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915|回復: 16

‘300年’與‘阿三’,哈哈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6-3-12 13:41:2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一個東西你‘玩不了’的時候,人家可能問你為什么‘玩不出來’,俺以前就常被人家問,有些是赫赫有名的家伙這么問俺,,其實俺是有充分的理由反問那家伙的,俺都不會反問他,因為沒有那個必要,俺就是想一想到底什么原因俺‘玩不了’,卡在哪里了?

  俺玩有些東西,初期玩的時候,是德國性能的75%,逐步提高,現在是95%-97%的性能,你要說‘完全沒有差距’那是自欺欺人,俺不會那么說的,更不敢擅自張口就說‘我已經超越了德國’,你這么說,四周的人信嗎?

俺也跟人家說,千萬別脫口而出一些理由,比如說‘人家給的銀子不夠,假如給夠了,我就會’,俺說你甭說這些理由,萬一遇到一個‘愣頭青’的家伙,把銀子‘咣當’就躉到你辦公桌上了,你下面說啥啊?國人常愛犯這個毛病,就是銀子擺出來了,你還扯啥蛋啊?哈哈,

再扯淡,俺基本就會猜到,他要開始扯‘300年’的那個道理,哈哈,

每到此時,俺說,我給你講講阿三的故事吧,阿三1946年才被正式允許進入米國,以前是不允許的,都是偷偷溜進去的,從1946年開始,每年進入100人為限,還有一大堆條件,就這100人,連買房的資格都沒有,米國的房子對他們是‘限購’的,而對華人不限購,因為米國佬知道,華人來了就開‘小館子’與低檔洗衣店,自己能生活,你個阿三,進了米國你靠啥生活啊?還不是沿街乞討?想在我米國乞討?趁早回你印度去,哈哈,要說瞧不起,是直接了當說,就是‘瞧不起你阿三’,哈哈,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三哥什么樣子,管理微軟,管理‘古狗’,管理‘百事’,還管理一大堆東西,你服不服啊,米國再也不敢小看三哥了,現在見三哥,是米國佬點頭哈腰了,哈哈,

  阿三今天啥都有,從航母,到飛機,到各種導彈,你有啥,他統統都有,而你沒有的那些東西,他也有,這就是阿三,更可笑的是,許多米國佬要學習中文,而教授‘曼的瑞’的學校,那老板是阿三,而在里面跑腿的確是‘土生華人’,哈哈,哈哈,

  以前俺談‘三哥’大家都不以為然,覺得‘阿三’有啥了不得的?今天,局面不同了,前兩天,俺跟人家說,今天你在北京騎個爛三輪車,都能撞了阿三,并且,沒跟你計較,哈哈,從那家伙進的大樓跟‘沒計較’,你就懂,他收入少不了,放在國人身上,是不可能饒了那個蹬三輪的,哈哈,

  俺跟很多家伙說,所謂‘300年’的理論,跟我們每個個體是毫無聯系的,一丁點關系都沒有,紅毛28歲,你也28歲,他念了大學,你也一樣的,你怎么比他差了?你說說我聽聽看,你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俺跟人家說,紅毛公司跟俺算我的工程師的‘月人頭費’的時候,該多少就是多少,他敢扯蛋嗎? 俺沒有‘宰人’,沒有說我是華人該比德國人薪酬高,假如俺扯那個蛋,該被人家鄙視,活該被鄙視,但俺談的是‘一樣’,就是平等關系,有錯嗎?

  俺談三哥,三哥通過幾十年努力,跟米國的家伙‘平等’了,給你世界最頂尖的公司做CEO,每年有幾千萬米的薪酬,連蓋茨都不能說,因為那家伙是阿三,給他發1/3的薪水,哈,蓋茨能這么說嘛?

   我們有什么毛病呢,就是先談‘300年’,俺說,你看那本書印的不錯吧,那紙張是瑞典進口的,無與倫比,

   到此時,大家轉過來再強調‘后發優勢’,就是誰比我們發展的晚,也是有道理跑我們前面去的,比如阿三,阿三因為進米國比較晚,就該比我們發展的好,哈哈,

  哈哈,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3 收起 理由
不懂的太多xx + 1
Michael0576 + 1 追求卓越
沉沒二十年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6-3-12 13:50:21 | 只看該作者
通過努力與尋找借口后的差距。

