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workbench是為設計工程師準備的,而經典界面主要是為仿真工程師準備的。- n1 u' m4 o5 Z: q {9 I6 H) q& ~! E
1 經典界面總體感覺很呆板,主菜單一層一層的嵌套進行選擇,有時候讓人迷失方向。而workbench界面則清新爽朗,工作采用了流程化的方式,首先就確定了分析的任務,并把分析任務進行細分,用戶只需要進入各個子單元進行操作,所以用起來思路清晰。而且,感覺經典界面脫胎于DOS方式,操作總感覺繁瑣,而workbench則以windows界面作為交互的窗口,感覺很親切。
# ?- M; Q2 D% w$ B* @: w" e. n* k1 A) j" v( B+ {
2 經典界面需要用戶自己決定用什么單元,并對單元的輸入,輸出選項進行設置。而WORKBENCH界面則把這一點完全封裝起來,它根據用戶使用的是哪個學科的分析,是1D,2D,3D分析來自動挑選單元,一般而言,對于結構分析,他會自動挑選18*系列單元。各有好處,經典界面下,用戶可以進行全面的控制,而在WOKRBENCH中,這就不要用戶操心,正適合設計工程師的需要。用戶不同,則需要不同。
J2 v+ h. A2 C6 X, [- F+ S: F) d% g1 X* D
3 經典界面中,材料屬性需要自己定義。而workbench中,則提供了相當強大的支持,它提供了由軟件內置的現成工程材料庫,為用戶的選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3 q" D( K: k; C+ |
! q# C( U" S6 d
4 經典界面創建幾何模型,用兩個字可以表述“繁瑣”,不僅僅要層層的選擇菜單,對于復雜物體,還要經常變換工作平面。在經典界面中創建復雜幾何體是一件令人生畏的工作。而workbench則一改經典界面的令人生厭的風格,采用了全新的設計理念,專門做了一個design modeler的建模平臺,其建模方式與流行的PRO/E,UG,SOLIDWORKS十分相似,在收購了splaim軟件后,更可以直接建模。
$ K$ b% A3 o/ N) j6 t& u3 z. s
/ V8 ^7 ?( Z' i- b3 R" J( C5 經典界面中,載荷條件的設置最為討厭。它要翻來覆去的在幾個菜單項之間倒過來倒過去,很不直觀;而workbench則大大的改變了這一點,使用非常直觀的表格和曲線,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在如何設置載荷條件。
! X8 J" o. k! Q' q) f
+ I9 c. J" G; N9 u" ]1 i9 I6 經典界面在確定求解類型時,是很不令人滿意的。通常,在有限元模型創建完畢后,才去選擇分析類型,這不符合我們的思考方式。從思考方式來說,首先應該就是確定,我們準備做什么分析,然后就是建模,仿真,后處理。而workbench很好的反應了這種思維流程。% e$ T' v. T. L( ~( w' }; @; C
! W3 c) ~* M8 z& M6 [7 經典界面中的后處理功能應該說也很豐富,但是不夠直觀,不夠方便。而workbench中,把后處理功能直接顯示在界面中,可以非常方便的進行選擇,而且,無論是列表,繪圖,動畫都相當方便,而不象經典界面那樣需要操作很多步。尤其是動畫操作,現在workbench中是很輕易就可以做到,而在經典界面中則需要找工具菜單,從下列菜單中搜索選項,弄得十分復雜。
U' M4 l3 z( w* j
" V$ [6 z( Z; I, k# p. q8 在經典界面中,選擇單位是一個很煩人的事情。要靠自己決定,然后統一。而workbench則對此大大強化了,它不僅提供了多套單位系統,而且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單位之間切換。
% R- f; s5 a( P& N) U5 W$ e) ^1 V( P* H& y8 _
9 在機械設計中,裝配體的仿真是最經常出現的事情,但是經典界面的支持相當糟糕。而workbench中,可以自動找接觸,而且對于運動副的設置也相當方便,這使得在ANSYS中做裝配體的仿真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經典界面中,哪怕做一個簡單的接觸,使用接觸向導,都要諸多周折。對于裝配體而言,接觸是如此之多,用經典界面做裝配體然讓望而生畏。' P% @7 A( g# T1 }. _
. G3 K: t P f總體說來,workbench做得很工程化,對于設計工程師來說,是一個福音。盡管如此,經典界面也有相當的優點,不過這種優點主要是針對仿真領域而言的。經典界面中,可以方便的編程,可以很容易的選擇節點,單元,可以方便的對程序進行調試,而這種底層功能,workbench是不具備的。所以,對于一般的工程應用而言,使用workbench就很好,但是如果要做相當專業的仿真,還是要用到經典界面的。
7 h, G6 W5 u5 p5 l9 g# f4 z+ [( C* x w* l
6 C: J* v5 u- 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