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621|回復: 14

工業互聯網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1-2 10:17:2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么叫工業互聯網?
不知道。因為還沒有明確定義。但這個名稱實實在在的存在
2014年,思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通用電氣、IBM和英特爾發起成立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目前已吸引全球260多家企業和單位成為會員,會員遍布全球33個國家。德國依托制造業的優勢,大力推動網絡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深度結合,促進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發展,把工業互聯網作為實現工業4.0戰略的關鍵基礎;
2015年,日本由53個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和日本機械工程師協會發起實施了工業價值鏈計劃,會員超過200多家著名企業。
2016年2月1日在中國,由工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等領域百余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一年來,在聯盟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會員數量突破400家,設立了“8+8”組織架構,分別從產業需求、技術標準、應用推廣、安全保障、國際合作等務實開展工作,發布了多項研究成果,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實踐取得實質性進展。

可見,還沒說清楚這東西是什么。不過不妨先說著已經有的東西

這東西讓人想到鐵路發展導致冰箱的普及。當年鐵路成熟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度下降,這使得一向吃鮮肉(奶)的也可以吃冷藏肉了。在只能吃鮮肉的時代,是因為周圍的人能消耗的有限,所以咱們都吃新鮮的肉吧,或者吃咸肉、風干肉。但味道不如新鮮肉。鐵路成熟后,遠距離低成本迅速運輸成了可能。但是必須保鮮。在這種情況下,冰箱特別是冷藏車、冷庫就大量需要。于是冷藏技術蓬蓬勃勃的發展起來了。這可是鐵路發展之初沒有想到的。在我的記憶力,制冷技術早就有了,只是很貴,是給英國皇室用的。
一般,在提到信息技術,提到工業互聯網,往往會想到新老技術結合、軟硬件結合,等等。這應該沒錯。但是到底會誕生出什么,不是坐在那里想出來的,而是靠市場推動,就像鐵路和冷藏技術那樣。如果是揠苗助長、長官意志。那這事肯定要泡湯。我覺得在現行房地產、制造業這種奇怪的格局下,看看人家干什么,是正確的策略。中國制造2025差不多就是這個策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8-1-2 10:46:24 | 只看該作者
“坐在那里想出來的”這種閉門造車的事情,不獨中國有
大家都知道ERP在全世界范圍內,沒有能閉環運行的。于是就出來了APS,但這個已經被大多數認定是死路;在后來又出來了MES。這個可不簡單,在ISO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小組里有全球一流的公司,如通用電氣、波音公司、微軟等,還有一流的大學。MES軟件也出來了,但是并沒有補上ERP的漏洞
3#
發表于 2018-1-2 11:49:30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我個人認為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構架是實現買方對賣方工廠的直接指令,比如我要買個零件,直接去某個平臺或者工廠網站下訂單上傳圖紙付款,工廠系統自動讀取圖紙然后進入全自動加工流程,等加工好直接快遞出去,關鍵是現在的技術能夠到哪一步,至少在讀圖那里就是一個巨大門檻~~~我們的各種管理軟件只不過是傳導信息的平臺起協調作用,所依靠的還是人,并不能直接主動指揮生產,包括我看沈機5i,好像手機上可以看到自己機床在全國各個廠里是否運行就是工業智能化,關鍵是搞生產還得人去安排,這種“智能化”有什么意義呢
4#
 樓主| 發表于 2018-1-2 12:59:57 | 只看該作者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2 11:49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我個人認為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構架是實現買方對賣方工廠的直接指令,比如我要買個零件, ...

做生意,肯定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沈陽一機床,在我上大學時就很了解,還包括18羅漢其他的工廠及其這個行業的研究所。他們頭上的光環已經不在了
你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只是請記住:理論聯系實際。這不是空話。如果還是虛那么更具體的,要注重實際,同時不要扔掉數學。不扔掉數學,是要深刻理解理論。
對豐田生產和ERP\MRP,兩種生產管理的主流,曾經有這樣的解釋:
之所以ERP\MRP接受程度遠遠超過豐田生產,原因是ERP\MRP可以用數學深刻的描述。

5#
發表于 2018-1-2 16:25:55 | 只看該作者
zmztx 發表于 2018-1-2 12:59
做生意,肯定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沈陽一機床,在我上大學時就很了解,還包括18羅漢其他的工廠及其這個行業 ...

現代科學是建立在現代數學基礎上

所以其實你說的不要扔掉數學就是所謂的科學管理,一切有個明確的數字做符號,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物理世界又是沉重的,需要一點點去做,所以我理解你說的理論聯系實際
但是我回復的中心意思只是想表達一種對未來的期許,并不是說現在可以一蹴而就



6#
發表于 2018-1-2 20:53:27 | 只看該作者
能跟上工業互聯網的步伐的企業,一定會像馬云,馬化騰那樣發展起來的
7#
 樓主| 發表于 2018-1-2 21:59:21 | 只看該作者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2 16:25
現代科學是建立在現代數學基礎上

所以其實你說的不要扔掉數學就是所謂的科學管理,一切有個明確的數字 ...

