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機械設計的初學者,有許多疑問,請各位前輩執教。
5 E! ?" r+ f( M! p( t7 c/ d$ T( u8 \/ E% U) G5 N
我仔細梳理了下各種零部件的設計流程(目前設計過傳動帶輪,千斤頂。非常粗略,各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沒有涉及到,隨便書上抄的),除了零件各自特殊的設計公式外(這些公式也不知道怎么來的),還有就是各種表了。
$ o0 f+ F6 J+ F* x# c9 ~
% i- ]' `- P* A2 m0 a& ]' X' T按照我目前的認知,標準件設計的大致流程是:查找公式,查找表格,然后就是純計算,然后各種限制條件檢驗。精度設計類似。
( ~7 E- x, U8 R& f! T8 @( d( }( F3 @
所以理論部分應該是對公式來源的講解,或者是對設計中出現的某些問題的解答。但是實際不是這樣。以傳動帶這一章來說,先講什么是傳動帶以及分類無可厚非,但是之后的公式講解沒有一個涉及到之后設計要用的公式的。
2 O0 D* }8 G* Q! \; U6 y: G( {% }, a g
我以為機械設計應該是教會我們分析機械實際情況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最后才是根據之前得出的結果設計出實際的東西。事實不是這樣,感覺就是在玩找茬,計算游戲,學著好迷茫。+ _# \; e" V( g- {4 q: G* V9 T8 V) r
$ ]) K q1 B9 W" t2 j6 i
另外就是對表的疑問。教材上各種參考國標,設計中更是離開表寸步難行。我想知道表是怎么來的?如果來自于經驗,實踐的話那就太可怖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就感覺整個機械系統就是建立在龐大的實驗數據上,而實驗數據只能慢慢在時間的長河里積累,如何才能使本國的機械業趕上其他國家呢?畢竟已經落后了幾百年。但是日本也是短短一百多年崛起的,是亞洲少數幾個工業強國之一,他們又是如何趕上的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過了這么久,目前制造業在國際上又處在什么地位?! F5 b- _# C9 n! Y9 E: j: k6 O
* _- r! J3 p* A9 A作為一個機械設計人員,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上升空間呢?如何發展自己才能盡可能趕上國際水平?
+ N& w, x6 z, w+ V. c$ N% J- G- Z8 Y3 b$ K% c# n& f
談完了設計,接下來是制造。設計的東西一樣,不同的廠家生產出來的成品質量也不一樣,這個質量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呢?造成差異的原因(假設設計沒有問題)可能是原材料,設備,或者操作,其中哪一樣最重要?我知道的是,在我校我參觀了一臺德國進口的測量儀器,聽老師說價值百萬多,每天室內還要維持一定的溫度使其連輕微的溫度引起的變形也不允許。我們國家造不出來么,不過一個測量儀器。。。。。。,差距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