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967|回復: 23

寫給機械專業學院派出身的朋友們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1-6 16:23:4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才看了一個筒子寫的機械專業應屆生面臨就業的建議,我也想從一個外專業入行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
: a# v. \; B  I/ p6 n$ ^+ s8 @& H, s- @; s2 ~! v% v
       首先,機械行業大環境的尷尬。我國最廣泛的機械制造業是建立在粗放型經營和生產管理缺失上,老一輩以極其低廉的勞動力換來了原始積累,這種積累既有對老板自己的也有對于中國基礎工業的,同樣因為當初國外公司將制造轉到中國絕大部分原因也是低成本的勞動力,造成了目前制造業的尷尬局面,那就是技術需求小于人力需求。而機械專業畢業的朋友們很明顯是目前最不缺的那種,也就是坐在辦公室里或者行走在車間一線操作工旁邊設計和指導中國機械未來的人群,而更多的是變成了和初中高中畢業生一樣的操機工,因為中國機械行業的最大需求就是普通勞動力而非專業技術人員。加上改革開放40年里一點點干起來的老一輩扔在發揮著余熱(當然你讓他們50多歲去改行也不現實),并不理解專業學習和野路子的區別,導致很多機械專業畢業生很難一下融入并開展工作,學院派畢業生剛走出校門通常是最有激情的時候,激情得不到點燃而全是老一套潑冷水,加上本來就沉重的物理世界與我們日常高科技生活方式的碰撞,慢慢的灰了心。" w2 H$ o, Y' \# P/ s" j) S8 _2 z  n
        其次,繞不開的人際關系。廣大的機械行業中小企業2、30年前都是一個大哥帶著幾個小弟走出來的路,一個學院派畢業生要說不吃老一輩的苦那是不現實的,人形形色色都有,尤其是上了年齡到快退休還沒退休的時候有一種不安全感和被拋棄感,對于自尊有著異乎尋常的需要,加上確確實實也是為我國機械行業奮斗了一輩子肯定有自己的經驗,所以和年輕人的矛盾在所難免。實際上有時候就是對于新事物的接受,以及用自己的學習能力審視學院派年輕人并表現出不信任后產生的矛盾。(我也曾經碰到一個老前輩跟我講了很久公差范圍,比如125mm 0到負0.1是什么意思,也許這個問題他理解了很久,不相信我看一眼就明白了,但是你還不好表現得自己本來就明白,還有形位公差,youku一下就講清楚的東西,我本來是學文科的,所以老一輩天然覺得只要是這些東西你肯定我要反復說你要反復領悟才能明白的,也不知道我們碰到問題可以上網查多方面看比當時他們學習資源更多所以學得更快,因為我做管理的,工作上還要依靠他們,也不可能直接去駁他們的面子,只能慢慢讓時間去磨合)
0 M/ B7 L$ L$ n& y! o
5 |5 l4 f4 O- O; }/ Z- C       第三,其他行業的強勢影響。好像開革開放40年并沒有真正屬于機械行業的黃金時代,80年代下海當倒爺90年代吃大鍋飯改制加炒股近十五年的炒房再到互聯網金融,機械行業除了某個時間造成就了少數的土豪,貌似一直就這樣高冷的存在著,哪怕在機械里賺了第一桶金的牛人最后也轉行干別的了,而且這個行業看起來又是那么的有技術含量需要一點點積累,不能一飛沖天,所以年輕一代多半淺嘗則止,學院派出身更不會一身油污埋頭在廠房里,這是一種必然,沒有任何情懷抵得過現實。
7 C* F2 d0 O  o) t; O" X3 u6 M+ @# R: E
       現實就是這樣,新老人員交替時代,新舊技術革命時代。我認為,我們這代人尤其是機械專業畢業生,會在未來十年內進入機械行業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強勁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制造業的困難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的困難,從德國工業4.0的概念開始,說明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制造業基地不可控的生產成本和交付能力已經在逼迫金字塔頂端設計者重新回歸制造本身,國外原始設計方對于產品生產以前是可改可不改,因為那個時候實現成本低,現在什么都在漲人還很難找勞動力,這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未來的路本來有兩條,一條是制造業全面撤離中國去往東南亞非洲以及南美洲,很可惜目前來看這些地方的勞動力素質以及政治社會局勢并不能完全替代中國承擔制造業的這個角色,那么只有另外一條就是真正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加極少數一流從業者這條路,很多現在看起來無法自動化的制造也只是時間問題。
' E  [" }) ^$ \2 E4 z7 Z6 T( u- C; M2 Y7 ]1 x# f
       很多人聽得最多的是用工難,但是我深刻感覺到,稀缺的背后會是巨大的失業危機,因為中國是一個特別善于解決困難的國家,日用商品競爭力的核心就是質量和價格,機器標準化生產既然可以完美解決這兩個問題,那么真的實現也就只是時間問題。我個人經歷感覺,目前對于大多數生產,機械行業自動化在技術上好像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因為往往喊用工難的都是一些簡單重復沒人愿意干的工作。9 |' X3 o. G, B% V
9 h& J; c6 k2 j0 i- S2 B
      上面說了很多問題,拋開直接設計自動化設備不談,就僅僅是重新規劃生產而言,實際上對于機械專業畢業生的機遇就在這里。; t. [: L2 `7 P3 c1 y7 W5 Y
# s( t( q: i7 E) K! J% W
      一方面,專業畢業生具有很強的歸納總結能力。我們很多中小企業,還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生產關系上,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常年都是靠經驗在生產,而不是具體的數據化,也沒人去做工藝標準化總結,也就是一個工作換個人可能就會有偏差,因為新人根本不知道可能碰到什么問題又如何去解決,相當于換個人又從零開始,一個產品穩定質量磨合期都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導致上設備萬一碰到問題管理者是無法解決的,那么首先就是重新梳理總結各種問題以及應對手段。2 X% P/ F; s) e% I
2 f. c1 c6 J8 E
      另一方面,專業畢業生具有很強的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如果大規模上自動化機器設備,包括使用和二次開發都需要較高素質的人員,沒有文化是很難通過短時間自學完成的。
5 o: n* J4 y1 h$ j% [# w$ ?; \1 g
      還有一個被很多機械畢業生忽略的方面,就是新一代的掌門人無法和舊有觀念的老一輩溝通,迫切需要和自己知識水平對等能夠有效溝通的人員,渴望著帶著一個高水平團隊一起成功一起分享成果,這一點在高知識有能力的二代接班人身上特別突出。& K( X" F4 w' K4 L

