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壓傳動相對于機械傳動來說是一門新興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液壓與氣動技術被應用到科學生產中的各個領域。在民用工業、在機床、工程機械、冶金機械、塑料機械、農林機械、汽車、船舶等行業得到大幅度的應用和發展,而且發展成為包括傳動、控制和檢測在內的一門完整的自動化技術。如發達國家生產的95%的工程機械、90%的數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動線都采用了液壓氣動。現今,采用液壓傳動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V: g1 S& `& n1 i- h6 y* p
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努力的永恒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由于液壓與氣動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與氣動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其主要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I+ S3 p) v8 m* j# H: f8 e* k3 e& A! F% N5 c! O
液壓技術發展趨勢:
( P, W' L: t3 F% s% }: [
# f O! {5 X5 G3 ~* p1.減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6 Z" Z; t1 |# X* H: E* t0 B 液壓技術在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及反轉換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損耗,主要反映在系統的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上。如果全部壓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將使能量轉換過程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為減少壓力能的損失,必須解決這幾個問題:① 少元件和系統的內部壓力損失,以減少功率損失。②減少或消除系統的節流損失,盡量減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節流系統來調節流量和壓力。③采用靜壓技術,新型密封材料,減少磨擦損失。④發展小型化、輕量化、復合化、廣泛發展3通徑、4通徑電磁閥以及低功率電磁閥。 ⑤改善液壓系統性能,采用負荷傳感系統,二次調節系統和采用蓄能器回路。⑥為及時維護液壓系統,防止污染對系統壽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必須發展新的污染檢測方法,對污染進行在線測量,要及時調整,不允許滯后,以免由于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損失。 b' j- C/ A( p- a' p" T
5 m# `7 n8 T A7 _6 m8 A1 t
2.主動維護。3 S! O$ i, H! t" h
液壓系統維護已從過去簡單的故障拆修,發展到故障預測,即發現故障苗頭時,預先進行維修,清除故障隱患,避免設備惡性事故的發展。要實現主動維護技術必須要加強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必須使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現代化,加強專家系統的研究,要總結專家的知識,建立完整的、具有學習功能的專家知識庫,并利用計算機根據輸入的現象和知識庫中知識,用推理機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維修方案和預防措施。要進一步引發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通用工具軟件,對于不同的液壓系統只需修改和增減少量的規則。另外,還應開發液壓系統自補償系統,包括自調整、自潤滑、自校正,在故障發生之前,進市補償,這是液壓行業努力的方向。
1 n7 k1 X/ x* \0 m5 O
) f4 u$ q& t p, W' y( |3.機電一體化。! m4 S6 L' k6 [0 ^& U! Y
電子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相結合,使傳統的液壓傳協與控制技術增加了活力,擴大了應用領域。實現機電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實現液壓系統柔性化、智能化,改變液壓系統效率低,漏油、維修性差等缺點,充分發揮液壓傳動出力大、貫性小、響應快等優點。為此,電液伺服比例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液壓系統的流量、壓力、溫度、油的污染等數值將實現自動測量和診斷,由于計算機的價格降低,監控系統,包括集中監控和自動調節系統將得到發展;計算機仿真標準化,特別對高精度、“高級”系統更有此要求;由電子直接控制元件將得到廣泛采用,如電子直接控制液壓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機構也是今后需要探討的問題。
4 }2 _1 J9 D- n
@* q1 X( K. `; ~) J- V氣動技術發展趨勢:
. A) Y+ x) {7 O1 T2 b3 J+ B+ |# o8 }0 a- V7 h5 H
1.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功耗更低。在電子元件、藥品等制造行業中,由于被加工件體積很小,勢必限制了氣動元件的尺寸,小型化、輕型化是氣動元件的第一個發展方向。* L$ a) {0 y& [, `% V6 Z1 T
7 r; `5 r: T9 Z( F* U4 K2.多功能化,復合化。為了方便用戶,適應市場的需要開發了各種由多只氣動元件組合并配有控制裝置的小型氣動系統。2 H1 Y$ P8 ~, T0 O- |- L' E
, E6 F( V2 V' I2 I3.與電子技術結合,大量使用傳感器,氣動元件智能化。帶開關的氣缸國內已普遍使用,開關體積將更小,性能更高,可嵌入氣缸缸體;有些還帶雙色顯示,可顯示出位置誤差,使系統更可靠。用傳感器代替流量計、壓力表、能自動控制壓縮空氣的流量、壓力,可以節能并保證使用裝置正常運行。5 V2 a6 y. s- i+ L: D2 m
/ e5 q' @2 w4 Z6 b. p4.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近幾年的氣動技術國際標準可知,標準不僅提出了互換性要求,并且強調了安全性。管接頭、氣源處理外殼等耐壓試驗的壓力提高到使用壓力的4~5倍,耐壓時間增加到5~15min,還要在高、低溫度下進行試驗。& c2 d9 p0 u$ ~- G- m0 F( l
6 Q8 Y4 O6 X& Z+ q( m9 s8 L5.針對某些特殊要求,改進和開發氣動產品,即可占領一塊市場,獲得不小的經濟效益,這已被大家共識。為了提高質量,真空壓鑄、氫氧爆炸去毛刺等新技術正在氣動元件制造中逐步推廣。 便于保養、維修和使用.國外正在研究使用傳感器實現氣動元件及系統具有故障預報和自診斷功能。
# F' Z0 W3 O' N ?: q6 x$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