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2月,當時還在世的喬布斯參加了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舉辦的硅谷晚宴,席間奧巴馬向喬布斯請教,希望蘋果能回到美國本土生產 iPhone。但是沒想到喬布斯一點面子不給,“這些工作再也回不來了。” 喬布斯斬釘截鐵地說道。- d) W) U% v4 J) \$ y6 E: a
, D5 W( U5 W7 \" M' O 喬布斯說得一點沒錯。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包”潮流實在是太猛了,過去的十幾年里,不僅僅是服裝生產和呼叫中心的就業機會涌向了中國和印度 (還記得《世界是平的》那本書嗎?) “外包”變革正在美國各行各業的企業中蔓延,即便是高科技行業代表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其在冊的外包員工已經達到了和全職員工同樣多的數量水平。
6 q2 e7 B( `) Y 以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為例,在分拆之前,該項目聘請了大約70000名“外包員工”,這里面包括臨時工、供應商和合同工,來負責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評估、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和法律合規等各方面的工作。在 Google,這些員工戴著紅色的工牌——和全職員工的白色工牌區別開來。
, Q0 W1 @* M8 K4 r' t 減小成本——“外包”這種做法最顯而易見的好處——讓幾乎所有的美國企業都在時刻思考一個問題:還有哪一個環節可以外包出去,把成本再降一點?咨詢公司Accenture(埃森哲)去年預測,在十年內全球排名前2000強的公司當中會出現一家除了“首席官”(C-suite)級別的管理人員之外再沒有其他全職員工的公司。( V* N Z0 [4 d; ~2 D+ W
尤其是科技公司,“外包”員工是很常見的。比如亞馬遜,一位負責培訓“外包”人員的員工曾經對媒體表示,培訓開始時最頻繁被提到的問題便是“這個工作是否可能轉為全職”。“通常我們會回答,一切皆有可能。”他說。但如果你了解一些亞馬遜提高內部流程效率的方法和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那么到底有沒有可能,答案就再明顯不過了。! l) _. [4 L+ F4 W6 k' o; n
2017年,自從克林頓政府時期就極力鼓吹全球化的民主黨被渴望就業機會、改善社會不平等的普通美國公民用選票趕下了臺。新總統特朗普冒著各種天下之大不韙的“政治不正確”,大刀闊斧地著手振興美國制造業,為的就是要讓美國把失去的就業機會都拿回來。7 z5 ]- Q7 H. X$ ~3 u
特朗普或許贏得了“外包”這個對手,但是很難打得贏“科技”。" R- {! w. ^0 O
如果說全球化的“外包”只是轉移了美國國內的就業機會,那么以自動化為終極目標的“科技”,則正在摧毀人類制造更多就業機會的僅有希望。以不斷減小成本、提高企業效益為管理方向的公司高管們,對于能夠用自動化的“科技”代替人力成本的做法,已經展現了難以置信的“冒險精神”和“濃厚興趣”。不僅是傳統行業的藍領工作,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白領工作機會在經歷“外包”的洗禮之后,現在又面臨“科技”的沖擊。- y+ w* H4 ]6 V! u- y P! `! a
高盛(Goldman Sachs)紐約總部在2000年時有600名交易員,就是你在電影和電視里看到的那種,他們為大的投資銀行客戶服務,買賣股票。今天,也就是2017年,高盛紐約總部只保留了兩名交易員——其他的職位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交易程序。這個系統只需要200名計算機工程師負責維護就可以了——他們可能也不是全職的。
2 J- X! P- j2 F( F# L) B 高盛正在消失的交易員只是華爾街的一個縮影,在過去幾年里,自動化交易在美國的金融業加速滲透,在這個曾經是高度人力資源密集的勞動力市場,給那些希望來華爾街闖天下的年輕人的機會,越來越少。除了股票交易,外匯、期貨甚至是投行業務的就業機會,都在逐漸被自動化“科技”所取代。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有45%的金融交易是完全通過自動化電子程序來完成的。- |* j' b G$ i7 {* Y
一方面是這個世界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現象,以及治理世界的政客們為了執政的合法性和選票在努力發展經濟、制造就業,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外包”和自動化的“科技”讓人類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過去幾十年,如果你有幸成為全球化的“外包”浪潮中的受益者,那么或許是時候思考一下,未來幾十年,你是否會成為自動化“科技”浪潮下的犧牲品。
. o" d' t' ] Y$ `( Y “那些工作再也回不來了。”
/ R2 ~! P4 R5 a- R( F&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