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一家公司擔當品質管理時侯發(fā)現(xiàn)的一個級具代表性的技術型質量問題:# P9 D; H+ t0 O/ [% @
8 O D1 m/ C& T x7 R4 Y$ x6 [/ f
今年我兼職的一家公司使用的一種小型齒輪泵運作一段時間出現(xiàn)經常性返修,拆卸4臺后發(fā)現(xiàn)
3 _( l" G( ]# Q/ z& H9 G2 q 1,其中一臺, 非金屬齒輪齒部有損壞現(xiàn)象
2 o( {+ p/ j/ c$ B 2, 另外三臺, 內部均有加工后產生的金屬遺留物卡在非金屬齒輪部位 * R' z( g$ r9 ^
9 I1 w, B$ K. t2 B& h5 e7 i- ~8 [4 ~
由此造成該齒輪部件不工作或工作不穩(wěn)定現(xiàn)象,并導致泵整機不運作。而該泵注重整體包裝保護及外
~1 |$ Z; J! G- b; {+ k9 Z: B2 M/ j9 T% |( j- A* e
觀,加工尺寸以及可以目測到的連接部位都無雜質附屬問題。因此,技術部判定金屬碎屑問題來自于
+ _4 V7 c/ M2 T, e2 u
& |5 y8 F7 Q1 S5 }: y其它加工部件內部,可能是清洗部工作失職,某一部件留有加工后產生的碎屑,尤其可能是來至于不
, r8 K& ~: G; E! L/ _ l, {# K E& G e8 E7 S% n1 t
銹鋼攻絲后遺留下來的,(攻絲油用的是豬油,不宜清洗徹底)" R( k( r; O/ N& C$ _
( C; Y% z4 N' G* P( W
工廠隨即加大對清洗部的管控,采用超聲破清洗,并每件必檢。& Y$ [3 w7 j$ G3 o' P4 X
2 ?) e7 g8 z& P; s# w/ K可是,隨后的機型依然出現(xiàn)文章開頭說的情況。, z: U6 i& g# s, Y1 Y
* \8 f9 P7 @3 ?5 K然而,技術部依然判定問題出在自加工件上。1 S/ [, Z, C, s# v5 o8 k
1 z. x1 k$ l9 ]* H& ~" e" z在了解情況后,我隨即對13臺泵中出現(xiàn)問題的和5臺未使用的進行拆卸,經觀察得出結論:問題是出自
. ?) F& {5 U) t% D
* `; I" X k, T, u* l/ o% S! v該泵自身,判斷依據(jù)來如下:, J: L9 f5 [+ d5 m. l' Z' r6 i
/ }+ n. U5 l- P$ |* t13臺問題泵均有前述2種現(xiàn)象
h3 |6 @/ f5 v1 O* x4 l& i, [/ B" M- Q, P I h t
5臺 新泵中有2臺在M12尾部,有由攻絲留下的長短不一的毛刺,就一根,緊貼內部死角。$ N8 w' Y( E6 u3 \1 P1 y
- j; ?! R) J/ g5 E$ ^對這根毛刺的作用推斷: 當將含有一根(注意,只有一根)毛刺的問題泵組裝后,使用者在使用時) f& n5 j C E4 L* o
: u" {, U3 |0 s+ n,接通含有腐蝕性溶液后,就會在保質期過后出現(xiàn)問題。5 W2 e N) ]0 o9 _8 V: P4 j
, a# B6 R5 |, @7 M9 e8 m; d& h2 k找到問題后與供應商交涉就不是我的主題了,當然很快解決,如何解決沒有意義。值得思考的是:
$ a( `# G, s; Y' K0 b3 m( l3 n0 f' j1 p4 n% X4 A4 J& W! J, f( p
為什么如此干凈的的內部會有這樣的毛刺?又隱藏的如此有技術含量?僅僅是攻絲沒有去刺是不會形
T% e! X( I. s& }
) R i) q6 \: [4 O' c# z8 e- M成這樣的緊貼內壁死角的,只有刻意去找問題才能看到。
: b0 ^ o2 F2 q9 g0 f6 I# r, u% A4 b& ]) ?- D5 {, A6 p
