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D8 Q+ s: z8 s* \8 a' n3 S. t
& X2 d5 d5 J* c: [: J$ ~6 O6 \/ J我們常常聽中國朋友說,哎呀,日本人這壓力好大呀,你看上班走路都跟跑步似的。但是,從中國回來的日本人卻對我說,你們中國人活得好累,什么車奴、房奴,日本從沒聽說過的詞,在中國都成了流行語。于是,我們想到一個問題: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是中國人的壓力大,還是日本的壓力大?! A1 j3 G# T4 v
1 b5 o& ~3 O) {
* [0 Y0 r' W/ e
人的壓力,主要來自哪幾個方面?我想,根據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首先應該是讀書的壓力,第二,是找工作壓力,第三是工作以后的壓力,第四,應該是戀愛結婚的壓力。5 B* o1 F" K, S1 G2 g0 q/ D( A
9 c- N! p0 W2 C& }& p1 M0 I
前幾天,中國剛剛完成了高考,940萬考生,擠在一條華山道上,就是為了爭一個名校,爭一個未來。但是,日本每年也有高考,日本高考的情景,就沒有像中國那樣激烈,原因在于日本高考可以靠兩次,一次是“全國統一考試”,還有一次是報考的大學的“學校單獨考試”,日本高考還有一個人性化的地方,那就是,你遲到的話,也可以進考場。如果因為下大雪列車停駛,那么眾多學生第二天再組織補考。; d8 n* c- |" u- k: r r: O
5 Y1 x6 m/ I* o
也許因為日本人家庭獨身子女少,所以父母親并沒有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因此也沒有給孩子更多的學習壓力。而且日本從小施行的是興趣教育,而不是中國式的競爭教育。日本從幼兒園開始,就沒有小紅花競爭,到中學都不公布班里同學的考試成績排名。日本每一年都有小學生理想調查,這么多年來,小女孩們長大以后的夢想,第一始終是“要做花店的賣花姑娘”,第二也始終是“要做蛋糕店里的售貨員”。所以,日本的中學特別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教育,什么家政、縫紉、空手道、棒球、繪畫等各種興趣班全部開設,這樣一來的話,學生他的興趣就十分的廣泛,在許多的地方城市里,高中女生最喜歡報考的專業是護士,男生報考機械專業。并不是大家非得要考上東京大學不可。
( Y0 F0 o7 K) U! _ r( X6 L
# {. C' U2 n. W- p4 O; g5 g第二,從就業的角度來講,日本的年輕人一般從大二開始,就可以去找工作,日本對于大學生找工作,有一個特別的程序,叫“內定”。也就是說,你在大四的時候,公司就已經發通知給你,告訴你畢業之后可以到我們公司上班。雖然日本和中國一樣,就業是大學生們最大的壓力,但是,因為就業活動的時間長,所以機會也多。. O! {' m: L% }/ f
P8 E! p% A) L+ i1 ^從日本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2015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已經高達96%,也就是說大學生畢業以后,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那么,還有4%的人干嘛去了你?其中有2個人考研,2個人在家呆著。0 V, k2 q; F( I9 A8 S9 B( C
' F7 n+ W* Q* p) A4 d
( R; _7 s) e8 G日本還有一個的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日本人重視你畢業于什么學校,卻不怎么在乎你的學歷。如果你告訴他“我是東京大學畢業的”,那日本人會說“すごいね、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告訴他“我是博士畢業”那日本人會說:“そうですか,よく頑張ったね。是嗎,你真努力”。所以,日本社會大量使用的是大學畢業生,而不是研究生。在政府機關里,根本就找不到博士生公務員,因為在日本人的意識中,博士畢業是去搞研究和去大學里當教授的,不是用于在政府機關里當事務員的,所以,在日本是找不到“博士市長”、“博士書記”,因為學歷跟你工作能力沒有直接的關系。在日本公司的宣傳冊上,也沒有“本公司擁有多少名碩士以上學歷的科技人才”的表述,對于許多大公司來說,除了研究所需要一些高學歷的研究人員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能干活的技術工人,所以在日本,高學歷的人反而很難找到工作,這樣,考研讀研的人自然就少了。
) J$ S. e8 g7 e3 l) Z3 |( P2 @: R* \" C
