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消除水泵振動危害的技術措施3 }+ q3 q# k$ f% h1 [6 E1 _
字體: 小 中 大 | 打印 發表于: 2008-2-18 16:44 作者: 東方浪子 來源: 中國機械資訊網
/ J( a" Q. v8 O( c5 u* b6 Q
3 O4 \# U+ w1 y5 L# t! J2 p4 p在轉動設備和流動介質中,低強度的機械振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機組的制造和安裝過程中,在機組的設計、運行和管理方面應盡可能避免振動造成的干擾問題,把振動危害減輕到最低限度。當泵房或機組發生振動時,應針對具體情況,逐一分析可能造成振動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后,在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加以消除。有些措施比較簡單,有些措施相當復雜。若需要大量的資金,應對可采用的幾個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結合機組技術改造進行。以下給出了電機、水泵及泵房振動的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
/ N9 L/ h6 w( O/ d3 r6 B+ y4 q1 J" f8 g' r0 }
1、電動機振動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 ?) H1 d s* }
1)軸承偏磨:機組不同心或軸承磨損。
+ J, ^9 H; r$ Q, h2 b消除措施:重校機組同心度,調整或更換軸承。. s# |6 ?- H0 x% g
2)定轉子摩擦:氣隙不均勻或軸承磨損。
& }% }; X! W6 w* s3 O/ y9 {消除措施:重新調整氣隙,調整或更換軸承。' w( K4 j; C# ?" e7 L+ |
3)轉子不能停在任意位置或動力不平衡。
- U7 T C/ j, _& o6 N6 D1 D消除措施:重校轉子靜平衡和動平衡。/ K4 ]6 |1 G% y) L$ v
4)軸向松動:螺絲松動或安裝不良。
! q, F) m# B$ B* F4 g1 _: J: z. E! m消除措施:擰緊螺絲,檢查安裝質量。3 v0 _# d- u3 S/ ?
5)基礎在振動:基礎剛度差或底角螺絲松動。* f7 P1 u/ \2 p" n" o. o# l
消除措施:加固基礎或擰緊底角螺絲。( u! _8 t2 R+ A' n( k+ g- P
6)三相電流不穩:轉矩減小,轉子籠條或端環發生故障。
) l& E- j2 G0 x. v5 g8 h消除措施:檢查并修理轉子籠條或端環。$ U/ U7 [+ P/ n; B& A+ m) l
% W- }1 `0 V+ N% q# u) P: m6 i/ z
2、水泵振動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
' N1 @8 z$ }+ S* @2 g1)手動盤車困難:泵軸彎曲、軸承磨損、機組不同心、葉輪碰泵殼。
& k) _1 }7 y1 I; V x消除措施:校直泵軸、調整或更換軸承、重校機組同心度、重調間隙。
; @ }& P- w* y# N2)泵軸擺度過大:軸承和軸頸磨損或間隙過大。
+ o0 o, Z f7 m' e' z R消除措施:修理軸頸、調整或更換軸承。! _% ], J6 c) R: s( P
3)水力不平衡:葉輪不平衡、離心泵個別葉槽堵塞或損壞。
( M3 _& b/ S; J: ^* |# {+ `4 @8 H消除措施:重校葉輪靜平衡和動平衡、消除堵塞,修理或更換葉輪。
1 t+ K4 ?, D6 W Z ^4)軸流泵軸功率過大:進水池水位太低, 葉輪淹沒深度不夠,雜物纏繞葉輪,泵汽蝕損壞程度不同,葉輪缺損。/ X: S& Y; t2 I& e7 j0 \
消除措施:抬高進水池水位,降低水泵安裝高程消除雜物,并設置欄污柵,修理或更換葉輪。
" ^% Y* V2 {, u R4 f$ p/ R6 u" f) U5)基礎在振動:基礎剛度差或底角螺絲松動或共振。" A7 \1 S: J2 g2 g
消除措施:加固基礎、擰緊地腳螺絲。% N* h- B; N/ o; o0 N9 y
6)離心泵機組效率急劇下降或軸流泵機組效率略有下降,伴有汽蝕噪音。
* D7 `1 l1 f: }9 t" J消除措施:改變水泵轉速,避開共振區域,查明發生汽蝕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汽蝕。/ e% I, c M4 X8 K0 f! C! O' V
0 m- V, o/ W f4 @; W) m3、其它原因引起的機組振動及消除措施
1 J3 q4 c4 R# ? R9 [1)攔污柵堵塞,進水池水位降低。
& A, I& Y/ S( p- ^5 R S消除措施:欄污柵清污,加設欄污柵清污裝置 。3 R! g$ n8 i- F2 @$ h/ V( f2 T
2)前池與進水池設計不合理,進水流道與泵不配套使進水條件惡化。4 G/ z' R s: ?# p3 u! n0 F8 t1 ~- [
消除措施:欄污柵清污,加設欄污柵清污裝置合理設計與該進前池、進水池和進水流道的設計。
, b; R+ J5 W' t; h6 ?3)形成虹吸時間過長,使機組較長時間在非設計工況運行。
3 ^- h& s& `! a, i消除措施:加設抽真空裝置,合理設計與改進虹吸式出水流道。
9 ]9 Q) t6 P N1 I/ n& e4)進水管道固定不牢或引起共振。
; g; k |0 J9 H' j# ]1 }4 ~消除措施:加設管道鎮墩和支墩,加固管道支撐,改變運行參數,改變運行參數避開共振區。
4 o+ [6 `- x/ t2 `) x& ?5)拍門反復撞擊門座或關閉撞擊力過大。
6 q7 Q! I0 ?/ B8 Q消除措施:流道(或管道)出口前設排氣孔,合理設計拍門采取控制措施,減小拍門關閉時的撞擊力。5 q' Z# |1 J5 e: U9 X: D
6)出水管道內壓力急劇變化及水錘作用。* v( m; D5 w; N, t# N4 s! S
消除措施:緩閉閥及調壓井等其它防止水錘措施。
+ ?! z3 K5 S8 a8 p7)機組啟動和停機順序不合理,致使水泵進水條件惡化。. E7 C& x" k) T) J/ d5 T3 F
消除措施:優化開機和停機順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