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8日,達索系統舉辦一年一度的行業分析師會議,來自10個國家的25位分析師齊聚巴黎,與達索系統高管一起交流最新的技術發展、行業趨勢和未來的戰略舉措。在達索系統巴黎總部的3D體驗中心,第一次接觸到最新的3D體驗技術和研究項目,近距離感受到達索系統在探索創新的過程中所做的努力,以及這些創新項目所展現出的魅力。: o) W# S6 x$ x! M$ R; R6 \
數字冰山、智慧城市、太陽能飛機、無人駕駛汽車、活體心臟……在這些足以改變世界的創新項目中,達索系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達索系統CEO Bernard Charlès在分析師會議上這樣描述公司的愿景:達索系統不僅是一家創新的公司,也是一家幫助世界創新,使產品、自然和生命達到和諧的公司。 創新與增長勢頭 在IT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正從服務經濟邁向體驗經濟時代。通常意義上,體驗(Experience)被看成服務的一部分,但實際上體驗是一種經濟物品。人們購買的商品不僅僅是它的使用價值本身,更重要的是追求更好的用戶體驗,包括產品購買過程的體驗和產品使用過程的體驗。 與谷歌、蘋果和特斯拉呈現的“創新”有所不同,達索系統更希望提供3D技術激發人們探索創新內在的關聯,讓創新變得有跡可循。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致力于3D體驗、商業協作和虛擬技術的達索系統,與幫助世界實現創新的愿景離得更近。Bernard Charlès說創新是達索系統的DNA,這樣的DNA也使得達索系統保持著穩定持續的增長勢頭。 2016年是達索系統在納斯達克上市20周年,有這樣一組數據可以展現其增長的趨勢:過去12個月,納斯達克指數增長7%,達索系統股價達到45%的增長;過去5年納斯達克增長78%,達索系統股價則實現148%的增長;在過去20年,達索系統股價達到1048%的增長。 達索系統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執行官Thibault de Tersant回顧過去一個財年其業績表現時說,2015財年達索系統業績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包括收入、應收和每股收益,Thibault de Tersant認為正是達索系統持續健康的現金流,才能夠在研發投入和并購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布局。 分地區來看,包括南北美洲實現雙位數增長,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地區還包括經濟增速放緩的歐洲和日本市場,亞太地區也保持著強勁的增長。 分客戶類型來看,達索系統分別有三種類型的渠道服務于三大類客戶,除了面向大型企業客戶的BT業務實現雙位數的增長,其許可證的收入增長也實現了兩位數。 分行業來看,達索系統過去四年進入到全新的行業領域,包括生命科學、包裝消費品、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行業,Bernard Charlès指出,雖然達索系統關注這些行業的時間很短,但是在加速行業覆蓋多元化之后,目前有30%的收入來自這些新的行業領域。 并購與虛實融合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達索系統一直在突出其3D體驗戰略。其實具體到工業領域,達索系統在幫助企業實現虛擬產品和真實產品之間虛實融合的能力也在逐漸加強。 在2016年4月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達索系統就通過Claas農用機械的案例展示了其應用3D技術實現物理產品和虛擬產品虛實融合的能力。 2013年,達索系統投資兩億美元并購美國MES專業廠商APRISO,實現了虛擬制造到真實制造的直接映射;2014年,達索系統以約2.5億歐元收購供應鏈管理及運營規劃和優化軟件供應商QUINTIQ,進一步提升對供應鏈乃至整體運營方面的規劃和優化能力。就在此次分析師會議召開的前幾天,達索系統剛剛并購了一家生產運營管理的法國公司Ortems,進一步鞏固產品規劃和生產排程能力。對Ortems的并購可以配合DELMIA Quintiq供應鏈規劃和優化功能,同時與DELMIA Apriso相輔相成,為用戶帶來基于單一數據模塊的體驗。 在這兩項并購之前,達索系統所提供的3D虛擬技術已經非常強大,但一定程度上對產品的制造執行過程和運營規劃管理還有所欠缺。