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307|回復: 11

“物美價廉”是個美麗的謊言! 低價只能是低質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8-4 18:45:3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么“中國制造”走向國際市場這么多年仍然屈居三流產品、三流品牌之列?一個看得見的事實是,“中國制造”無論產品質量、技術水平還是品牌形象,均與國際企業存在明顯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既有客觀層面的也有主觀層面的,但主要是主觀層面的。
主觀層面,就是仍有不少人堅持認為,是消費者的錯 “中國消費者購買力不足”、“中國低端消費者居多”、“產品湊合能用就行”,在制造產品時就低不就高。這涉及到對成本的態度。于是我們發現,“盡可能降低成本”、“通過全體員工努力成本又降低了20%”之類的表述,經常出現在媒體和企業領導人口中。
低成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原材料低成本,二是勞動力低成本。二者構成了生產成本的主體。所謂“原材料低成本”,就是盡可能使用低檔廉價的材料,有B級的不用A級的。為什么中國生產的扳手、螺絲刀往往用不了幾次就滑口?問題主要出在用材低劣。所謂“勞動力低成本”,就是盡可能支付勞動力(包括腦力勞動)較低的報酬,勞動者獲得的報酬與其付出不相稱。日前,媒體曝出格力空調年流失研發人員600多人,被批評主要原因在于不愿意給研發人員支付有競爭力的薪酬。而其領導人竟不反思,大罵研發人員。
談到生產成本過低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財經作家吳曉波說起一件往事,他說,1990年代考察溫州打火機企業時,一家企業老板很自信地給他算了一筆賬:電子點火器,日本成本1.1元,溫州人0.2元;密封圈,日本成本0.2元,溫州人0.01元;塑料配件,日本成本0.6元,溫州人0.08元,再算上溫州工人月薪比日本工人低20倍。
“一只打火機,日本造的市場零售價是一美元,溫州造是一元人民幣,看我們不干死小日本!” 就是這位溫州老板生產的打火機,連打三次才出火,那圈薄薄的鋼片還差一點掉下來。
低成本觀念的形成有歷史因素。1990年代的中國,仍是物質匱乏的時代,屬于典型的賣方市場,對于消費者而言,“擁有”本身比“擁有”什么更重要,消費者對品牌及產品還沒有資格挑剔。舉一個例子,曾幾何時,TCL、波導、夏新三大本土手機在2000年前后一度傲視群雄,市場占有率最高時沖至65%,連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都自愧弗如。但是到了2004年,三大品牌幾乎一夜之間全線崩塌,此后多年本土品牌不得不屈居洋品牌之下。據說鼎盛期的TCL手機掌門人萬明堅,出行必住最好的酒店,而且必須一包一層。殊不知,就在萬明堅趾高氣昂風光無限的時候,TCL手機“開機即壞”率高達30%(據當時媒體報道),很難想象這樣的市場它會持久。這個時候,已經不單是成本觀念的問題了。
當年國產手機集體隕落,既有嚴重透支消費者信任(以次充好)的原因,也有消費觀念升級而產品沒有隨之升級的原因。換言之,當廠家還在生產低質低價產品的時候,它沒有發現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已經提高,換機購買的消費者不再滿足于擁有一部手機而是希望擁有一部更好的手機。于是,廠家那套“低質低價+廣告轟炸”的辦法不靈了。
低價和低質是一對孿生姐妹,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物美價廉。所謂“物美價廉”,從來都是引誘低端消費者上鉤的魚餌,是為低質產品尋找的美麗借口。今天的市場環境和20年前相比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最大的變化是購買力與消費觀念的變化,如果你還堅持認為“中國消費者購買力低產品差不多就行”,那就是你徹徹底底的不識時務,沒有與時俱進。長期以來,中國人只在乎購買成本而無視使用成本,你讓他為獲得好產品一次性支付較高的代價他會很不情愿,但是你讓他以較低的代價獲得產品然后在使用過程中支付較高的維修、維護成本連帶發生無盡的使用煩惱,他可能沒什么感覺。從這個角度看,部分消費者觀念的落后,為廠家低成本觀念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低成本觀念帶來低質低價產品泛濫,中國號稱“全球制造中心”,但是,能登上國際舞臺的產品卻少之又少。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國制造”甚至被貼上“劣質廉價”的標簽。中國人最為崇拜的德國,其政府曾多次向國民發布消費預警:“小心購買來自中國的產品”。
必須指出,中國企業長期以來盛行的低成本觀念與國際企業主流觀念格格不入。發達國家早已拋棄低成本觀念,尤其低勞動力成本的觀念。在它們看來,給勞動力支付什么樣的薪酬,完全取決于這個勞動力能提供什么樣的勞動。所以,你從來看不到國際企業的老板號召員工“為企業做貢獻何必在乎工資高低”。員工和企業是兩個平等的主體,不存在誰高誰低、誰重誰輕、誰依附于誰的問題,員工為企業付出勞動,企業為員工支付匹配的報酬,這個企業的勞資關系才是健康的、穩定的。較高的勞動力素質是產出較高的產品質量的保證。很難想象一個員工素質不高的企業能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也很難想象一個員工薪酬與貢獻不對等的企業能獲得持久發展。
當然,國際品牌的產品也有高中低檔之分,這是企業經營的產品戰略與營銷戰略,與大多數中國企業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是不同的。中國制造這些年進步很大,但這是拿自己的現在和自己的過去對比,如果把中國制造放在全球背景下來觀察,你會發現這些年我們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當我們進步的時候你沒有發現人家進步更大,這是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對中國制造憂心忡忡的原因所在。
近年來,珠三角一帶大量加工企業破產、倒閉或外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低成本+低技術+低品牌+低價值+低薪酬”的經營模式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站在更高的視野上看低成本觀念。此時你會發現,低成本觀念甚至是造成中國環境污染、資源重復浪費的罪魁禍首。這個邏輯可能一下子不好理解,仍以打火機為例,1元人民幣購買的打火機使用半個月基本上就廢掉了,而1美元購買的日本打火機可以使用半年,100美元購買的美國軍用打火機可以使用一輩子。
須知,低質產品占用的原材料資源并不少,累積生產累積扔掉,則消耗、浪費的資源、能源更多,對環境必然形成更大的壓力。站在社會效益的的角度,你說哪個更值得提倡?近年來,中國環境日益惡化,與始終走不出低端制造有很大關系。因此,低成本觀念不單純是經濟效益的問題,還是社會效益的問題。
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中國企業必須越來越融入國際市場。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中國企業必須學會、適應國際游戲規則。有遠見的企業家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盡快拋棄低成本思維,轉向“高品質+高技術+高品牌+高價位+高形象”的“五高”戰略。否則,中國永遠也誕生不出蘋果、三星那樣令人尊敬的公司。事實上,低端、低價路線已經無法保證企業繼續存活,轉型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8-4 18:54:21 | 只看該作者
從來就沒有物美價廉,這是自己編出來騙人的東西,哈哈,

