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物聯網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并贏得一定的國際話語權,在交通、電力、安防等領域形成了規模性應用。未來物聯網將迎來井噴式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5 @% M4 e' ?+ q" y
- G& z, V' G6 O, f從1999年我國啟動物聯網核心技術——傳感網技術的研究開始,物聯網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從培育期進入了發展壯大期,預計今年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總體而言,我國物聯網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并贏得一定的國際話語權。由我國提出的物聯網頂層設計被物聯網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全面采納;對物聯網的應用也從政策扶持期進入市場導向期,在交通、電力、安防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性應用。! d4 j3 F8 M5 I' ?- c0 ~7 L
2 u4 B8 ^# R9 H
政策支持力度大. p, p4 V. r4 ?8 z( L7 b! I6 N
! W+ w* T! v: j) E% I, ~6 b* ?我國于2009年提出“感知中國”戰略,推動物聯網進入高速發展快車道。2013年初,《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提出要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掌握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使物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并發布了頂層設計、技術研發、標準研制、產業支撐、商業模式、法律法規、信息安全等10項行動計劃。
. j) y' g8 X6 X/ Z/ x8 K: j) I
: f4 B8 h ], Q# ?" [% E" y近年來,相關部委支持物聯網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工信部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科技部和交通運輸部也分別發布關于推動智能電網和智能交通的專項規劃和發展戰略。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物聯網專項規劃、行動方案和發展意見,從土地使用、基礎設施配套、稅收優惠、核心技術和應用領域等多個方面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o7 z7 c/ k' |' N# N
Z* ~( {6 P5 k# f; F. X1 g! C未來幾年,物聯網將迎來井噴式發展。經濟提質增效和產業轉型升級將使物聯網發展優勢更加突出,社會轉型將為國內物聯網應用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新技術的突破將帶來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特別是在工業自動控制、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應用試點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進展。+ g4 P3 x5 O0 B/ N+ t6 L
0 t; o2 |! s, M0 p. `
物聯網的廣泛應用不僅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更將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9 x" ?0 v% O, Z9 G" Z
9 S8 \" l( Y$ N/ I% @2 P發展遍地開花0 A" E3 V9 V& ~3 u
4 e1 r0 W f- x& s) _! |/ _ i$ D5 e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基本同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物聯網及相關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85%,創新活力突出,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巨大;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空間格局,已有4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和多個物聯網產業基地。. d) S# o/ v- ]3 W+ @
' T4 _2 J# {8 y2 f9 _9 U
當下,我國物聯網已形成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2014年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其中機器到機器(M2M)終端數量超過6000萬,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傳感器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元。& u2 H4 y# }1 A* Z+ }
5 o; u- m( E3 ~5 j! a& a# }“‘全面感知’是物聯網區別其他信息系統的特征之一,而感知技術的先進與否是實現‘全面感知’的關鍵。物聯網感知技術可分為二維碼技術、RFID技術、傳感器技術、多媒體采集技術、地理位置感知技術這五大類。”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信息產業與技術研究部主任夏萬利說。8 [& z+ K: P: Q0 t+ ^
4 H+ _$ K1 M# q1 j產業瓶頸需破解
) e( f& ]" s% y! S& I0 O- L# i# r
. I- C2 E" e5 _+ D0 h9 v“傳感器已成為我國物聯網發展的瓶頸。”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認為,“國內傳感器種類很少,而且物聯網發展所需的高靈敏度、智能化、小型化的傳感器仍有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壽命和成本也達不到規模應用的要求。由此也造成了物聯網系統成本較高,推廣阻力較大,難以全面普及和廣泛運用”。' N! J& V3 S, X9 R7 N/ N
2 U H! [5 Y8 A+ H2 k
據介紹,盡管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發展傳感器技術,產業門類基本齊全。但由于此前發展傳感器技術主要用于科研和軍工領域,較大程度制約和影響了技術推廣和產業化發展,造成科研與產業化、市場化長期嚴重脫節現象,產業化水平很低,國內市場至今仍依賴進口,被國外高價產品長期控制和壟斷。& ?$ q6 ?5 o. {
! z( }4 _, J' {: N" I3 _
專家建議,應針對傳感器行業的頂層設計,開展系統化、科學化的研究和規劃,應出臺具有延續性的產業發展政策,加強產業宏觀引導和統籌規劃。由國家設立傳感器產業專項資金或專項基金,以政府資金為先導,運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與專業管理公司,設立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對行業中的骨干企業、重大項目和創新企業進行投資,加快產業資源整合,創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環境。
! y$ b, A6 m% c" v0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