5 t$ a+ V& H# T" z1 b$ F許多人把日本人稱作是“工作蟲”,你在東京,可以看到許多人趕地鐵或者去公司,都是一路小跑,為的是上班不遲到。日本有一個規矩,如果你是8點鐘上班,至少要提前15分鐘到公司,為啥要提前15分鐘?因為你要換衣服、擦桌子,啟動電腦,做各種開始工作時的各種準備,也就是說,8點鐘是你開始工作的時間,不是你跨進公司打卡的時間。$ I2 M/ W# z' }" x
. O' q2 E% T5 d# ^" V- _
日本人在工作時的壓力確實挺大,日本的工廠很少實行計件制,但是,你得不停地工作,除了偶爾上一次洗手間之外,不可以抽煙,不可以交頭接耳,不可以帶手機,就是要埋頭苦干。下班之后,日本人大多會再加班半個到1個小時,干什么呢?整理內務。譬如說,工廠里要擦洗機器,要掃地。如果是白領的話,那要把一天的郵件回復整理好,把今天的工作寫好總結,明天要干的事也一一記下,最后還不能忘一件事:把自己的辦公桌整好,把垃圾倒掉。所以,一天工作下來,體力和精神都很緊張。但是,有一點好,下了班之后,就是你的自由,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市長下班后去泡酒吧,也沒人管你。3 _( \9 O! X- B9 D5 O" `
那么,日本年輕人的結婚壓力到底有多大?我覺得,要比中國年輕人來的小。
" R8 L, a" l# k2 e8 ^7 Y8 U, @! y7 I; J* B0 x0 }0 O7 V5 o
無論是在中國也好日本也好,其實做父母親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早一點成家立業,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日本父母親也是一樣,但是日本總體來講呢,日本的父母親對子女的關愛,并沒有像中國那樣早早地給子女做出了一個人生規劃,從考大學到找工作到找對象到養孩子,一路相隨,天下父母像中國那樣愛孩子的,比較少,這是中國家庭的美德。但是也因為太愛孩子,或者對于孩子寄于太多的期望,自然也會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包括找對象和找對象的條件設定。
: `3 b3 D) S0 s9 Q' n+ g: B( D# U- P, `4 f
^1 X9 h: t H5 {
' p" {9 d. I' k+ P W2 a 中國有一個說法,說中國的房地產都是丈母娘炒起來的。因為男方準備一套新房,幾乎是中國最基本的結婚條件。沒車沒房,即使是博士畢業,也會成為結婚難民。而日本的丈母娘,對于女婿是不會提出“有房有車”的要求,對于女婿的最基本的一項結婚條件,就是必須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樣可以保證女兒成家后不會受苦。0 b% `' R4 y: v3 E/ U
% P9 K. f# R3 P% [ 東京大學生生活協會做過這樣一個調查,東京年輕人結婚,有多少人是租房子結婚?結果顯示,有85%是租房子結婚,還有15%是與父母同住,或者住在公司的宿舍里。自己買房的只有1%。這說明,在日本租房子結婚是很正常的,買房子結婚才是不正常。因為除了拿父母親的錢給自己享受之外,你沒有資本在年輕的時候,可以擁有一切。
2 W% ~3 b; g+ _% a% P- m' ]: l! J: k1 `0 d) a+ ^- V' P
現在日本年輕人辦婚禮是越來越趨于簡單,在東京委托五星級酒店辦一場婚禮,一般也只花費10萬元人民幣。許多年輕人更多地選擇“簡婚”,這種簡單的婚禮,就是花費大約1萬元人民幣,穿上很漂亮的婚禮服,到五星級酒店的婚禮大廳舉行一個教會式的結婚儀式。結婚儀式之后,親戚朋友們就跑到外面的餐廳一起吃個飯,不收紅包,實行AA制。6 r3 g. l' \; [# g* k+ L
% ^% f. y, f3 N5 w& I& V
+ h w) c5 ~; a Z4 f6 _, \所以總體來講,中國年輕人的最大壓力來自生活的壓力,結婚、買房子還貸,買車還要名牌的,有了孩子開始為能夠上名校,考出全班第一名犧牲腦細胞。而日本的年輕人,最大的壓力來自于工作,必須認真干,而且還要干得比人家好。但是生活上的壓力比較小,不是非得結婚不可,不是非得有房有車,而且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沒有攀比。
/ Y B0 |6 s5 Z& g! J$ S* b& V' N0 H/ ?) l& \/ P d
人活著都不容易,要活得比別人好,更不容易。所以,人的心態很重要,生活除了物質財富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叫“精神財富”。所以,要減少自己的壓力,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平衡自己的心態,不要看著別人的臉活著,要為自己的快樂過好每一天。
& |' J1 Z. Y- {1 k5 h4 f# a( I. {9 c4 n3 \# ]1 a
轉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