但是我回復的中心意思只是想表達一種對未來的期許,并不是說現在可以一蹴而就

的確,不可能一蹴而就,工程技術尤其如此。但是向哪個方向努力,既要靠經驗也要靠基本的原理
舉個例子:為什么ERP的計劃在生產落地那么難
ERP的核心是MRP,而MRP是建立在bom基礎上。bom就是一套矩陣方法,是MIT的數學教授弄出來的。原文我沒見到。太早了。但是有一本中文書將MRP做計劃的數學方法從頭到尾詳細的講解一遍,連示例代碼都寫上去了。看完后,當時感覺是“完美”。可實際運用中,計劃跑不起來,而且是很多家都跑不起來,而且就沒有聽說過誰家真正跑起來過。
回頭看,發現數學原理完美是有局限的,那些完美的數學方法是用來解決數量關系的。(現在處理bom的方法并不是用傳統的矩陣求解方法)。可是時間呢?計劃兩個基本要素:數量+時間。MRP處理時間的邏輯很不完美,就是想當然。后來的人,似乎都忽略了這個原理性缺陷。以至于今天的ERP的計劃確實跑不起來。知道了問題在哪里,也不用和ERP較勁了。或者按照這個思路去找解決方法。而不是沿著APS、MES這種追求精確的錯誤道路走下去。
不知是不是解釋清楚了。沒有實際經驗,不會了解ERP跑不起來計劃是什么情況,沒有數學基礎發現不了問題出在哪里

8#
 樓主| 發表于 2018-1-2 22:11:36 | 只看該作者
韓寒11 發表于 2018-1-2 20:53
能跟上工業互聯網的步伐的企業,一定會像馬云,馬化騰那樣發展起來的

不一定
那些企業不踏實,里面的名堂不說也罷
倒是一些實實在在的做《大規模定制》的企業,好像都是不出名的企業
而海爾,哭天喊地的說自己在做大規模定制,卻沒有絲毫的實際動作。估計連什么是大規模定制還沒弄明白呢?
這個論壇里有一個我的帖子,分析海爾的大規模定制

對了,大規模定制無疑是屬于工業互聯網的范疇。
9#
發表于 2018-1-3 00:30:34 | 只看該作者
zmztx 發表于 2018-1-2 21:59
但是我回復的中心意思只是想表達一種對未來的期許,并不是說現在可以一蹴而就

的確,不可能一蹴而就, ...

難得在這里可以碰到這樣思維的朋友,不妨多交流兩句
我想我可以解答你的那些困惑,即為什么那些完美的方案會失效,你理解的實際是否真的就是完整的實際

這里面主要有幾大部分的因素,
一個是產品生產本身。每個產品又有各自生產流程,每個流程又有各自工藝,每個工藝又有各自方案取舍,于是整個系統失效風險會成幾何倍數放大。所以你有沒有發現很多這類管理方案在產品模樣單一工序少且容易形成量產成品的產品上更有效,比如某些食品行業,一包餅干就是兩部分,印了字的塑料袋和同種樣子的餅干,這就容易多了。再舉一個稍微復雜的,比如我接觸的汽車啟動馬達,不同的車型號就不同,哪怕一個孔有點點不一樣也會給生產流程帶來阻礙,每個馬達還有不同的齒輪,轉子上從漆包線到軸每一個部件都需要不同的工藝流程,任何一個部件生產流程都超過了那些簡單產品整個流程。。。是不是你覺得這已經足夠頭大難以解決了?再看更難的

第二個是人的因素。包括你剛才回復的那些內容你如果換個人說他未必聽得明白,這就是知識的詛咒,生產流程也一樣的,不同素質的勞動者對于次品的控制力不同,這還不包括讓他們具備主動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這就印證了你說的為什么一定要數學也就是科學來解決,完美的ERP一定是要盡量脫離人的,因為只要有人干預,就很難完美。好像找到人的因素就找到本質了?再看一個更難的矛盾

第三個是產品價格極限的制約。也就是投入與產出的矛盾,減少人的干預,就需要新設備投入,設備投入必然考慮性價比,現在已經到極限的利潤以及昂貴的智能化機器幾乎是一個死結,有些產品的利潤就注定只能做一天算一天,哪怕壞品率是百分之二也不會去想投入后變成萬分一,因為這種變化相對利潤來說太不值得,這一點千萬不要像有些人想的那么理想化(理想化的言論往往是公司想發展就要投入,不投入就會被淘汰,企業要有企業責任要如何如何嘗試要有夢想),普世價值聽起來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根本不現實,企業不逐利連生存都是問題還去談情懷?如果我不改可能現有設備做產品每年利潤100萬,我改就要投入真金白銀1000萬實現每年110萬的利潤,也就是多1000萬最后才多10萬利潤,所以我寧可不做也不會改,不要小看這點制約,因為這是生態鏈中的一環。這還不說是不是廣大底層制造業企業有能力使用這些設備以及和可能存在的長時間工藝磨合。

