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泊書生 于 2018-4-4 09:37 編輯
7 Z9 U( r4 P& V/ k* \6 s6 c3 U7 l! U& \. U: X/ Z5 \
本人84年,3000人以上汽車配件民企工作9年。技術,工藝,模具,都搞過。縣級市,到手6K。職務至分公司技術副部長(虛職,總覺得民企除了一把手,其它職務無含金量)7 r7 u+ N' B& n3 X) D. l8 I
v- }7 ?. f& e9 v: v8 p ]+ H
接獵頭電話,推薦一個純美資外企現場工藝主管崗位,下屬5人。外企四五百人規模,產品為我公司產品下游供應鏈產品。但品牌定位高端,于我公司無業務來往。同樣縣級市。
) m/ ^+ y7 y' Y( z' n+ j/ ^- g- G/ V, @3 D. l6 p" Z6 k
現在經過獵頭,用人單位人力經理,技術經理電話溝通,還算和諧。面試可能最終是走個流程。我要求最低到手8.5K, 好像有難度。! L& R' g5 Y0 N) n: A
: j! t( _0 Q# p1 k/ J" Y" m g
現在的糾結:/ E/ q, G0 _$ ?/ z( v$ z! z
% d# D- ?. ?6 d 1.距離遠,離家170公里。去外地,工資提升不大的話,就沒意思了。但是外企的休息,公積金等比較靠譜。民企的壓榨,大家懂的。/ N' u; E. T" Y; }* S' k: D1 j5 V
/ t* \% _/ k! F+ s
2.現在的企業狀態不好,個人也有一些發展瓶頸,越發強烈。對外企也有一定向往。再不出去,過幾年可能就出不去了。
' o. n1 G. c E! S6 x. d4 W' ~7 Z9 v" [' y7 T) T
3.技術經理對我的拷問并不嚴苛,英語要求也不是剛性,產品技術含量也不高,總有一絲說不上的隱憂。產品的局限性,會不會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 X2 H S7 ^% _3 `: g6 \( r% ?9 m+ i) |$ O6 v" r m
% k7 L& L4 H5 U9 z0 ^% V6 ?
1 v0 @9 \( i# |" M5 s& M
補充內容 (2018-4-4 11:22):, \+ n0 v; M# n- t: y
你的意思是這個距離上,8.5K太低了嗎?我想說的是民企沒有公積金,沒有靠譜的年終獎。外企應該至少2月。除了每個月到手的錢的話,這些也都是增加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