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下半年通過知乎發(fā)現的論壇, 從此每天到論壇報道。每天接受前輩們的熏陶。在這半年中得到了不少的收獲東西,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疑問和思考。1 Q) B! l2 ~( v
& [! Y- v/ n- P1 S! o9 a
前輩們首先強調基礎要打扎實,8爺的好多帖子也是為此而展開的,這點我也深信不疑。然而越是基礎的東西越是有難度,越是需要時間的積累。比如,微積分,有著浩如煙海的經典書籍,等著我們去品讀。最近每天在堅持看菲赫金哥爾茨的數學,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等。同時我也產生了一個疑問, 就是要學習到什么程度,越學覺得自己越渺小,開學參加數學建模的時候已經意識到了,數學是沒有底的。其他的科目也是如此,故作為學生的我需要學到多深。
2 ?0 c5 A3 |) j @: }( ?7 i/ n# u
對于細節(jié)的理解,這里的細節(jié)指的是對專業(yè)知識的深度挖掘,還是那個曾經提過的問題,鈷融于奧氏體后,能加快原子擴散速率,為什么?我們老師說,你就知道就行,不會考試的。但是對于這種問題是僅僅限于考試嗎?我翻閱了好多書也沒找到,翻墻吧專業(yè)英語也不懂。$ s0 U$ A- @+ {1 g: m; g& V
' j" d, f- y5 p$ g
經驗與計算的關系,我們這是經驗萬歲論,我們學校重視數學有一個原因是為考試,當我拿著本鐵木辛柯的力學問有些老師時,老師說不用看這么深,有經驗就會選了。
. e/ X5 V, ^0 M/ P3 q
, k0 h( C1 Z1 m& U 還有就是學習的廣度與深度的一個問題,大一時學校組建機器人隊伍,都是從大一里面出人,結果被選中。懷著一個無知與無畏的心,粗粗的瀏覽了一遍,像電路原理,數電模電,C語言等書籍,現在看來當時真是無知,在數學基礎這么次的情況還妄想看懂,我還想重新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浪費時間。' J) r: F4 [1 M, g; Q
; J E2 C9 r# C. _9 Y' O! S+ V 現在在憂慮中度過,發(fā)帖前看了看gmd的宣傳片,更感到自己的卑微。現在最困擾我的是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的平衡點,我也看到了良生前輩那篇文章的原文。更感到自己的不足,有學習動力,而沒有方向也是大學生的一個重要困惑。" U( L! b$ U- W! N& H; Y3 S b
/ ?; ^+ P3 V) S0 N) v9 v$ B6 m% q/ } 第一次發(fā)帖,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前輩諒解。! x. p* @$ V& K. s' K
4 R, g- R4 k( [( s8 V5 R9 G' {: ?, R+ W! \+ Q# l4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