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阿部寬《下町火箭》,對于日本制造業為毛強大也能少許理解,搞個技術都要強調公司的尊嚴プライド,五十多歲的男人還談什么夢想,喜歡一本正經深情地對部員說ゆめ,中國現在在公共場合談夢想的也只有汪峰老師了,觀眾聽見也是心里暗罵一聲:腦子瓦特了。
% s+ I5 M0 l2 x9 U6 q為什么我們不在談夢想了呢?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我的夢想》。
0 }: E8 `2 r. Q5 y t9 P我的夢想是什么?從前我這樣問自己,也許就是把《我的夢想》這篇作文寫完吧。后來越來越大,有關夢想的話題越來越少。人生的前20年,如果在中國調查夢想這個話題,也許得到的數據大概是:我想考取XX大學。- _7 E* l9 a# i; a; ?+ Q, }4 \) `
并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這種夢想是帶有比較性質的。我國的教育崇尚競爭機制,喜歡搞排名,但無可厚非畢竟教育資源稀缺,蛋糕只有這么多,那么只能通過設置一種篩選機制來分蛋糕了。于是我們再來看“我要考取XX大學”,這句話聽上去很雄心壯志,其實也就是說,我要打敗更多的人,吃到更大的蛋糕。* F- l2 q) J N7 z0 O" r7 P) U
“吃到更大的蛋糕”這種思想如同洗腦程序般通過教育機制刷入國名的思想中。但是,夢想這種東西本身應該不具有比較性質的,因為夢是自己的,不需要與人爭。夢想應當作為人生的指明燈,幫助我們在漫長又短暫的旅途中尋找到真實的自己從而獲得幸福的鑰匙。而不是社會的價值觀驅動著我們鞭笞著我們追逐的名利,盡管名利的蛋糕很誘人,但只是為了吃到更大的蛋糕,得到的只是快感吧。) y; `/ V, ?$ X: B3 q
# H& w- j) ` z8 T' k雖然可能說的有些天真,純粹抒發一下心情。眼下正值制造業寒冬,說實話看《下町火箭》的時候,作為一個準技術人員我是很羨慕日本對于技術的重視的,以及社會媒體等等對制造業的支持,再轉眼看國內的情況,心有戚戚焉。作為以制造業為本的日本和德國也許是技術人能夠踏踏實實逐夢的國度,而我國目前仍以房地產為國家支柱,整個社會尤其是技術行業充滿了浮躁之氣,以丈母娘為主導的房產經濟壓的大部分技術人員紛紛轉碼農、下海。想想也是,飯都吃不飽又從何談尊嚴、夢想呢?" U4 p' L/ i6 q: |$ i/ C7 ~/ _* t
; B+ u) g9 Z) J' O% Y也許說的有失偏頗,最后借用町的一句話結尾把: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火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