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450|回復: 6

世界質量管理水平的四個等級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08-3-9 22:58:0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 Inc)公司,對167家日本、歐洲和美國的企業(yè)進行了一項跟蹤調查,以考察質量對企業(yè)經營成敗的影響(參見《質量爍金》京特.隆美爾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調查結果表明,按這些企業(yè)的質量管理水平及其對應的質量績效水平,可將他們分為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對應著明顯的管理特征和質量績效的區(qū)別如下——0 n3 D& n* K8 l8 X6 x
     第一級 檢驗級        : i# u2 d6 K- w9 }9 S
管理特征:
9 L& O2 V: H7 O% w9 X5 x2 F" q     1. 通過檢驗保證質量; 2. 缺乏質量意識和專業(yè)知識; 3. 對質量的要求僅限于廢品率和返工率; 4. 高層管理層不參與質量活動,通常只介入重要顧客意見的處理過程; 5. 質量管理職能與其他職能分離,幾乎由質量保證部獨立負責產品質量。
5 Q& }# I& [' O5 s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的應用:
1 o. f0 W) h; E( f/ q/ E     1. 主要應用檢驗技術;  2. 在生產過程中應用了有限的預防措施,只占質量成本的13%; 3. 不了解使生產過程穩(wěn)定的措施方法。
: G! V  b1 ^9 |# h+ R       質量業(yè)績水平:3 X+ r6 u+ s8 \9 F# W& K
      1. 平均缺陷率:≈ 4,800 ppm (即 0.48% 注:ppm—百萬分之缺陷率)  2. 廢品率:> 5% 3. 返工率:> 3% 4. 過程能力指數CPK: 沒有測定
! v" [5 f/ ~3 p" K$ D: z$ T% d7 E  y; {) [- g
第二級 質量保證級        / j' q4 k* S7 F5 E8 n
管理特征:% V- S3 G. y7 d, g- h3 H" t: y
1. 通過檢驗保證質量;# K8 o: U. E8 }: n
2. 缺乏質量意識和專業(yè)知識;6 c4 R+ P4 n" L4 x$ |6 m
3. 對質量的要求僅限于廢品率和返工率;8 d% W+ ~* k9 e: g5 Y. U% |
4. 高層管理層不參與質量活動,通常只介入重要顧客意見的處理過程;
4 \( {# r. y8 q; x* I! S' s2 A5. 質量管理職能與其他職能分離,幾乎由質量保證部獨立負責產品質量。
/ k) F" x$ O3 r: ?# ^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的應用:! w5 |% D9 s2 u  h
                1. 使用了基于數據的分析技術,如:Pareto圖、因果圖、SPC、生產過程的風險分析等,但僅一般性地用于提高生產過程的質量; 2. QFD、田口方法、實驗設計等“質量設計”方法,沒有系統(tǒng)地被采用。& ?* T$ U9 g  G' e* o3 i
                質量業(yè)績水平:
' a; {' H( x0 o                1. 平均缺陷率:≈ 900 ppm  2. 廢品率:≈3.1%  3. 返工率:≈2.7% 4. 過程能力指數CPK: < 1.33
/ {- n& Q9 Y$ d" [, `/ Y6 y! n. i
2 `  @  w2 p) C$ I7 `第三級  預防級        
) Y$ r/ t  t- k; G9 q% _* Q管理特征:
8 ^5 ?! B' H" T8 B) m0 z1. 管理層認識到“設計”對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注重開發(fā)階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設計質量,采用了“質量設計”和“預防措施”,以保證質量問題在“源頭”得到根本解決;  
5 c$ q" |9 D% `( ?1 J+ B2. 不僅生產和采購部門,而且包括開發(fā)部門都制定了高標準的質量目標; + X# k$ \$ V8 U% D' I" y) Y4 t& Z
" }8 ~7 o$ ]* T% E3 H! x
3. 將質量職責授權到所有職能領域,中央質量保證部門轉化為質量顧問的角色;
5 p0 x, f) w+ l% P4 i& g& O, j
6 A! Z1 I% j7 Q7 u4. 引入“并行工程”的“跨職能工作組”方法,各個職能部門參與開發(fā)過程,使質量問題在源頭得以解決。  Y  c( `4 r& o& H# ?" r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的應用:. a6 s# B4 W5 X% c/ m) g