隨著APRISO和QUINTIQ的加入,達索系統極大增強了Delmia解決方案的功能,實現了從虛擬產品到真實產品的閉環管理。DELMIA CEO Guillaume Vendroux在展示其最新解決方案時提到,Delmia除了提供強大的工藝仿真功能,還提供工藝設計、工藝規劃、工藝管理等功能,同時其結果可以傳遞到Delmia Apriso之中,延伸到供應鏈管理端。 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中,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導廠商韓國斗山集團就介紹了其應用3D體驗平臺實現產品的虛實融合、構建模型驅動企業(MBE)的案例。在達索系統3D體驗平臺上,斗山機械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實現了產品的高度可配置化,并且在設計過程中還考慮了其可搬運性,設備在運輸時可以進行折疊,極大的節省了運輸空間。在設計環節,通過對產品零部件的拓撲優化、碳纖維、增材制造等技術,使得關鍵零部件實現了減重;其次,基于系統工程實現對斗山工程機械的系統性優化;實現基于產品配置的工程機械管理,可將客戶的需求反饋到早期研制過程中;通過Delmia Apriso實現制造執行過程的管理,建立數字化的虛擬工廠,真正實現虛擬產品和物理產品之間的虛實融合。 在美國強調物聯網戰略、德國推崇工業4.0、中國提出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作為法國公司的達索系統以3D技術為突破口,通過不斷地并購,完善從3D設計、虛擬仿真、制造執行過程的閉環管理,實際上也在構建一套虛實融合的技術體系。 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中,被達索系統并購的Quintiq亮相頻率非常高。在達索系統2015年財報中,有兩項業務營收超過了45%的增長,其中就包括2014年并購的Quintiq,另一個是被并入BIOVIA品牌的致力于生物、化學和材料領域Accelrys。 Pascal Daloz認為:通過越來越多的收購,達索系統已經從原來的PLM廠商成功轉型為3D體驗的公司,這種轉型使得其潛在的服務市場擴大了一倍以上。 達索與中國市場 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上,讓我印象頗深的還有中國市場以及中國客戶被屢屢提及。譬如達索系統高科技行業副總裁Olivier Ribet就多次提到小米的案例,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不止一次出現在AEC行業案例中, 在虛擬新加坡項目中,采用達索系統3DEXPERIENCE City打造動態的新加坡3D數字模型,包括地理、空間和拓撲結構以及人口統計、移動和氣候等傳統和實時的數據,用戶能以數字化的方式探索城市化對于國家的影響,并開發相關解決方案優化與環境和災難管理、基礎設施、國土安全及社區服務有關的后勤、治理和運營。 在與達索系統高層的交流過程中,他們認為雖然中國近兩年的GDP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的發展勢頭依然非常強勁。有一項統計是,中國已經連續七年成為汽車第一大國、連續六年成為第一大造船大國、第一大鐵路大國、第一大核電機組大國。 達索系統CEO Bernard Charlès對中國政府的重要戰略舉措也如數家珍:智慧城市、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戰略等。當然,所有這些計劃的落地都需要強大的科技推動里,這是達索系統得以在中國市場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在達索系統提供的12個行業解決方案中,在中國有超過20000個客戶已經采用達索系統的技術。這是達索系統的優勢所在,挑戰也隨之而來。 釋放3DEXPERIENCE平臺的潛力,需要更廣泛的推動云技術的應用,事實上過去幾年達索系統一直不遺余力地進行著布局。截止目前達索系統已經推出86個行業解決方案中,其中有15個可以交付到云上。但中國市場的現狀是,企業對云技術的接納程度和應用水平還遠遠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這意味著達索系統對于中國市場還需更加的耐心,才能厚積薄發,取得更大的成功。
3 x$ _; b1 R7 [# f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