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5992|回復(fù): 38

【MINT】總結(jié)與分享--熱處理--滲碳、滲氮

[復(fù)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7-5-25 02:23:1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NT 于 2017-5-25 02:23 編輯
0 i4 n+ j$ Y; b) n+ R0 S0 C
! S" h+ T7 a0 K  ]# K

滲碳、滲氮

3 Q+ o, P6 h0 i3 G( A) v8 ~3 I1 i

最近工作中碰到了一個需要做滲碳的件,可惜對滲碳的知識已經(jīng)較模糊了,回頭找了本熱處理的書和一些資料看看,順手整理了這個滲碳滲氮掃盲文,放上來分享在社區(qū),愿它能有點用。雖說是掃盲文,還是要有點熱處理的基礎(chǔ)的,最次要知道奧氏體、馬氏體的一些知識。



4 G$ g" i* D6 @7 f8 b+ Y
一、 滲碳
l介紹
1. 滲碳是將低碳鋼置于適當?shù)臍夥罩?/font>,溫度保持在奧氏體相區(qū),提高表面含碳量的一種熱處理方式
2. 滲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表面高而耐磨,心部韌性好而耐沖擊的性質(zhì);
3. 滲碳并不能提高表面硬度,所以滲碳后要進行淬火,將奧氏體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就可以實現(xiàn)表面硬化
4. 不能無限度提高含碳量不然會產(chǎn)生脆性馬氏體、殘余奧氏體所以滲碳后的含碳量一般控制在0.8%--1%;
5. 與滲碳相對應(yīng)的是脫碳,就是當含碳量太高時,需要降低碳含量時進行的反應(yīng);
6. 滲碳件一般的工藝路線為:下料→鍛造→正火→機加工→滲碳→淬火+低溫回火→磨削。
7. 滲碳溫度為900~950℃,滲碳后的熱處理通常采用直接淬火加低溫回火,但對滲碳時易過熱的鋼種如2020Mn2 等,滲碳后需先正火,以消除晶粒粗大的過熱組織,然后再淬火和低溫回火。淬火溫度一般為Ac1+30~50℃。
8. 使用狀態(tài)下的組織為:表面是高碳回火馬氏體加顆粒狀碳化物加少量殘余奧氏體(硬度達HRC58~62),心部是低碳回火馬氏體加鐵素體(淬透)或鐵素體加托氏體(未淬透)。
9. 滲碳處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沖擊的重載零件,其耐磨性比調(diào)質(zhì)+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況下采用0.35%)。
l 影響因素—時間
...
l 影響因素—溫度
...
* o* y, d# Z9 u  k; H8 h1 Y
二、 滲氮
1. 滲氮是在鋼處于鐵素體時,使氮滲入其表面的一種硬化熱處理;
2. 滲氮不需要加熱、淬火,所以滲氮可以有最小的變形和優(yōu)異的尺寸控制;
3. 氮化前,要進行奧氏體化、淬火和回火,回火的溫度要高于氮化的溫度,這樣心部組織在在氮化時才是穩(wěn)定的;
4. 氮化是在氨氣中進行的;
5. 氮化時間很長,可以從10小時變到130小時,但是滲層厚度比較小,一般小于0.5mm
6. 氮化層比滲碳層硬度高,在氮化處理溫度以下服役性能相當穩(wěn)定,氮化可以產(chǎn)生優(yōu)異的磨損和劃傷抗力,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壽命。

3 q: R! f' R$ `7 l
三、 碳氮共滲
1. 碳氮共滲是向奧氏體中滲入碳和氮的表面硬化處理;
2. 碳氮共滲的氣氛是含有氨和液體碳氫化合物的蒸汽的氛圍;
...

$ \" R( R% Z% P/ y0 X5 l$ W* s
四、45#鋼為什么不滲碳
1. 45 鋼淬火后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實際應(yīng)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2. 45 鋼不要采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調(diào)質(zhì)處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重要的結(jié)構(gòu)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但表面硬度較低,不耐磨。可用調(diào)質(zhì)+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3. 如果用45 鋼滲碳,淬火后芯部會出現(xiàn)硬脆的馬氏體,失去滲碳處理的優(yōu)點。現(xiàn)在采用滲碳工藝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強度已經(jīng)可以達到很高,應(yīng)用上不多見。0.35%從來沒見過實例,只在教科書里有介紹。可以采用調(diào)質(zhì)+高頻表面淬火的工藝,耐磨性較滲碳略差。

1 y4 l1 |3 |- N
...表示省略部分,在附件里有詳細點的內(nèi)容
問題:在確定要做滲碳處理時,不同的公司都是怎么寫技術(shù)要求的?最常見的是直接寫表面硬度,但我覺得這樣的表述不好,因為即使表面硬度相同,硬度的梯度是各種各樣的,這樣就有很多種滲碳方法可以達到表面硬度要求,但如果零件的性能要求僅限于表面,則可以理解,否則就是要求不夠清晰了。
% ?* ~8 C; {! }/ D

+ K5 ]2 L6 I5 ?- L+ z& {

: f, q; b, [/ O& W' \" }
; }) N! k) F( \7 i' P4 f9 ];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3威望 +302 收起 理由
ssytw + 1 熱心助人,專業(yè)精湛!
狀態(tài)失控 + 1 熱心助人,專業(yè)精湛!
管理團隊 + 300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7-5-25 08:24:18 | 只看該作者
學(xué)習 多謝2 z. J9 a& x5 S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7-5-25 08:37:55 | 只看該作者
不錯哦,感謝分享
4#
發(fā)表于 2017-5-25 08:45:14 | 只看該作者
學(xué)習學(xué)習,樓主辛苦了
5#
發(fā)表于 2017-5-25 08:46:24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不錯
6#
發(fā)表于 2017-5-25 11:07:25 | 只看該作者
很好 學(xué)習了
7#
發(fā)表于 2017-5-25 11:44:38 | 只看該作者
學(xué)習了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7-5-25 21:56:4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學(xué)習。
9#
發(fā)表于 2017-5-25 22:24:5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再次溫習。
10#
發(fā)表于 2017-5-26 09:06:0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分享' B6 |8 O/ \7 L* e!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9 06:11 , Processed in 0.15209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