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engjc2001 于 2017-1-10 20:23 編輯 5 X6 u. \4 v, Y, O& u. _0 U6 M3 b
7 x' i# u6 Q1 ^經典齒輪計算接觸應力的模型,來源于接觸應力。 兩彈性物體接觸時,最大接觸切應力出現在接觸點下方某一伸出與接觸面成45度角的平面上,該應力,隨著表層向下而增大,達到最大后又隨離表層距離增大而減小。 這個最大值 也決定了你熱處理,特別是表面高頻 或 滲碳 滲氮層的深度。 這些厚度不是看手冊 抄抄而已的。6 y' H8 r, W- A
既然是切應力模式 的失效 ,你讀的von miss 應力當然也反映不出來了。
~) c. z1 W. a' @
/ N& v3 l8 _) o1 S
. f. _0 L2 A8 a5 ]5 t+ s) [想搞有限元,就把solidworks的這些插件扔掉。最好去玩ansys,abqus之類的專業軟件,那會驅使你去刨根問底。
& P8 i8 H0 C/ y, a6 ]) X1 p" R
. ]& X" p5 i( L. w* p( {% x如果有經典公式可求的情況,必須先了解其計算的原理模型,這樣你才不會迷惑,才能進步。
' S0 B( V6 k. p0 f' D3 ^, h'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