點評

機械的東西,玩到最后,都是材料與力學,數學,而材料玩到最后,一定是理解什么叫‘冶煉’,不理解這個,就沒法明白怎么就‘拋不光’,拋不光,是沒有懂冶煉過程發生什么了,里面有什么,就肯定拋不光,  發表于 2016-3-12 15:03
這拋光性的高低又得進晶粒組織去看,不進去看都只是在臆想。跟不銹鋼拉深粘著一個樣,就是得進去才搞得好些。  發表于 2016-3-12 15:00
有些材料,要求高性能拋光的,就必須進口,國內材料你怎么拋,都達不到,我玩鋼材的,試驗過許多次,玩啤酒瓶蓋的模具的時候,國內材料怎么弄,都不行,有些銅瓦材料,起碼要法國材料,  發表于 2016-3-12 14:52
國內材料拋光有限,俺記下來,感謝老師的指導。  發表于 2016-3-12 14:41
滾的話,那個‘輥子’就要好材料,通常是瑞典鋼材了,國內材料拋光有限,另外,滾壓工藝很復雜,俺只能玩局部,所謂‘就事兒說事兒’,哈哈,不敢‘廣而玩之’,滾過缸筒子,滾過小的滾動軸承內圈,滾壓技術很深的  發表于 2016-3-12 14:31
速度在8.3m/s以下;最終加工精度這個就麻煩多了,不滾不光,滾了就又牽扯機床與人的問題。超聲波的有效深度也是問題。  發表于 2016-3-12 14:26
速度不甚高,載荷平常的,問題不大,有速度了,有載荷了,馬上就看出來了,我玩大型軋機,支撐輥油膜軸承都是摩根的,國內還山寨不到那個規格,大床子也是類似計算,考慮‘浮起量’,這跟最終加工精度有聯系,  發表于 2016-3-12 14:15
還無緣見識到光亮照人的瓦,等俺拆了看通常是已經出了狀況后。間隙部分還好,以前有注意過與油粘度的關系,還可以湊合著用修正值。  發表于 2016-3-12 14:07
從樣板與以往自用的方式對照,軸瓦油溝軸向角度不同,俺是水平線上下各偏30°四條溝,樣板是水平線對角45°兩條溝。  發表于 2016-3-12 14:03
哈哈,不僅是粗糙度的問題,還要注意形狀曲線,進油位置,載荷小的,不注重曲線也得注重間隙,非常重要的,粗糙度當然也很重要,進口的瓦,都是‘光亮照人’的,哈哈  發表于 2016-3-12 13:57
正在查找徑向滑動軸承耦合件軸徑的粗糙度,忙活了一個上午。  發表于 2016-3-12 13:53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Michael0576 + 1 記筆記上了

查看全部評分

3#
發表于 2016-3-12 13:57:18 | 只看該作者
300年后是否還會如出一轍,能像阿三那樣嗎?
4#
發表于 2016-3-12 14:05:57 | 只看該作者
八爺,看過您06年轉的帖子,印度,你不會了解的真相,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900
從內容來看,印度整體還是比較落后的,強的是其中一小戳人,所謂的貴族,是這些人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點評

那種非常厲害的家伙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3-12 14:14
這十年,情況又不同了,十年前,北京大街上,鮮見三哥,這兩年,我周圍這些大樓里面,進進出出,滿眼都是三哥,  發表于 2016-3-12 14:12
5#
發表于 2016-3-12 14:11:17 | 只看該作者
8爺,您招技術人員都什么要求?

