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0580|回復: 32

機械往事1—回到實踐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7-11-23 10:01:3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7-11-22 23:02 編輯 + f; }: o0 N3 m" y' S! Z

# h+ D1 N8 V& U, k) I: _; O8 L- D    技術與科學還是有許多聯系和不同。
. h$ ~, h- }, \& ]) D- D    比起發現和定義技術更加依賴實踐中的積累和改進。
" y: k0 K2 d2 y" J' a& O

% B8 k/ {4 I( R# t+ d    做液壓那會兒需要計算機床工作臺靜壓浮升,算是設計計算的核心內容了,現在主流設備多為“開式恒流”結構,關于這方面的設計計算書籍及論文還是較多的但大多過于注重理論,當面對復雜的實際工況時所給的公式往往顯得過于理想和片面;記得有位社友說過這樣一句話“經驗有屁用,計算才是王道”,我對其的判斷是此人多為碩士畢業后直接進的研究院所或大型國企設計部門,他的經歷只能告訴他只要掌握足夠多的公式,生產中的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也堅信問題只有通過計算解決才夠專業~那么開始他就錯了,因為即使像F=PS這樣的關系也必定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結得來,只是有人很早就把它寫進書里,但并不代表它本來就是那樣;理論計算和實際隔著太多的東西,而這些只能通過實踐去一層層剝離。) G: x8 E: A7 m/ x0 b
    油的粘度,油溫,供油形式,靜壓腔的大小,工作臺的轉速,負載的變化范圍,形成的油膜剛度,這些都會相互彼此影響,而你絕對無法在你的寶典中找到對應的公式,所以只能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一點點摸索,在已有依據的基礎上附加條件一步步尋找規律,通過這樣計算出結構驗證結果進而定出原型機。當初看到總工給我的計算手稿只有驚呆,加起來足有一米長的公式,外加足足一頁應對不同工況下的公式變形說明,都是十幾年下來在理論和實踐之間無數次對比驗證的總結。$ y( e6 S5 P) J: v8 }, R
    液壓油的粘度會隨油溫而變化,但要是從不去現場不親手摸摸不和調試的工人們聊聊就永遠不會知道30°時流量計好用而到35°時流量計就失靈了。- ~8 ?4 P+ ?7 Y! D
    液壓系統的噪音產生有一條是吸油口濾油器堵塞,不去親耳聽聽,很難想象油泵吸空產生的響聲有多刺耳。. _  h' x& R( m* F
    ······) D3 T8 ~/ W$ \# f1 Y: R
    希望那些想從事和正在從事技術工作的,抓住并珍惜每一次實踐的機會,實踐是檢驗和總結經驗的唯一標準而有力的計算能使你說話更硬氣。
5 O4 T# _$ ]7 u  A$ o. U

2 O# c" p+ W7 @$ E/ F' @" t
& k- {6 A& J* l, {) \
  x8 k( e( s+ S& Z9 C1 M$ }
4 T# b" n* W- g( s0 B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管理團隊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7-11-23 10:26:0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有屁用,計算才是王道,這話雖然有點偏激,但強調了一個理念:搞技術的一定要有理論證明,不能光憑經驗,不然就不需要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其實有些理論雖然經過很多實踐證明沒有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最終發現它是錯誤的,因為它在一般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這個問題就如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所以中國人有句古話:醫生只能治病但救不了你的命,命里該絕誰也救不了,也就是問題比較特別經驗不夠用了

點評

《實踐論》《矛盾論》  發表于 2017-11-24 08:48
所以你說的是科學,就像十進制下1+1=2,二進制就不同了,與普通人的技術不同。  發表于 2017-11-23 10:33
3#
發表于 2017-11-23 10:39: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吳十六 于 2017-11-23 10:40 編輯 & d$ O1 i9 P$ M5 ?% h9 {+ q
3 G. R% T( ^3 C1 R
回到現場真是重要,早些年有本《制造繁榮》,里面對美國設計與制造分離對產品生產問題、改進靈感缺失的影響都做了探討。私以為,這些問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不管范圍多大,設計始終是一個推陳出新,適應現場的動態過程,舊的思路總有巧妙經典的地方,新的想法也會引進新的問題,保持與現場的緊密聯系,能讓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更容易踏到實處。
4#
發表于 2017-11-23 10:57:51 | 只看該作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8 i5 R( F2 P( s- y  k  d/ \

點評

某人闖紅燈被攔下,說的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安全地過來證明是真理啊  發表于 2017-11-24 08:56
5#
發表于 2017-11-23 11:05:19 | 只看該作者
理論來自實踐,應該是公認的吧,推導,猜想,公式,的最早依據也是來自實踐。沒有實踐你不可能推導出1+1=2,你吃一個饅頭,在吃一個饅頭,推導出1+1=2,在吃一個1+1+1=3,知道3個饅頭吃飽了,在吃肚子脹啊,假設我們用理論推導一下,一個饅頭的體積,胃的空間,也可以算出3個饅頭吃飽了,可這里面計算的依據全部來自實踐,沒有實踐和實驗每一個計算你都沒有理論依據,你無法算出3個饅頭吃飽

點評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有時回事盲人摸象。有升稱根據實踐掌握了彩票規律的  發表于 2017-11-24 09:01
其實就是說,理論還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不成立,理論就不是東西了,呵呵。  發表于 2017-11-23 14:44
6#
發表于 2017-11-23 11:07:20 | 只看該作者
理論源于實踐,但實踐才是真體會
7#
發表于 2017-11-23 11:15:54 | 只看該作者
就一個饅頭的體積,在胃里的狀態,信息量就很大,別說讓你計算胃的空間啦,所以說理論來自實踐這是一定的,計算只是一種簡潔提高效率,利用前人的成果,在推導出一些大概率的方向
8#
發表于 2017-11-23 12:34:23 | 只看該作者
有過體會的人,再去學理論角度實用,取舍有度,吸收率會很高吧
9#
發表于 2017-11-23 14:20:10 | 只看該作者
不能脫離實際
10#
發表于 2017-11-23 14:35:51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我這里,我知道的還只是汪洋大海的一滴水,可能還不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8 00:59 , Processed in 0.06377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