鎮遠,定遠,都是好船,物美但談不上價廉,只能說‘還不算貴’,而到了‘吉野’那是清國定的船,因為貴,給了小鼻子,結果大家知道了,

就跟雇傭人員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工程師就是能力有限,否則為什么不貴

點評

戴樂爾回憶錄上說:鬼子圍著這兩艘打了幾個小時。實在是打不沉。天就快黑了。就撤了。朗總裁被撤職后。那簡直不是一個艦隊。一群混子。  發表于 2015-8-5 01:22
據說清政府是沒有能力造破片彈的,所以只能造實心彈。所以雖然船堅炮利,但是無彈可用。哈哈。但不得不說,鎮遠定遠絕對是好艦,小鼻子后拉自己拉回國二次服役去了。  發表于 2015-8-4 22:05
便宜的產品,必定雇傭低價的工程師  發表于 2015-8-4 20:53
哈哈!貌似現在賣嘴的管理者很多,就是忽悠的。  發表于 2015-8-4 19:59
3#
發表于 2015-8-4 19:19:3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的話很透徹,問題是轉型不是隨便說說的事?,F在的企業最求的是眼前利益,是快錢。很少有企業能冷靜下來。去培養人才。(公司里派系斗爭有多么激烈大家心里都是有數的)這些情況不改變一切都是扯淡。相對來說老一輩的機械工人大部分都比現在的人成就高,在我認識的老技工里很多都是一步步跌打滾爬過來的,技術扎實。反觀現在的環境。。。除了自己本職工作沒心思以外其他倒是玩的風生水起、

點評

正解  發表于 2015-8-4 22:48
4#
發表于 2015-8-4 20:05:11 | 只看該作者
不如搬磚的

點評

驢唇對上馬嘴嗎  發表于 2015-8-4 20:39
5#
發表于 2015-8-4 21:01:03 | 只看該作者
確實是這樣,嬰兒奶粉就是這樣,便宜有人要?
6#
發表于 2015-8-4 21:54: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yzyaaa 于 2015-8-4 21:58 編輯

我所在的企業,降低成本=減重,25個厚變22之流,哈哈,越做越輕,越做越差,焊接動不動就開裂,然后就三包。焊接件憑經驗,看客戶反應,想問焊縫分析金相分析都沒人知道。估計論壇很多大俠都有用到我們公司的產品,擔心這么好的牌子要被搞臭搞砸了??!
7#
發表于 2015-8-4 22:02:59 | 只看該作者
“物美價廉”這個詞,為啥要把“物美”放在前面呢?這才關鍵。中國人多數看的只是后面那倆字,哈哈,你就沒辦法。只有當兩件都西都“美”的時候,你才有后面的“價”廉不廉的問題。就好像法國的“西北風“,兜了一圈,誰收呢?哈哈。

點評

我國現階段的情況,沒那個本事就坦然買爛貨唄。頭幾次少買點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8-5 12:45
錢少,又想買來用。往往就會這么悲劇。 其實做做功課,買二手的唄,便宜一大截。就是前期功課多,心累。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8-5 01:50
8#
發表于 2015-8-5 01:50:39 | 只看該作者
zerowing 發表于 2015-8-4 22:02
“物美價廉”這個詞,為啥要把“物美”放在前面呢?這才關鍵。中國人多數看的只是后面那倆字,哈哈,你就沒 ...

錢少,又想買來用。往往就會這么悲劇。

其實做做功課,買二手的唄,便宜一大截。就是前期功課多,心累。

點評

問題是買二手的也沒慧眼。  發表于 2015-8-5 10:17
9#
發表于 2015-8-5 09:31:07 | 只看該作者
看看德國制造就知道物美價廉是否有可能?
10#
發表于 2015-8-5 10:15:01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觀念的問題,國內從改革后可能就開始注重價廉了,因為大家都沒錢,又要攀比,所以有類似低廉的商品都會很紅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9 00:34 , Processed in 0.10124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