點評

謝謝ylan大俠點撥,我現在更多是閑游式的看書,多虧您提及沈鴻 要不然我就錯過認識他的故事。  發表于 2016-3-12 17:20
哈五,你工作以后就知道了,比較正規的企業開發有流程,大體有初步設計定方案,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等幾個階段,哪個階段需要出什么東西都有規定  發表于 2016-3-12 16:40
懂了,等我到一個程度了再來問8爺具體問題,具體才能深入  發表于 2016-3-12 15:42
比如我柴油機的各種‘匹配’,我早年也沒有資料,但原理俺非常懂,說得出來,哪步該怎么辦,該怎么控制? 紅毛覺得你是‘對手’,就認真了,拿一大堆東西給你,玩幾次,你就啥都有了,不可能人家‘主動教你’,  發表于 2016-3-12 15:34
深談技術問題,不是憑空有人跟你談,就是紅毛平常也不談,簡單告訴你怎么用,他必須要遇到‘對手’了,就是他覺得‘值得跟你玩’才會深聊技術,這個,跟下圍棋是一樣的,你到一個水平了,人家才跟你下,  發表于 2016-3-12 15:30
程序計算,是程序的代碼?怎么編程的過程?  發表于 2016-3-12 15:29
80年代許多東西,先不論對錯,起碼是算過,90年代后半期,就沒有計算了,就是一個大樓,大家不知道怎么就蓋好了,沒人知道‘建筑基礎’這個東西,也不記得要‘打地基’,反之房子蓋了,有毛病再說了,哈哈  發表于 2016-3-12 15:28
我們廠資料室里的有的設備的資料我看過,總體來說,80年代的計算還是比較靠譜,現在很多設備確實是山寨的,計算方面因為設計程序有要求必須有計算書,但是我知道里面好多是湊數的,不是真算,今后確實難了  發表于 2016-3-12 15:24
很少有人真明白,這方面沒師傅全靠自己摸索感覺太難了。  發表于 2016-3-12 15:20
8爺,我本科也是機械設計專業的,應該說,在學校時,還是比較努力的學習了微積分,線代,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設計這些課程的,像基本的齒輪計算,桿的彎曲什么的還是會算,但是齒輪修型什么的  發表于 2016-3-12 15:18
舉例說,網格計算概念,肯定是學習里面學的,知道怎么用手算,怎么自己寫計算程序,當有限元發達以后,用有限元了,而決不可能是先用了有限元,人家再教育你怎么懂網格,因為這個反過程是學不懂的,所謂一頭霧水  發表于 2016-3-12 15:13
大俠數學研究方向有個計算數學,大俠知道馮康嗎  發表于 2016-3-12 15:11
計算的基礎,肯定是在學校學的,就是那個‘框架’肯定是在學校搭好的,不完善的東西,出來完善了那個框架,比如怎么算齒輪,肯定是念書學的,出來了,是你知道了GE怎么修正一個齒輪,而提高壽命,GE并不教你計算  發表于 2016-3-12 15:11
為什么談30歲以后就‘沒戲’了,因為山寨許多東西,一輩子都不會賺1萬塊的,而CPI是毫不留情的,再者,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是20歲的體力,那違反自然規律,我跟20歲的家伙比熬夜,俺自己就懂,俺不是20歲家伙的對手  發表于 2016-3-12 15:09
還想請教一下8爺,計算這方面的東西您是在學校學的嗎?我看過您以前文章,說計算方面是教授的事,師傅教的是經驗。您這里指的計算,很多大學教授確實也是不會的  發表于 2016-3-12 15:07
以后很困難了,我早就說過,靠‘畫圖能活人’的時代完全過去了,紅毛寫350頁的資料,買2億,而加班‘山寨’一個月的圖紙只值3000,因為你不去,有人出來賺那3000,國人就永遠被人家‘踩在腳下’,沒法翻身  發表于 2016-3-12 15:07
懂了,這才是真正的工程師應該掌握的。8爺,現在工作幾年能夠滿足這個要求的一百個里面都不見得有一個吧?  發表于 2016-3-12 14:58
好想去給8爺打打下手啊,但也知道沒有那個資格,所以只能埋頭苦練。  發表于 2016-3-12 14:50
現在國內工程師的主要問題是,必須去‘山寨許多典型東西’,沒有山寨目標了,就失去了能力,而山寨是不值錢的,就是你累死,畫一卡車圖紙,但沒有效益,效益在‘計算’那里,沒有計算,就沒有后面的東西了  發表于 2016-3-12 14:21
現在主要還是偏重各種計算,比如大型柴油機與各種設備的配合,循環,啟動,功率計算,遠程監控與操作等,再有給一些‘特殊行業’定制的大型非標準設備,要計算,主要是要對應‘各種審查’,這些很嚴格的,  發表于 2016-3-12 14:19
就是基礎知識了,沒別的什么東西,俺不苛求什么學歷之類,俺不打聽人家學歷問題,不看,能玩就行,現在主要是要熟悉歐洲,米國各種設計規范,能設計人家需要的各種對象,能算,畫圖是次要的,畫圖可以外包設計院  發表于 2016-3-12 14:17
6#
發表于 2016-3-12 14:14:09 | 只看該作者
風聲1923 發表于 2016-3-12 14:05
八爺,看過您06年轉的帖子,印度,你不會了解的真相,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 ...

