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表于 2008-5-10 15:33:41
|
只看該作者
+ B0 w1 s. a8 g9 i- m" H
有些模具是有特點的,那是人家多年智慧和經驗的總結,你就輕易學不到手,書里沒人寫,想寫的人又不會,網上當然就更不會有的,有時沒辦法,你就必須要請你的當家大哥‘孔方兄’出面才能解決問題,關于這點,我不用教你,這應該是我們歷史文化的本能。
6 L, E+ Q6 ]) c1 f! {) j$ M% N: V" X" F' Z5 H9 X" G
我見過仿制啤酒瓶皇冠蓋模具的的家伙,當然這和我們今天討論的冷擠和冷鐓是完全的兩碼事。仿制者也用的‘一勝百’的材料,用的精密的加工設備,但用仿制出來的模具拉出的皇冠蓋的質量就是不行,收的太緊就把瓶口弄壞了,受的松就可能漏氣,保鮮時間就不夠。明白人只需一句話就說完了:“傻瓜,意大利的家伙最后是手工修的花型!”- P3 u1 ~( _0 L# a) m9 I
8 r4 e/ U% I4 M! V
我一直認為,模具這東西,還不光是你明白多少東西,你有多高深的理論水平,有時是個手藝和經驗的組合。有些地方要經過特別的修正,特別是邊角的地方,那里是應力最復雜的地方,也許你有知識,也許你懂精深的有限元分析和計算,但你處理不了這個問題,要花錢,交給明白人去做。
8 |& m+ h( ]" G+ E3 j* @- G* o
/ o; q. l3 u; U) w8 B/ s5 V 關于冷擠壓和冷鐓模具的的話題說起來就太多了,這里就略去了。
2 x" I/ Z6 ^+ {1 _2 F! E; T4 S3 w! I5 I% `5 p" L ?7 V, ~
就采用冷擠壓方式生產螺母而言,世界上一直在逐步革新加工工藝,其核心問題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損耗。其最終方向是一步成型法,也就是采用圓棒料一次擠出其外形和內螺紋,這是最復雜的生產螺母的工藝方式,核心問題是材料的層間流動問題,即當材料受到擠壓,其內孔已經咬入芯棒螺紋以后材料向端面流動過程中引起的層間流動造成的材料晶格拉伸和錯動形成的材料內部破壞問題及其它的系列問題。8 j1 K: S, m' E, w
: U1 i% [2 W' n# a, q# V 我想,當問題討論到這里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因為無聊和乏味再也看不下去了,當然,我也不會再說什么了,不是不想說,是我也不會了,說了,我自己都不懂了。我們還是說個無聊的話題,也許有趣。1 A3 Y* C4 |7 ], L, G
N: E! t# F8 X( H7 R
有人以前問過我,為什么我對螺母有些研究,說來話長,我對螺母有認識是從學西洋話開始的,阿拉學說西洋話到還不是像有些人說的,是為了向西洋人學什么‘技術’或者交流什么鬼學術問題,那多失我怏怏大國的風范?。“呈菫榱朔乐刮餮笕送低盗R俺而俺沒聽懂并因此而丟了人格,丟人格到還是小事,萬一要丟了國格,讓自己的國人一抵制就糟了,去那里撮飯呀!
0 W) s7 `" l# F4 R& ^' `9 c. d# a
! I E+ [. M+ v3 R9 L 阿拉花過不少的時間才分清倒霉洋人的詞匯的深刻含義,諸如:斯丟屁蒂、塞爾里、納特絲。尤其是對‘納特絲’的理解不充分,就像我今天都處理不了為什么材料會擠裂的過程是一樣的。該用‘納特絲’罵人的時候常常用錯,而用了‘斯丟屁蒂’,當然我不會用‘塞爾里’,因為我喜歡你才會說。
* c- m; W+ j# n3 M* _/ g9 ]- e' O$ O6 z
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當年每當要罵人的時候就常常想起螺母,就是螺母這個倒霉東西老是在干擾阿拉的思路,終于有一次,阿拉把那兩個詞連在一起用了,鄙人指著人說:“油,斯丟屁蒂安得 納特絲!”2 E" X; w, G" Q- u3 H+ X8 y
9 u! B' v- E' [9 w( y, _2 T: I9 m- n
眼見人家黑哥們要拼命,阿拉嚇得撒腿就跑,后來看周星馳的‘功夫’,俺覺得當年我比他跑的快。
$ C, i f$ |) u _3 o/ E
- ]! I' i3 `! s" o 我想,假如你想在這個行業里混下去,你應該學習一些東西,至少你要從材料的冶煉、軋制、冷卻開始,學完材料的結晶性能和冷加工的各種狀態,還要懂冷加工的工藝過程和潤滑,最好懂模具和材料的成型流動等問題,當然有些東西是可以學一輩子的。但話說回來,沒有多少人有這個耐心,畢竟隨便做點什么小買賣,替洋人賣點東西,生活就很好了,為什么要學這些沒有用途的東西。
7 F5 |5 w! q9 ^5 j6 _2 E( P# V8 S6 J1 o2 J' a8 q5 Z. m9 N3 }% X
[ 本帖最后由 livecs68 于 2008-5-10 16:2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