 |3 }! }% G) w% B' B
- c, M: d0 F, W! e1 D+ ?+ N) c
第三份工作是醫療行業,非標設備,外資公司。所在的部門是給公司內部開發設備,工作節奏相比之前變慢了很多,但是工作難度卻上升了很多,這個難度體現在各方面:因為人員有限,只要是跟技術相關的,都要自己去弄。做的設備呢,技術難度低的,早就有供應商搶著做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所以也經常出現撓頭的情況。總的來說,步子比之前放緩了許多,但還是在前進的道路上,好處就在于,節奏放緩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來接觸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無止境,這話是一點都不錯啊。( C, u! i6 c% h* e$ p5 Z3 m; s, Z( r
# B! X' r5 r! ?& P" D
至于下一份工作怎么樣,我也不能預測,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我仍然會繼續沿著技術的道路走下去。。。! a& j, @; `* L; a
- I& v: m6 R- z i寫這個帖子,并不是要跟各位爭論什么,我覺得也沒必要爭論,畢竟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說什么都只能當做參考。如果能夠給各位仍然堅持在機械行業的同仁一點點參照,那是我的榮幸,我發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v e8 X; D R; y/ ?7 S3 E2 g
3 t1 B# Y% g) }5 S2 e. `3 m5 x" [9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