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由于起步較晚,基本還處在產業化的初期階段,市場相對比較小。雖然在近兩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取得長足發展,但是外資品牌仍占有絕大部分的市場。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初步形成以市場換技術的局面。在應用的可靠性和性價比上,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相比均處于劣勢,國外品牌的利潤空間巨大,具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8 o9 t3 d) t: U' ?5 L. [' ^
1 U' h3 w% V, h' m6 k. T+ a, Z# h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 l i. S" ^9 `8 ^4 Z6 Q2 M8 F h
9 A- U8 ^6 k( J' X! }2015年工業機器人除了在汽車行業的廣泛應用外,在電子,食品加工,非金屬加工,日用消費品和木材家具加工等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較快。隨著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從傳統的汽車制造領域向非制造領域延伸。如采礦機器人、建筑業機器人以及水電系統用于維護維修的機器人等。在國防軍事、醫療衛生、食品加工、生活服務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9 T& w5 l: B6 S, X' o* H
! h: i) s. ^" }1 _% }產品類型變化
; I) r* `2 z: [" \
5 R9 ~: x- T1 \8 I2015年工業機器人在產品類型發展賺足了眼球,隨著人機協作趨勢的發展,那么小型的機器人幾乎成為各家企業發展的核心產品,四大巨頭紛紛發布新型工業機器人,以協作機器人為主,市場基本都瞄準3C電子制造業。國產機器人本體企業也紛紛推出新型的機器人,小六軸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成為企業的新賣點和市場增長點。( ]9 B. L$ b. X( z/ R: f* U
2015年機器人產業整合我們總結了三種模式。實業模式、投資模式,“企業+基金”模式。三個不同的模式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在不同的約束條件和因緣際會下、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方向,共同走向產融結合,貫通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互動和循環,一步步實現企業成長,推動著產業整合。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是一場泥沙俱下、波瀾壯闊的產業結構變遷和系統再造運動。它不是在結構穩態和規則確定背景下的運營經濟。3 F7 m6 m6 t$ R' h% F3 ^9 y7 B$ d; p
, G( N8 _1 {2 a5 n. |
同質化與價格戰, m! |2 ]# D, ]0 v+ U$ M6 m
* B3 s: s5 Y' l; y
國產機器人市場剛起來就硝煙彌補,以6kg一個六軸坐標機器人為例,2015年部分企業降價達30%之多。" B8 M7 B3 c3 D
; `% W- V5 H. ]( H x" B! I' _核心部件掣肘8 v9 ~1 Y/ k% _
8 ~; w; j8 F9 ~4 @- k) l
2015年中國機器人的處境依然很嚴峻,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機器人核心技術上缺乏整體的突破。核心零部件主要分成三部分,機器人減速器、交直流伺服電機和控制器。從成本上來說,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成本構成,35%左右是減速器,20%左右是伺服電機,15%左右是控制系統,機械加工本體可能只占15%左右,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應用??梢钥闯?,目前減速器是制約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減速器的核心技術,幾乎壟斷在兩家日本企業納博特斯克(Nabtesco)和哈默納科(Harmonicdrive)手上,所有的企業都在給日本企業打工。關鍵部件進口比例較高,導致現在國內制造工業機器人成本較高。特別是減速機,國內企業購買減速機的價格是國外企業的價格的將近5倍。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也顯著高于國外同類產品。國產機器人的本體成本偏高,這樣國產機器人難以形成價格優勢,只有年產量上500-1000臺,才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因此,中國如果想要形成機器人產業化,擺脫國外機器人企業的掣肘,在機器人領域贏得自主,必須要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加速提上日程。
& |+ l+ n8 m( x% @' T
- w. G* V6 Z3 Q" R1 L- o: M-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