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歸航 于 2017-2-13 16:20 編輯
6 q, T2 r2 j) ^& H8 m, t4 p
8 } J6 b3 p3 n/ n5 r- X `公司要跟進(jìn)市場,自然少不了開發(fā)新機。之前,南大的高工掛了,搞新機這邊就剩下我一個人,奈何不懂電,所以就請求老板找一個電工一起搞。招人的過程稍有波折,但也很快招到了電工黃師傅,匹配而來的還有一位老板的親戚金工京師傅。 1 l9 c( x4 E G$ @& v. b2 h4 X
不怕大家笑話,公司在開發(fā)新機這一塊就是抄,行業(yè)內(nèi)哪款機型有市場就抄哪個,雖說開始邁向全自動了,但要真說技術(shù),又哪有什么特別高深地方?拾人牙垢,當(dāng)不言己雄吶。 # g& `$ e, E/ U& N( A. P, l
有時候常會想,人與人之間,為何就不能像一開始那樣坦誠相見,精誠合作呢?
. G5 P6 H! ]# L( j
記得一開始,各自的工作范圍分的很清楚,我負(fù)責(zé)測繪、改進(jìn),京師傅負(fù)責(zé)加工,黃師傅負(fù)責(zé)線路控制,最后的裝配、調(diào)試三人一起搞。第一年,幾套新機就是在這樣的明確分工下做下來的??善珡牡诙觊_始,人心不古了。 9 s& F% q! E/ d# z& v9 q6 [
我就想不明白了,機械設(shè)備行業(yè),在各自技能各有側(cè)重的情況下,沒人能越俎代庖,包攬別人的工作,都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打壓任何一方,都會使自身更加孤立,乃至兩敗俱傷。這么淺顯的道理,為什么偏偏有人要去挑戰(zhàn)呢? 1 @* ]3 b2 Q' [' [$ C& P- x- }( X ^
一六年,京黃二人合著想壓我一頭,平分大勢,被我借事反擊,踢京出局。相對于機加工而言,我是懂的,踢京出局,自是為了在穩(wěn)固自身,剔除這個沒事找事的不安定因素。京師傅出局后,因受限于側(cè)重,對黃師傅采取了隱忍和觀望態(tài)度。我不知道黃師傅在這個事情上有什么想法,只是希望他能注意和反思自己的言行,這么做,值當(dāng)否?
, Y- ?5 g( h/ g9 W
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做事,不要老盯著好處去算計。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覺得自己的很精明?亦或指使別人做馬前卒,自己蹲在后面別人看不到?人吶,低調(diào)的關(guān)鍵在于,讓別人看到你的實誠。公司對新開發(fā)的機型裝配工作有下派意向,自然對各機型的部件裝配、線路布局和控制要求、調(diào)試細(xì)節(jié)要求明細(xì)化,有道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又何必僵持藏技呢?在一個公司做事,說白了就是借別人的鍋蹭飯,得講規(guī)矩不是?要往鍋里添米,夠不夠吃另說,但拽著自己的米不下鍋,光想著蹭別人的,就算是濫好人也得另起爐灶,不跟你、或者不讓你一起吃了。更何況借鍋的人還要按人頭收租呢。此舉犯忌,早已引得殺氣橫生咧。 6 \) N0 G3 s' \# X& x
一七年初,本指望新年新氣象,然君任性,勸反傷情,冷了他人心。既如此,便只能借著這股蕭殺的春風(fēng)送爾一程,手黑勿怪了。然,前路漫漫,愿君慎行。 7 G0 `- O$ x1 I3 }1 S- I
這兩天會感慨,在這個公司四年了,大略回想過程,也是驚心。不論是高工、京工、黃工,彼此之間都曾推杯論盞,攜手共進(jìn)。可為何略待時日,人性之間的傾軋就到了這個地步呢?或許,真應(yīng)了那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strong> % A5 o* X/ D; u$ @2 Q+ K# ?; u- K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