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今年5月采埃孚以135億美元完成收購天合之后,國際零部件行業并購案是一起接著一起。步入7月以來,零部件行業的整合趨勢進一步加劇。短短一周之內,三起零部件企業并購大單再次吸引了我們的眼球。
$ q+ v8 C: `4 J( ~6 y2 f4 k) }) Y7月13日,美國博格華納公司宣布,該公司已與美國雷米國際公司達成協議,將以9.51億美元現金收購后者,雷米目前的市值約為12億美元,收 購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7月16日,加拿大麥格納國際公司和德國格特拉克簽訂協議,前者將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后者,格特拉克目前的市值約為24.5 億歐元,兩家公司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交易。就在同一天,瑞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奧托立夫發表聲明稱,該公司已與美國MACOM技術解決方案公司達成最終協 議,擬以1億美元收購后者旗下的汽車業務。
# N! @+ W3 j6 C6 I# Z# U! s
: D" D5 q% k. U# t
7 G- B& y! r; U& j: T大單一樁接一樁
" q& ^1 E/ m1 O5 F1 [ b
$ }* @2 \5 q! J# n0 Y0 k博格華納是全球知名的零部件制造商,該公司為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商提供高技術含量發動機和動力傳動部件與系統。雷米國際以前曾是通用汽車的子公 司,該公司一直專注于電機及發電機技術的開發和生產,在混合動力驅動市場上技術領先,公司業務覆蓋全球10個國家。通過收購雷米國際,博格華納希望在動力 傳動系統的電氣化上發力。
8 C4 x) o; |+ B/ }$ }, F) v7 d* H' k e _4 [+ y
麥格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在全球29個國家設有316家制造工廠,87個產品研發、工程和銷售中心。收購格特拉克是麥格 納戰略規劃的一部分。格特拉克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傳動制造商之一,麥格納將其收入囊中,希望能夠進一步強化麥格納的傳動業務。此外,格特拉克在華擁有不少合 資企業和客戶,麥格納更希望借此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 q: `- G! a9 `
- d. t- O' C, B前不久,麥格納已把其絕大部分內飾業務出售給全球領先的汽車內飾件供應商西班牙安通林集團。看起來,麥格納是想要縮窄業務范圍,將主要精力集中 在核心業務上。麥格納CEO唐沃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回顧當前的產品組合,我們意識到,要將拓展麥格納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業務放在戰略首位;而格特拉克 完全符合我們的戰略要求。”* ^7 Q4 n1 b/ X8 n8 ]- f9 u2 v
' O: B3 O* o5 z2 e4 ^& d3 z瑞典汽車安全產品供應商奧托立夫將半導體產品供應商MACOM的汽車業務收入囊中,MACOM為汽車業提供各種GPS模塊和導航技術,并在無線電頻率和天線產品等領域擁有相關技術。目前,該業務部門共有25名員工,年營業收入大約在9000萬美元。# \$ @9 `) u9 A7 m9 _, _" Y1 Q
" _8 v$ R% h6 m% c. V" O電氣化趨勢促整合
- e3 |2 g) u! P/ C* z y5 ? W; e
0 ?! T% I$ D: J5 _隨著全球各地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排放法規不斷收緊,這意味著汽車制造商需要重新設計汽車,通過電動或者混合動力驅動系統,讓汽車變得更小、更輕以 及燃油經濟性更好。由于環保節能風勁吹,對于整車企業而言,現在成本控制不是唯一的問題了,節能環保壓力越來越大,他們自然希望其零部件供應商能夠在這方 面為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4 Q& O' t% `" n
% C9 U) S6 P, ^: F
博格華納收購雷米國際就是例證,在傳統動力傳動系統方面實力雄厚的博格華納,希望借此“擁抱動力總成電動化”的趨勢。目前,博格華納已經開發出 E-Boost電動渦輪技術,并計劃于2016年推向市場。對于節油技術和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經濟效益的需求,讓汽車零部件行業進一步整合。博格華納CEO 詹姆斯·維利亞表示,“我們希望實現有機式增長,這是博格華納未來發展的主要途徑。”
% p5 |' x8 T, f, \9 i2 Q; @
' o9 K6 l8 P& v; n* }$ Y維利亞表示,隨著電動汽車成為發展趨勢,電動以及混動動力傳動系統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這一塊不是博格華納的強項。“因此,收購雷米國際能夠有效 地增強我們在這方面的實力。”他說。由于全球各大市場環保意識提高以及排放法規趨嚴,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車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主要手段之一,這讓博格華 納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此次收購雷米國際,更讓博格華納如虎添翼。除了博格華納,法雷奧、大陸等零部件集團也正在投入大筆資金,研發電動渦輪技術。
% J. n( b4 s$ G8 i1 s8 M6 ~6 E6 G: C
加碼智能汽車技術9 U0 d8 H& K. L/ Q- e! L
) u6 j% T) {5 C" V" L# Q! ^
除了節能減排的壓力促使零部件企業整合,代表未來汽車發展方向的汽車互聯和自動駕駛也是促使零部件行業格局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一場智能汽車大 戰,不只是在整車企業,在零部件企業中間也在打響。零部件供應商需要不斷加碼自動駕駛和互聯汽車技術,未來汽車就像是車輪上的i-Pad或者 iPhone,一輛汽車將會擁有越來越多的電子技術,能與互聯網連接,能與其他汽車交流。: i+ @ p3 ]' R3 X# a& c
) l! O1 X) U9 Y& ~3 r0 R% @5 j/ L# ?% J
采埃孚花巨資收購天合,就是看中了天合在自動駕駛技術及傳感器技術領域的優勢,這些都是贏得智能汽車市場的關鍵。采埃孚CEO 索默曾表示,收購天合,將有助于采埃孚抓住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例如燃油效率、安全需求以及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技術提升。5 c: @, e2 I3 q
! D. c' ^6 _% E( `' y0 }6 \
奧托立夫此次收購MACOM旗下的汽車業務,也是基于這方面的因素考慮。該公司CEO Jan Carlson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此次收購將加強我們在主動安全市場方面的研發能力,而且將推動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發展。”1 v4 @. c& q* O7 y) G# \, F' l
' b: u* p% j, F8 \! [0 ^6 W
# A; x3 ~3 L) L* E' w6 _* d0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