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0221120 于 2018-3-1 13:42 編輯 9 u( E' Q8 n9 M% g
3 `& {# {8 i. g! Y& A% ~原創內容,謝絕轉載 有人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問,“解域”是個什么鬼? 解域(Solution Domain)是設計方法學上的一個概念。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2011年。那時我的老板剛從海外回國創業,我成為他所謂的第一個員工。他很熱心的把他在海外學的很多概念介紹給我。其中解域的概念我印象最深,對我的影響也最大。 所謂的“解”就是Solution,就是解決問題辦法、方法或者說方案。我們對“解”這個概念不陌生,因為中學數學教的就是數學的求解方法,數學應用題的第一個字就是寫上“解”。但很遺憾,我們對“解”這個詞的理解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那時學的“解”只是數學意義上的解。而現實中的問題,它的解可能是數學上的,還有可能是物理學上的,或者化學上的,社會學上的或心理學上的。也就是是說,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空間去考慮。而這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空間就是域的概念,“域”就是Domain,就是解決問題的維度、空間、角度。 舉個例子,一個人發燒,普通人會說他是感冒了,買點感冒靈吃吃就可以;中醫會說可能是上火,要吃祛火藥;西醫可能覺得是有炎癥,需要吃阿莫西林、頭孢或者掛水;而發燒者自己覺得這是小事一樁,過幾天自己就會好。對待同一個發燒的問題,四中人給出了四種不同的解釋和解決方法。如果我們能讓無窮多的人給出他們的解釋和解決方案,那一定會有更多種。 有一個段子,說聯合利華的肥皂包裝線,因為經常出現空肥皂盒而被客戶投訴。為解決此問題,聯合利華請一個教授團隊開發了高科技的空肥皂盒檢測技術,成功解決了問題。國內山寨品牌的肥皂廠也有此問題,但老板舍不得花錢,就要求產線工人一周內解決,否則開除,一個工人從家里面拿來一個電風扇,放在流水線邊上,風扇一開,空盒被吹掉,問題同樣解決。 所以,解決一個問題的辦法有無窮多種。如果我們能把自然界的所有解決方案放在一起,我們會發現,這些解是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維度,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學科,我們把這些稱之為不同的域。我們把一個人所能想到,看到的所有解的域的集合稱之為“解域”?,F實中,由于人類的認知范圍有限,個人的知識范圍有限,個人的思維能力有限,個人的計算能力有限,我們個人的解域總是有限的。 我們經常看到,知識范圍比較寬,思想比較開放的人往往有很多解決辦法,其實是他們的解域比較大。當人們從給常人很少關注到的解域找到解的時候,我們會評價說這人的思維比較發散。從解域的角度看,就是解域范圍比較大。從事研發,免不了要做腦力風暴(Brain Stroming)。在做腦力風暴的第一大原則就是不可以否定別人的想法。從解域的角度看就是不縮小,不限定解域。 解域里面的解有很多,也各有優劣,解域大的人能找到比較好的解,我們稱之為“次優解”,解域小的人大概率只能找到比較差的解,我們可以稱之為“次次優解”?!白顑灲狻币话愫茈y找到。 解域理論雖然是設計方法學上的概念,但其實適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些解域比較大的人,他們做事情總有辦法,而且從不輕言放棄,他們往往是團隊中的佼佼者。那些喜歡說“NO”的人,解域小自是不必說,往往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這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是一樣。不信你可以看看那些在企業里面能做到總工位置的人,他們的業務能力未必就那么強,但是他們的解域一定不會小。 如果你初出茅廬,你當下所關注的不應該單單是薪水,還應該有你的職業發展是否有助于擴大你的解域。如果你已經工作了五年以上或者十年以上,但仍是企業的普通一員,職業生涯鮮有建樹,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職業發展是不是遇到了解域的瓶頸。 解域的大小與人有關,與能力有關,與年齡有關,與閱歷有關,與認知有關。 本帖拋磚引玉,只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再次重申:原創內容,謝絕轉載
0 G+ I0 Y* u&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