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A209

現在的發動機還有什么潛力可挖嗎?

[復制鏈接]
21#
發表于 2008-4-9 17:28:0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論題看來可以發mec雜志了,請高手們加強討論。謝謝!

點評

贊成!!非常支持!  發表于 2012-2-1 20:16
22#
發表于 2008-4-12 18:38:3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指導!大開眼界!學習!
23#
 樓主| 發表于 2008-4-12 23:06:39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有沒有一種可以改變凸輪軸凸輪形狀的凸輪軸?以適應各種工況呢?
24#
發表于 2008-4-14 14:19:03 | 只看該作者
感覺發動機更大的潛力在于新結構,新創造的采用。細節改進恐怕已經解決不了大問題了。) P8 ^/ B! s) o% y
不過新技術往往很難市場化。大廠一般情況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會去幫助這些新創公司。于是,就不斷有很多創新被扼殺在搖籃中。
1 P! F, I6 {  M# Y我羅列幾個在下面,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也許會有很多啟發。呵呵。
# w6 Q3 }  _6 i0 E8 b0 V, \+ f; @) R1,6沖程的,增加了一個噴水氣化膨脹做功沖程。號稱提高45%效率啊。( N9 N5 N6 i0 ^
細節參見:http://discover.news.163.com/07/0604/13/3G57TIHA000125LI.html# l. V* t" \$ F& `2 ]
2,徑向滑片式結構的轉子發動機(不同于汪克爾的)。7 E8 r2 M: A- z" Z$ z# o+ @) _& ?
細節參見:http://www.regtech.com/Radmax_Technology/Prototype_Engine/9 n. H2 p& O+ u4 _2 Z
3,這個第一個原型產品達到190KW/L的升功率。
. m# Y+ V- X: R; v9 S) i細節參見:http://www.nevisengine.com/technical.htm
8 D2 U- g  w/ d# G# D5 P% e0 R4,這個號稱效率達到45%-60%。不過07年沉寂了1年,不知道咋樣了。
, x$ d& ~8 c' f9 Y" k' V0 m" v' b細節參見:http://www.starrotor.com/Engine.htm
3 s; _# L! v  Z5,國內的揉動技術,一個初創公司的技術,號稱可以達到60%的效率,不過目前這個公司好像沒有精力投入。
5 K. O4 G' g9 U& h% s5 I" t1 u細節參見:http://www.roudong.com.cn/chinese/yingyong.html1 ?- x4 f: j* @" u
6,Ricardo整合2沖程與4沖程的發動機,這個也比較有趣。
' w( p6 W' ], n6 E% c+ }2 c  |細節參見:http://auto.sina.com.cn/news/2008-04-01/0826360454.shtml4 |6 c9 `, [% a/ `
7,還有奔馳的新發動機,將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叫DiesOtto。我感覺這個技術最有希望。因為它是奔馳的。把創新變成產品實在是需要太多錢了。! R9 q6 Q; X8 @0 E
細節參見:http://auto.sohu.com/20070802/n251378711.shtml* ]; w/ x4 u. c9 O9 U) o
也許大家也知道一些形形色色的新式發動機。對現有發動機的發展都是跨越式的。我覺得這些才是發動機的未來,發動機的希望。雖然這些希望比較遙遠。2 C3 a+ T# U/ E8 Z' _- k8 T' ^

  _4 c. z8 Q9 k! H: V[ 本帖最后由 向左看齊 于 2008-4-14 14:20 編輯 ]
25#
發表于 2008-4-14 16:5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23#

寶馬新X5 4.8i發動機采用的兩種先進的發動機控制技術Valvetronic(電子氣門控制) 和 Double-VANOS(雙可變凸輪軸控制系統)和保時捷VarioCam plus可變氣門系統也許就是你說誰的吧。
, w* n, E' N7 A# N, ^1 P1 y- ?見附圖。2 {; A9 p" S+ n' |/ v9 ~  S

