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65|回復: 8

未來幾年,哪些曾經的高科技產品將不復存在?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7-2-14 09:04: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7-2-14 09:03 編輯 , y& a& d0 N8 D& e! v% t& h
  l; U1 P2 p. n, V) }

   如果說在科技領域里總一些東西亙古不變,那就是瞬息萬變。科技產品幾乎無一例外,但正是這種變化,我們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也變得豐富多彩。

  到底會有哪些科技產品可能會在2025年被淘汰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1. LCD液晶電視

  十多年前,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電視憑借輕薄和節能兩大性能打動消費者,并開始席卷全球。LCD電視的研發自此也得到了不斷的改善,變得更輕、更薄、也更便宜。制造商為了更大程度上提升電視產品性能,如LG,則推出了更卓越的替代產品--OLE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電視

 因為OLED具有自發光的優勢,不需要背光,不僅更加環保節能,而且圖像顯示質量遠優于LCD。不僅如此,OLED電視可以像紙一樣薄、可以像玻璃一樣透明,還可以做成曲面,甚至卷曲或折疊。在2017年CES展上,LG新推出了W系列電視(W是墻紙英文“wallpaper”的首字母),厚度大約只有2.5mm,可以直接吸附在墻壁上,預計今年下半年會面向市場出售。


+ y, N7 b- |  N

  2. LED燈  盡管LED燈在市場上現已實現與相對實惠的節能燈并行,但照明行業會因OLED照明 的越發普及受到進一步沖擊。畢竟LED為直射、點光源,而OLED則可以發出更加柔和漂亮的均勻光線,并且更高效,同時觸感體驗也很酷。此外,類似于OLED電視,OLED燈同樣可以實現多種輕薄、柔性彎曲效果。

( y: ]/ ^  f7 e4 E" K% m$ z1 S* j

 

0 N$ |4 {" V0 K

    實際上,早在2014年下半年,深具潛力的OLED照明就顛覆了作者的眼球。當時認為對于制造商,如飛利浦和德國歐司朗,還需要花費幾年時間完善OLED照明的定價,提升發光效率,才能匹配現有的LED燈。如今OLED照明增長勢頭日益明顯,盡管尚處在產業發展初期,但未來幾年性能的不斷提升會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接受和采用。


: ?! z$ r' P, b7 k$ s7 U* o9 A

  3. 實體存儲設備  接下來,磁盤存儲設備如CD和DVD將會很快遠去,如今很多用戶傾向于將自己大量的文件存儲在U盤,或是移動硬盤中。毫無疑問,這些實體存儲媒介伴隨著便利的云存儲 服務的普及,很可能慢慢消失。  為什么呢?無論連接Wi-Fi上網,還是通過智能手機使用LTE上網,網速都只會伴隨著文件存儲的增加而加快;況且這些公司,如BOX、亞馬遜和谷歌,已經開始為用戶提供值得信賴并且價格合理(或免費)的云存儲服務,使得用戶通過網絡上傳、訪問或者更新文件變得異常簡單。


7 S2 @4 y6 C4 }3 I+ Z6 s) n( V

  4. 游戲機  現在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專用游戲機(如XBox one ,PlayStation 4)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但是如果一些與游戲有著很大關系的公司,可以提供免費操控臺 或者基于云的游戲,這樣的公司,如英偉達(NVIDIA),在未來幾年會越來越多。  試想,如英偉達顯卡系列,可以允許玩家在線瞬時流量超過100AAA,游戲畫質可以達到每秒60幀,分辨率高達1080P,而且可以超低延遲,不需要更新或下載。也就是說,游戲來自英偉達的遠程服務器,并且采用Kepler的GPU和Tegra的處理器,這樣的新型游戲技術一旦實現,玩家就不再需要外出或購買新的硬件。


# b" j8 ^0 q0 _/ O

  5. 汽車后視鏡  大多數人認為,汽車后視鏡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但有一種除外,那就是自動調光后視鏡。例如最近幾個季度,德國Gentex生產的全景顯示調光鏡,得到了越來越多廠商的采用,目前已有5個OEM制造商選定該公司作為新產品供應商。

 


7 J/ w/ |' c; O! X5 e0 i/ P' A

去年美國交通部頒布了一項新條例,到2018年5月所有新車都需要安裝后置攝像頭,再加上自動駕駛車輛的日益普及,如今低技術含量的后視鏡很快就會沒落。


$ w! M4 T! V3 F' h. N9 y

  6. 有線充電器  用戶只需要將手機放置到指定臺面上,無需插頭或插座即可充電。目前,三星已經將無線充電 技術納入到最新的智能手機設計中,并且有傳聞蘋果也將推出該公司歷史上第一款添加無線充電功能的iPhone手機。未來幾年,消費者會逐漸習慣于相對便利的無線充電方式,相信其他手機廠商也會隨之效仿添加。  更進一步講,研究小組發現通過Wi-Fi信號可以傳輸少量的電量,可以實現遠距離給不同設備充電功能。

