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 F+ ?% l+ R8 g1 s+ t
人都有貪圖安逸的想法,一般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肯轉行的,大家都希望可以在熟悉的行業里長期做下去,直到被迫遷徙。ffice ffice" />
7 f; p- U c: D; q3 d真正有眼光主動轉型的人是少之又少的,這些人被稱為商業奇才,早年有艾柯卡,后來有韋爾奇。他們的思路一般人是學不來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東西一般凡人是看不到的,就是教你,你也學不會。
" h/ V8 f; e, ^) S( C1 Y) ]! }商業轉型實際上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它使公司游走在危險的懸崖邊上。擅長這種危險動作的有前HP 的女CEO費奧莉娜,但最終還是黯然下臺了。當然,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像GE就是成功的典范,從渦輪風扇機到醫用的核磁共振系統全都作,連電冰箱都作,也都很成功。 ' A* U: ]; p' a$ `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企業和人員特別容易轉型,其中一個就是我國,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經濟發展的完全不確定性,促使大家跳來跳去,沒有辦法長期固定在一個行業中,假如你不是身處壟斷行業,你長期不變,無異于是等死,無論你年輕的時候有多強大,最終都是一樣的結果。
1 o0 y+ }( }) L/ a) S" W山西某縣的幾個哥們,早年都是搞小造紙起家的,都曾經得到了縣里的大力支持。在造紙行業發展得比較好的時候,其中的一人就主動轉向了當時并不興旺的鋼鐵行業,并最終發展壯大,成為山西首屈一指的大型鋼鐵廠,沒有轉型的家伙的命運當然都是一樣的,其中一個和搞鋼鐵的發生了矛盾,最終發生了震驚全國的爆炸性仇殺事件。
$ |/ f6 b/ ?7 \% @& M; I企業的轉型很重要,個人的轉型就更重要,我國的行業發展是短周期、急進式的興旺和蕭條,有點像中國的股票市場。八十年代的時候,造船和航空領域就特別蕭條,逼得你必須轉型,不轉型就餓死。于是,大批的摩托車廠和洗衣機廠應運而生。到了九十年代,重型機械和礦山機械行業又特別蕭條,我的許多朋友都是在那個時候離開了他們心愛的工廠而獨立創業的。 5 W1 a; b* a9 w& _
動蕩的生活,使一部分人適用了這種流轉和遷徙,在許多行業中跳來跳去。我國沒有什么特別精深的人才,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一個國營單位組織一個技術研討會,會來一大幫人,大家嘻嘻哈哈地說一陣什么,就各自散去了。我替私人公司組織研討會時,有高得多的報酬,有詳細的問題提綱供大家事先準備和檢索資料用,有高規格的招待活動,但大家誰都不來,請都不來,大家以各種理由紛紛推辭,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 y0 ~. Y' S/ j( t9 o( h( ]
不能適應流轉的人們,就只有等待,那就全憑你的運氣了,運氣好的,什么問題都沒有。 + B! s0 ^4 D7 T4 R2 k. \
即使你是獨立創業的家伙,也時時面臨轉型、流轉、遷徙的問題,這不是你個人能力能解決的事情,無論你多強大,你有多頑強的毅力堅守最后的陣地,到最后,沒人給你干活的時候,你就得從這個行業中滾蛋!這不是你愿意和不原意的事情,沒有人賦予你自主決定權和行業的選擇權,你要做的就是適應。
8 b9 G8 l* V9 E) n" W; Q( F. \每天要做各種事情,看各種圖紙,談各種亂七八糟的項目,完全是為了解決溫飽的問題。看著許多企業、設計單位、網站在慢慢地倒下,在消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種流轉和行業的遷徙構成了我們許多現代人的生活,當然也包括我,目標只有一個:頑強地存在下去,等待下一輪的海浪。 ) r1 S% ^+ Y4 l1 z7 G: A" Q&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