                1. 大量地應用了質量設計的方法,如:QFD、田口方法、質量損失函數分析、實驗設計、DFMEA、PFMEA、FTA、過程能力分析等;  2. 大量應用了預防性質量措施,如防錯措施(Poka-Yoke)等;
$ j. g1 }; o/ o' V+ r                質量業(yè)績水平:
( K+ Q/ O2 b; Z# [. v' I6 R+ o- R                1. 平均缺陷率:≈ 900 ppm  2. 廢品率:≈3.1% 3. 返工率:≈2.7% 4. 過程能力指數CPK: < 1.33  s9 x) e7 c0 \1 J
2 ^1 S* X( C1 k5 E; M1 \- P5 z0 O
          第四級        完美級        
. o  o( g& T" @% `$ k7 k( _  W1 l3 J1. 高層管理者設定了及其嚴格的質量目標,如:“零缺陷”。質量問題不可或缺地被列入高層管理者的議事日程;  
1 P# X* N" h7 Y3 F- P- L2 T0 O! M$ r" p
2. 每一個職能部門和層次都制定了各自具體的質量目標,如果這些目標實現的話,產品即可達到“零缺陷”質量;
1 k2 C9 o# E( e; H6 a
8 Z! X/ |( i6 Z  j. H. l6 E, b' t3. 70—80%的員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參與“質量改進”活動。質量改進活動成為日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質量改進不僅針對設計、生產等一線部門,而且擴展到所有部門;# t9 V* G8 B/ B# \. n. \

' X( l. t. o& Z7 A  W4. 創(chuàng)造一種有助于質量提高的企業(yè)文化氛圍,每一位員工都意識到“質量”對企業(yè)的重要性,并為之努力。這種企業(yè)文化氛圍形成了對每一位員工的無形的激勵機制; ; L0 @' W0 k" o5 ?* u. H$ |
* Y' \" }: c, n. m
5. 形成了跨職能的團隊協(xié)作,以達到質量目標;
/ ~0 v/ l% N. l2 i% l) T
- q, u7 t) H1 X9 v6. 形成核心流程:零缺陷生產與質量設計。: _* J% ^* [% |7 W8 h" e% ?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的應用:9 c/ u3 j5 H: l  m
                質量與可靠性工程技術以及實現高質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被應用
  l% |. p, n% N                質量業(yè)績水平:, U, f5 `) f& f7 ]; ~' H
                平均缺陷率: < 100 ppm  廢品率:< 0.8% 返工率:< 0.8% 過程能力指數CPK:≈ 2.0
5 S& L- l( [3 {) f$ U: x" ~1 p2 A# {) G3 d0 \! d
; f# X" z) B& x
   看見了吧,領導不重視,我們第1級都排不上。更離譜的是連工藝流程也要我們搞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08-3-11 13:47:04 | 只看該作者
不可否認,關于質量,我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3#
發(fā)表于 2008-3-11 14:37: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天氣 于 2008-3-11 13:47 發(fā)表 % W4 o4 @: \  H, q+ i
不可否認,關于質量,我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 ?+ b8 [4 b5 J( }6 F; O
% M# [- H& w  ?% w+ T' ]
不錯,這便要看企業(yè)高層對品質的認識以及如何管理,服務了.時下很多廠企都對外說加入了某某品質管理,可是執(zhí)行起來誰又會將它當一回事,廠的內部品質管理員都可以是"假"的,擁有沒經過培訓用錢買回來的內部品質管理員證的大有人在.遠的不說,就說說南海順德的某些加入某某品質管理的家具廠吧,走進他們的生產車間,實在不敢恭維.
6 k3 e- p4 e8 J% e+ q# ?# ~, x; s
[ 本帖最后由 李海飛 于 2008-3-11 14:39 編輯 ]
4#
發(fā)表于 2008-11-17 17:14:42 | 只看該作者
there is a big gap for us to improve
5#
發(fā)表于 2008-11-17 20:38:44 | 只看該作者
做質量管理很難,尤其是領導還要進度時就更難了
6#
發(fā)表于 2018-6-15 15:03:4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9-11-4 13:54:4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0 18:21 , Processed in 0.0626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