  C5 e7 |0 U0 V7 u  K

  7. 遙控器  長期以來,專用遙控器一直作為客廳娛樂的主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可以實現同樣功能的語音聲控設備 的出現,遙控器的日子就快結束了。

3 A6 h" R1 x: y9 O


# D( R+ a& Q8 M& N& ~

不夸張的說,我可以讓Xbox one自動連接Kinect傳感器,隨意進行電視音量高低的調節,頻道的切換,游戲的開關等。語言控制可以解脫雙手,實現諸如披薩訂購,音樂播放,Uber約車,智能家居控制等全方位的智能服務,語音交互藍牙音箱Echo成為2016年亞馬遜最暢銷的產品,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9 y5 p6 Z, ^& d3 w; v
; |' e: X& }" Z1 F4 K% C' Q& y


9 l& d+ @9 d; h: }8 k6 @

  8. 實體銀行卡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報道,在美國超過80%的消費者使用非現金支付。非現金交易的數量不斷上升,主要得益于支付服務軟件(如Paypal、ApplePay)的便利。  此外,由于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以及上述數字支付 服務在全球的普及,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也已經開始適應這種非現金支付方式。可想而知,未來八年塑料銀行卡或信用卡是多么不必要的錢包增厚品。

* B: |+ O4 |- L( m7 _2 Z9 [3 F

  9. 密碼  準確地說,密碼并不完全叫做科技產品。但要說的是,如今很多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開始采用生物識別傳感器,逐步取代原有的字母數字等字符密碼。例如,通過手機上正確的指紋識別,可以解鎖設備,可以登錄應用商店進行支付購買產品。  從長遠來看,更為精確的人臉識別 也極具發展潛力,如Facebook所提供的在相冊中“標記朋友”的功能,可以更加清晰的辨識個體,從而授予相應的權限。


  |& m7 L: Q% f- y' A

  10. 流媒體設備  與實用、受歡迎的多媒體播放設備一樣,像Chromecast, Roku, Fire TV, 和Apple TV等,越來越多的新功能被內置到“智能電視機 中。根據IHS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電視出貨量一半以上是智能電視,且出貨量仍在持續增長,因此獨立專用的流媒體設備出貨量將逐漸下降。


  d$ j# N) b9 u3 B7 \

  11. 直立式吸塵器  傳統的真空吸塵器相比較小的機器人吸塵器 ,所占市場份額會繼續下跌。可以肯定的是,2014年iRobot公司首席執行官Colin Angle指出,機器人吸塵器市場已經占到全球吸塵器銷售總額的15%,看上去沒什么,但這一市場份額的沖擊,大致類似于微波爐、洗碗機在產品生命周期同一階段中給家電造成的破壞性。


' ?4 G/ ^4 U4 |# a/ N, t

3 g+ }7 s+ Q, C# U

相信伴隨著機器人吸塵器類別的豐富,我們可以看到它會像其他家電一樣,使用率越來越高。

* Q% S) H, r  O) c+ B

  未來,淘汰的或許不只這11項科技產品,或許有些變化會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不管未來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出現多么巨大的變革,我們都應該樂觀對待,把他們當作一種機會,相信科技的發展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r1 g0 G- a3 a

6 q* ]" p: F/ }" t. L


9 j* a  p/ x5 z- O. N# p
+ L% i5 `6 I" i/ W5 f' b2 Y9 I0 x' i( v6 S! M

* s+ U9 e( Z6 N/ U
! a" n3 u; S3 E$ m$ b
7 r# n0 J5 T1 b  ~4 R. t
5 y' u. t7 p8 I! j, w& Q* f! i9 C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7-2-14 09:18:1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天朝的個人云盤剛剛死絕
3#
發表于 2017-2-14 10:06:25 | 只看該作者
很強的震撼,好多要過時的技術都還沒有跟上潮流呢
4#
發表于 2017-2-14 10:41:32 | 只看該作者
沒什么驚訝的,以前發明個電話感覺劃時代的,現在都沒有人用座機了,科技革命就是科技的大躍進,最終就會把人類玩死或者出現新的“人類”
5#
發表于 2017-2-14 11:28:10 | 只看該作者
是這么個發展趨勢,可是全面普及的話就還需要時間了
6#
發表于 2017-2-14 11:44:20 | 只看該作者
OLED目前大尺寸的成品率還是偏低,如果無法改進技術的話,取代LCD液晶電視的可能不大,因為造價太高了。' Z5 a- p, T# e+ `/ ^' ?* |8 H
順便有機自發光的電視使用壽命也是一個大問題,覺得OLED用在手機屏幕上更加靠譜點

點評

奧  發表于 2017-2-14 13:59
7#
發表于 2017-2-14 13:32:32 | 只看該作者
想想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7-2-14 14:34:16 | 只看該作者
還有個黑科技樓主錯過了,就是女朋友。。未來是機器女朋友。能買還能賣,解鎖所有姿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23:23 , Processed in 0.22765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