. t( Y% y1 v0 d) U4 Q# n2 ^1 Q[ 本帖最后由 泊比 于 2008-4-14 16:59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26#
 樓主| 發表于 2008-4-15 23:49: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向左看齊 于 2008-4-14 14:19 發表 ( w. b. P2 m1 b5 f4 ~4 n) S2 B- s5 R
感覺發動機更大的潛力在于新結構,新創造的采用。細節改進恐怕已經解決不了大問題了。
8 F, \( |3 F  S" B2 x* ^不過新技術往往很難市場化。大廠一般情況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會去幫助這些新創公司。于是,就不斷有很多創新被扼殺在搖籃中。 ...
) O4 j9 F6 t0 `5 D7 Y, ~4 X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不過這些新結構有些似乎似曾相識,有的似乎還存在些問題6 {6 k$ D3 C4 @+ G
1.  6沖程發動機是否真的可以提高那么高的效率?一般排氣后的溫度應該達不到800多度,所以蒸汽也膨脹不了1600倍,另外活塞和其他部件接受如此劇烈的冷熱交替過程不知道能否產生裂紋等其他問題,水對潤滑是否有影響?
# {! X- ]: h6 J0 M. F2.   徑向滑片式結構的轉子發動機的密封和滑片的使用壽命應該是不好解決的問題,我覺得用氣動馬達的的結構比這種結構更簡單更好密封也更加可靠
  M' X# [6 T; K( S" f& Z3.這種原理結構的發動機以前就應用于魚雷上,此外還有一種斜盤周轉式發動機,呵呵,他們的結構給我的感覺像液壓泵: X5 p  u0 F6 Q
4.有些像內嚙合的齒輪泵,原理應該一樣
' J3 S+ B0 y0 j* s2 w7 m% j1 C; |5.06年的時候一個論壇上討論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www.hkik.com/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5094&start=24&show=0
2 m" p: y/ M; G, s% A8 W后兩個既然已經面世,如果有潛力的話推廣應該很快, k5 W0 z6 G" j0 J. Y3 i# u& p5 L( M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結構的發動機,可能因為有各種各樣的缺點而沒有推廣開來,曲柄連桿式的發動機從他出現時的每升幾馬力到現在的幾百馬力都是人類不斷挖掘不斷改進的結果,相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升功率還會不斷的上升,排放量還會不斷的下降& ~( m  S# ]7 j8 b) X4 A+ F6 m8 _$ \
我們不要單單的把希望寄托在一種發動機上,或許把兩種發動機組合在一起也是一種解決的辦法: L6 |- a0 h1 d' v3 [% x

6 ^2 {- S! |* T" L, z. h) s[ 本帖最后由 A209 于 2008-4-15 23:58 編輯 ]
27#
 樓主| 發表于 2008-4-15 23:55: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泊比 于 2008-4-14 16:57 發表 4 E+ m" M' x" g9 B
寶馬新X5 4.8i發動機采用的兩種先進的發動機控制技術Valvetronic(電子氣門控制) 和 Double-VANOS(雙可變凸輪軸控制系統)和保時捷VarioCam plus可變氣門系統也許就是你說誰的吧。2 c) J$ x! }  z# p9 Q2 P' i
見附圖。
( T9 g; h3 g: i! L
謝謝泊比版主提供的圖片和資料,不過這些技術似乎只能夠改變正時,不能徹底改變配氣相位
28#
發表于 2008-4-16 09:0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7# 的帖子

這不只是改變配氣正時,還改變了氣門升程或升程函數的哦
29#
發表于 2008-4-16 10:58:41 | 只看該作者
本身應該沒得玩了吧。而且為了照顧排放還得做性能方面的妥協。倒是可以在周邊動腦筋,現在小排量汽油機增壓不是很熱門嗎。
30#
 樓主| 發表于 2008-4-16 11:54: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泊比 于 2008-4-16 09:03 發表 8 H1 r9 {& ]& F
這不只是改變配氣正時,還改變了氣門升程或升程函數的哦

+ q0 H; N( l( }/ ?4 h# t" }1 d呵呵,這個我知道,不過感覺它們還不是很完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02:12 , Processed in 0.0795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