3 A1 ~2 f1 I0 P' T3 D4 @. A      可能有人還對未來抱有僥幸,其實很多機械加工廠之所以還停留在土作坊階段,好像自動化智能化還很遙遠,根據我在行業內了解的,有些是因為老板心腸好,跟著自己這么多年的人能養一天算一天,連起碼的壓縮工序也不太愿意嘗試,更不要說大規模用機器替代人;有些是因為老板本身思想守舊,覺得自己干了這么多年了還是這個順手;還有一些是因為沒有改革思路不知道怎么上設備,當年可能失敗過就怕了,買來不能用就當廢鐵,其實現在很多設備都可以先用或者租用,如果達不到要求解決不了問題就跟淘寶一樣退貨退款。這樣的情況肯定會隨著時間過去,新老交替后,新一代年輕需求者和年輕供應者之間會重新定義規則達成默契。9 U6 t# l2 e" j: l+ a+ l

4 Y" t) D- C! t       寫這個帖子其實也醞釀了好幾天,因為我覺得未來十年會有巨大的改變,改革開放紅利下的老一輩基本都快到60歲退休年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過大旗,習慣了各種方便工具和新生活形態的新一代,習慣了東西不好就退貨退款的新一代和抹不開面子自己承受的老一輩會引起連鎖反應。還有高層次人才因為設備智能化向低端制造業流入的跡象,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進入中小企業,上次在一個群里有人說會點ug mastercam編程就7、8000帶五險一金,具體是吹牛或者在某些特殊城市又或者還兼顧干別的我不太清楚,我只是覺得那種機械版office軟件一樣的東西別說機械專業的人就算職高中專會一點也不是什么多難的事吧,真的抱著這種想法,就跟以前開車是個技術活一樣,注定是不可能混一輩子的。9 I& W3 R) J- ^/ o6 P% a7 {

" i+ |# K% ^; e: W' i      未來的中國制造業很可能就是一堆高知人群操著智能化設備拿著高薪,到時候固步自封的人都去送快遞嗎?
4 D  V" o3 g6 n' R9 t, ?  e/ n5 }; Z8 A$ H' [# k* K
* ?3 L! [8 D/ U/ ~
3 X+ K6 u( S+ U" C3 b

評分

參與人數 8威望 +8 收起 理由
aa529319735 + 1
未來第一站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yangjunjie2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韓寒11 + 1
miky8963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renxiaolong443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newmorn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想飛的鳥~~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8-1-6 17:27:03 | 只看該作者
我到以為作為機械人尤其是機械設計人員,從業裂變的發生,不是十年的未來,而是現在的路上。
3#
發表于 2018-1-6 19:08:13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的是,智能化時代會逐漸變得日益明顯的......
% U1 C: Y. J( z9 R7 G1 @8 @: X
. W( t% u0 j' e4 a* U8 G" l. P不追、不學、不上進就要挨打;將來也許快遞員都是滿編不缺人.....呵呵。
4#
發表于 2018-1-6 21:28:0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感謝分享
5#
發表于 2018-1-6 21:39:22 | 只看該作者
確實如此,人不管從事那個行業,只有謙虛謹慎,好學鉆研,才能不斷進步
6#
發表于 2018-1-6 21:55:45 | 只看該作者
細思極恐啊.....
7#
發表于 2018-1-6 21:57:40 | 只看該作者
希望未來十年中國的機械行業會有質的飛越,工資也是一樣
8#
發表于 2018-1-7 10:24:24 | 只看該作者
一.目前機械工程師很多收入還不及外賣快遞員;二.目前研究無人機及無人車技術,已經很明確要替代快遞員的工作職能了。
. ]- ~! ~+ O/ h8 ^' }6 U3 n

點評

我從沒見過快遞妹子,都是大哥  發表于 2018-1-9 13:29
收快遞時連快遞員妹紙一起收走  發表于 2018-1-7 12:36
如果無人機在無攝像頭的地方被擊落呢?我覺得無人機運送成本也是高的。  發表于 2018-1-7 11:46
@yangjunjie2 到處都是攝像頭,說不定還帶ai人臉識別  發表于 2018-1-7 10:35
收快遞的時候連無人機一起收走。。。。  發表于 2018-1-7 10:25
9#
 樓主| 發表于 2018-1-7 10:34:23 | 只看該作者
韓寒11 發表于 2018-1-6 21:578 |0 @# M* n; ^0 u: x5 U. y
希望未來十年中國的機械行業會有質的飛越,工資也是一樣

! A+ w$ a/ S  S8 H; z我覺得很可能是機器代替了一部分人,然后剩下的人工資有質的飛躍,比如以前一個車間需要30個人,到時候只需要3個人,然后收入提高一兩倍
. q) n( V! s3 a+ D
10#
發表于 2018-1-7 12:21:35 | 只看該作者
說的真好,每一句話都有切身的體會,給樓主贊一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00:37 , Processed in 0.0742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