此泵生產廠家在售后服務中有一條是:非銷售商不得擅自拆卸泵,廠家不維修自行拆卸的泵,不免費
- v% D/ m. {5 f0 X0 J- w
8 ]& b5 i# f# ^9 N9 _8 b# `維修非自身問題損壞的泵體。
+ { Q$ {* A& F/ ^1 u ]- I: G# Q7 }0 p+ y
由此又聯(lián)想到前不久一位女性朋友的電話求助:如何減低軸承的正常使用壽命,增加維修次數(shù);軸承0 B, S) L& t: e
9 S V ^" b; |& D( N本身無問題,卻要我解決如何降低它,還要根本就找不出軸承本身的質量問題,即找到問題也有極好! S# {1 {; \/ H' t$ b9 R
# X" R* h: T" V& h的推辭,工人安裝技術或疏忽了等等借口。0 }/ v* l7 Y( o* ^
P h8 |4 r' s* {1 ^% f- N我不能說上述廠家和我的這位朋友是不是出自同一觀念,但這是怎樣的品質我也不能下定義,我只是
8 [ Z$ j. _+ @- C1 A3 D5 f& c" a/ S6 L& [8 U5 K
想說:深謀遠慮的質量欺詐。3 k" A) x9 q" D# v Y
& p1 S3 Z( a2 V S( ^
$ O; C3 B: ]! @) K' w8 m; Q$ i現(xiàn)在回想起來,并不是技術部沒有盡力監(jiān)督。技術部曾經用4臺泵做過49個小時的負載實驗,轉速正常
3 q& O: L; K5 n' N& M3 C( z9 x& u% T- T c6 r! W7 \ ~
,壓力平穩(wěn)、溫度正常。
# f- W6 G% m$ a( v
0 P* w; i- N8 x7 b僅僅是因為一句售后服務條款,技術部就忽視了對新泵進行拆卸分析,當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后(先沒
. [6 R" _/ p& S3 z+ a6 D2 G8 i& s( i' U% ~: D. I6 k
有告訴技術部的人)拿著拆卸的新泵讓他們看,他們還是看不到問題所在。我問為什么說明書上寫的6 p1 D0 V& y, J- B" z
: X1 p) c0 p: t3 q5 e是全鋼齒輪,而實際是非金屬的齒輪呢?技術部的人回答說可能是改進型吧。而且反過來還有怨我拆
3 E, c! G' a0 m7 A
, c1 v" S; y4 ] b; }( L卸新件的。可想而知,我這個“兵”是怎樣看待“秀才”的。# A7 p4 y; T, J7 I
8 N$ \3 s$ H" L* E/ a, p
反過來生產廠家的確是聰明,為什么我要說這個毛刺是技術型的?從表面看,僅僅是個毛刺,可這根
i1 X8 P$ @+ `8 H' l0 z8 M9 L3 e$ W9 X% d0 k
毛刺的確有含量。齒輪的材料變成非金屬的,優(yōu)點是降噪降溫。可是當毛刺脫落時,高速運轉的齒輪
7 r8 |- q9 s# G6 o. v2 `, O. O W+ U! X- M4 y7 T$ k
突然卡一毛刺,因為齒輪是非金屬的,毛刺是金屬的,這樣一來,毛刺要么損壞齒面,造成齒輪運轉8 s: v2 D& D5 u
* A! B2 H2 j( x1 n. g W不正常,要么卡住。而且,毛刺又進行了一定的處理。非常隱蔽。
, w' }# ~6 D$ \: J9 g) }$ W
# V( D3 e- X7 ~0 A {; E, a6 W. J你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廠商非常容易找推辭推脫責任。可是你如果發(fā)現(xiàn)不了呢,永遠是冤大頭,以后+ }& A& c/ w0 H# j% X# g
: L* x& t( \* ?: p5 N8 Z! [/ D+ v1 D8 i再發(fā)現(xiàn)問題,廠商也會說只是這批產品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以前的不會有這樣的。維修報告總是寫對