第四點就是極限利潤部件制約了整個產業生態鏈。這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這個問題通常出在利潤極其低或者無法工序流程化的部件上,比如蘋果手機,哪怕百分之99部件產能每天一億件,只要有一個部件每天只能做100萬件,那么蘋果整機只能做100部,也就是短板效應。這種短板幾乎無處不在,所以你可以去跟制造業聊聊是不是經常交付延遲。

實際上你發現了問題,也明白了解決的思路框架,缺少的是對產品生產的了解,所以你看到很多完美的方案具體實施的時候都無效了,因為這些方案可能只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實現,我特別理解你的困惑,因為你應該研究了這套理論并且看了很多相關案例,同時我冒昧揣測你應該沒有到過最底層機加工行業至少沒有在這類一線工廠超過3個月,如果你到過廣大的家庭作坊式工廠那么你會以小見大對案例的解讀也會更加深刻,有些人可能以為給高大上品牌配套的都是大企業,其實并不是的,因為我們這種家庭式小廠就是給全世界響當當的企業做配套的。
如果只是讓我來提解決方案,這必然是不現實而且我的方案也會是理想化的,
這是一個全社會精英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時代轉變,不是幾個公司幾套理論就可以解決的,比如西門子再先進,里面有一個電機是外包的,你再先進也沒用,因為上述原因也會影響你,一定要無數有夢想有共識的精英站在第一線和頂層設計者呼應。而我們只能在自己的范圍做盡可能的改變,盡可能用最新的技術往自己想象中的解決方案上去靠,有時候晚上我會站在廠門口仰望星空,心想會不會也有同樣有夢想的人剛剛結束一天的疲憊和我一樣~~~

多說一句,這一點我特別欣賞雷軍,雷軍做產能梳理的時候明白了物理世界的沉重,我相信喬布斯也是,不然當時他不會對郭臺銘那么親近,
富士康員工危機喬布斯親自去見郭臺銘一起解決問題,
這和很多互聯網大佬完全不一樣,比如馬云這類人往往口號喊得響,覺得天下沒有辦不成的事,好像全天下就他明白nothing is impossible一樣,
好像就他明白多方位思考樹立信念多找方法一樣,實際上這就是時代的瓶頸,
這是一個設計遠遠超越了現實的時代,總之我們都在強調理論結合實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實際,尤其是高高在上的行業精英

10#
 樓主| 發表于 2018-1-3 11:34:29 | 只看該作者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 00:30
難得在這里可以碰到這樣思維的朋友,不妨多交流兩句
我想我可以解答你的那些困惑,即為什么那些完美的方 ...

有點跑題。
從你的回復看,你也是管生產的?不過我們的行當有些許不同。我是在機械行業
工藝,的確是靈活,但是工藝流程的長短,是不是會造成“整個系統失效風險會成幾何倍數放大”,應該沒有必然的關系。這里我們不去討論技術問題,還是著眼生產管理。對于機械行業,車間生產是交叉混流,在制品(零件)屬于訂單中產品且是一道投放的。這樣就會出現一個環節卡住,整個計劃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垮了。我想對于管生產的對這種現象應該不陌生吧。所謂一個環節卡住,就是沒有按照計劃時間走下去。對于典型的MRP邏輯,它有一個假設,執行沒有問題。再進一步,計算機排生產計劃時,遵循的是“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任務”。這時,我們不難發現時間邏輯很不完美。
人的因素,同意你看法。現在工人的一些手藝不如當年的我,甚至連基本原則都不知道。還是回到我們討論的生產計劃跑不起來的問題。工人手藝差還是影響時間進度。其實,數控機床、FMSCIMS除了提高效率外,解決人的不可靠是投資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成本利潤,應該怎么考慮呢?德國機械工業曾經組織過總生產周期與總工時占比的調查,結果很讓人吃驚。它們調查結果是,總生產周期中平均有40%是浪費掉了。國內就更加邪門了,我曾經在我管理的企業做了不很準確的統計,最嚴重的是20:1。不準確的原因是ERP不能閉環運行,數據很難弄準。這么大的生產周期的波動是怎么吸收的呢?庫存,在制品庫存和倉庫庫存。那么會怎么影響成本利潤呢?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比例變化是一塊;庫存成本是一塊;廢品率、加投、客戶信譽等是一塊。對一般的機械制造企業大概估計約15%20%。這和ERP等生產管理又是什么關系呢?后面再講
我們歸納一下,生產中時間影響因素,上面大概涉及了一半。生產系統和生產管理運作系統也都提到了。生產系統,如果規范的去做,需要設計院來完成。比如汽車企業,比如鋼鐵企業。可惜國內企業多數承受不了。但那也只是生產系統。生產管理運作系統,有點像工藝。如果你能設計工藝就了解了。我們討論的問題就是生產運作管理系統。目前不管是豐田方式還是MRP方式,總計劃都是用MRP。有些中小企業沒有用,關鍵在資料無法提供,而不是不想用。大計劃的MRP計算軟件從網上很容易下載。
現在,問題就是這問題。解決問題需要工具。恰恰是工具沒有,等會再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5 21:15 , Processed in 0.0774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