那種非常厲害的家伙
7#
發表于 2016-3-12 14:20:27 | 只看該作者
大俠多次談阿三,我當初偶爾在學校圖書館發現AIST Association for Iron & Steel Technology 看見一個印度裔的教授,我當初在網上看視頻看見過一直不知道他名字,在此發現必須搜搜,我一搜還是個爵士,mesta的配套商是westinghouse GE也是那本雜志看到的,您說得轉爐倒扣頂升的視頻我也找到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1OTA0MzUy.html?

學習之前重要的事情是尋找各種資料。否則沒法和專業人士說話,也沒法驗證專業人士說的是否是正確

點評

謝謝大俠。  發表于 2016-3-12 15:37
哈,俺也是窮人一個,但俺有目標,就是要到全世界去看,最后,就都看了,哈哈,這跟人的窮富沒有關系,  發表于 2016-3-12 15:36
我一個窮學生,我去哪看,走到大門口,說我要參觀一下,人家不把我踹出來,我倒在網上看過老外自由鍛加工視頻  發表于 2016-3-12 15:28
幾個重機廠的水壓機,我基本都見過,  發表于 2016-3-12 15:20
江南船廠的水壓機是這么設計的,因為要鍛造大軸,沈鴻設計的,許多件是手工加工的,但你要知道時代這個概念,人家什么年代?而我們玩這個東西的年代,應該是你隨便玩才對的,就不該是‘攻關’的,這就是時代,  發表于 2016-3-12 15:18
哈五,一重那個水壓機估計你沒見過。沈鴻那個立柱是用的電渣焊,分為8段,總重80噸,20MnV,  發表于 2016-3-12 15:12
哈五,一重那個水壓機估計你沒見過。沈鴻那個立柱是用的電渣焊,分為8段,總重80噸,20MnV,  發表于 2016-3-12 15:12
沈鴻的12000噸鍛造水壓機,有這本書,我在圖書館我看見了,我不愛看了,自己沒太多精力分散,水壓機的立柱是也用電渣焊做的,  發表于 2016-3-12 15:08
8爺,一重的萬噸水壓機也是為了加工需要才設計投產的,您應該見過吧?還有一臺在江南  發表于 2016-3-12 15:02
聽MESTA的工程師談到‘以前的辛苦’,俺就知道,中國人‘從來沒有辛苦過’,因為那公司的許多大型設備,是因為有了加工合同以后,為了能加工那個部件,而新設計的大設備,這在中國是完全不能想象的,我們就放棄了  發表于 2016-3-12 14:56
我最感興趣是您提及它第二代總裁成長經歷,無論如何應該從中吸取一點經驗,跑腿也不是壞事,問題是不能傻呵呵的跑,琢磨我從過程中琢磨學點什么東西,發現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發表于 2016-3-12 14:39
那個印度裔教授是Harry Bhadeshia ,挺有名的,網上有pdf版他的書,至少是材料類研究生讀的,有興趣各位搜搜看吧  發表于 2016-3-12 14:36
MESTA鼎盛時期,公司有飛機,工程師出差去歐洲,公司的車直接送到機場,飛機上有臥鋪,當年,西馬克在匹茲堡有辦事處,專門‘挖人’用的,哈哈,沒有其他項目,  發表于 2016-3-12 14:35
mesta在英文互聯網留存的東西很少。查mesta必須英文好,機器翻譯的東西我真的不敢相信了。  發表于 2016-3-12 14:30
俺到今天,也沒有完全了解MESTA,也是斷續的,其配套上里面有西屋,有GE,這倆公司,早年還玩‘大車’,哈哈,你玩的東西越多,才能越了解這些,了解其特點,GE玩齒輪計算,舉世無雙,超越西門子很多,  發表于 2016-3-12 14:26
哈哈,多學習吧,我1991年到加拿大去談技術,發現玩液壓伺服的是三哥,俺很驚訝,俺早年國內教育,三哥該是滿臉大鼻涕的家伙,但實際情況不是,是可以‘侃侃而談’的家伙,你完整了解MESTA,就了解了全世界機械  發表于 2016-3-12 14:25
8#
發表于 2016-3-12 14:23:00 | 只看該作者
很烈害啊
9#
發表于 2016-3-12 14:47:53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0#
發表于 2016-3-12 15:23: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tafield 于 2016-3-12 15:33 編輯

我不是做設備的,就是小民營工廠里與鑄造相關的。這里很多人,都是憑“經驗”在做事,講不出什么理論,或者講的內容比較玄虛,要求聽的人有“悟性”。
我想我也從材料、熔煉這里多花些功夫,多學一些吧。也許將來還要涉及到某些力學理論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7 11:18 , Processed in 0.1372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