9 Y" t$ K# t: _* P
9 N' s% A% J6 I& s) f; r他們有利的。另外,在說明書和售后合同上對客戶進行制約限制,讓客戶依賴于他。這不算技術性嗎0 e; k" `) \. z4 a/ v( Q& \2 G
2 E# P7 m2 a* m; v. k& x?
/ F. }) p( h$ l3 q3 y
5 e% w& Z3 C& Z( G [: b/ p) n運用一些隱性的技術手段,使產品在保質期內出現(xiàn)看似由于用戶使用正當造成的損壞,巧妙的依靠責- q6 y8 v5 b0 V( Y2 s
# l6 f) h3 S, t) u; a
任轉嫁提前進行收費維修,是現(xiàn)在很多產品的制造者有意運用的手段之一。) l! g9 D, M: i9 ~8 h9 y3 i" Y
! B$ p+ o8 Q) j( a! u4 d
還有一個現(xiàn)實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汽車經銷商鼓吹每百公里耗油量多少,非常的經濟,實際上你使1 c2 H6 H7 M, x& F1 A/ g
: c5 B/ G* w6 W$ J
用時根本達不到這個指標。換成經銷商他來開車也一樣,都達不到這個指標。但是,他會承認是車的
& z3 ^+ Q/ W/ z! X! v/ I! s8 \8 S4 N; n, l$ ~7 R
問題嗎?不,他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說明你不會開車啦,什么路況不同了,甚至是標準不一樣啦等等3 ~/ l# y8 z. U, t( V: ]" b
8 Z: }# q" G' L* l4 y0 b! p" q
。其實就是欺詐。
* B& I2 S' C- l' e# Q0 ^
! F @+ L2 d1 q: `. {2 a: E- m! z國際化提到藥品和食品,其實這種現(xiàn)象更多,只是變了個方法進行欺詐,換湯不換藥。比如阿莫西林2 n. v" h. L$ ?$ L5 K
4 d, f6 _5 ]* s8 ]9 A,市場上有多少品牌?價格相差還是很多,有便宜的嗎?當然有!7 g: i+ `" V G: f
便宜的一次吃4粒,每日3次。貴的呢?一次2粒,每日3次。同樣都是3天藥量的包裝,為什么每次服用
9 \3 c9 y" \$ q6 s/ K2 J' t# W3 {" c2 Z$ j
量會有2粒與4粒之差?理由很簡單,含量(純度)不一樣!醫(yī)生知道,老百姓知道嗎?沒有幾個買藥的& j. c& G! X7 w" C0 ]' _, m. c
& U3 m7 l7 I5 b) P' ~/ q% w3 o Q是看這個的,看也找不到。說白了,還是經濟利益作怪。進一步講,即使含量一樣的東西,價格還是* g5 s. r8 E" d A: y6 a
/ H2 i; `* a" W# f) ]6 H7 T0 g" D不一樣。那么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出現(xiàn)不一樣價格?拋開廣告、名牌效應以及原材料等其他外在因素,
% S$ B' w/ f4 \# s: x
- I0 l2 S/ ?/ t/ K5 [3 H. }9 x% B內因就是質量問題。幾個廠家的同一型號產品在相同條件下有誰比較過呢?有好有壞是肯定的,一比
! M7 E7 v4 _9 Q7 F% U5 N% M9 t. F/ N. w6 t4 [2 ^; V G( s
較就知道品質有高有底啦。可是又有誰知道品質低的有可能卻賣了個高價呢?物有所值是很難判斷的; {: ]3 E% @) b+ s/ F2 ~/ j" C ?
8 X# g. {* _) p8 C- u% R
。. c! O* R" Y! A; x4 t
再就是假藥了,現(xiàn)在作假方式發(fā)展到換商品名了,一換臉,價格就翻番了。你買藥看過學名嗎?我估- }9 _: P. ]) Q4 r! t" }. L
' v( ?) v) N# P/ b) n& F
計賣藥的小姑娘大多都不知道。
( v& f& {- w% r: t吃的那就更不要提了,以次充好的例子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