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39|回復: 6

德資中小企業煉就"百年老店"背后的秘密:不貪大,深耕細分領域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7-23 13:19:0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通過走訪位于江蘇省太倉市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示范園",探尋德資中小制造企業煉就"百年老店"背后的秘密:企業發展不貪大,堅守、深耕細分領域;市場環境倒逼制造業以質取勝,技術上精益求精;政企共振合力培育"工匠精神"。

  見微知著,德國制造積累的經驗,將給我國制造業升級帶來深刻啟示。

  專著于做精、做深、做透
  
  企業運行是否受到經濟下行影響?對此,毅結特緊固件系統(太倉)有限公司生產和工程總監邁克·弗蘭克給出的答案讓不少人心生羨慕:"因為有一流的產品,基本沒有感受到任何沖擊。去年銷售額增長50%,達到1.1億元,今年預計有1.6億元。"

  在公司產品展示廳,一個個看似毫不起眼的螺絲件,從建筑用螺絲到電器螺絲,再到汽車螺絲、航空器螺絲。邁克·弗蘭克談到,作為一家普通的德國家族式企業,毅結特專注螺絲件制造已經90多年了。"螺絲雖小,但產品不低端。公司最新研制的車身緊固螺絲,突破性地取代了車身焊接工藝,將在新一代奧迪A8轎車上全面應用。"

  克恩·里伯斯公司是最早在太倉建廠的德資企業,公司從機械鐘彈簧起步,120多年來一直圍繞彈簧領域深度拓展。克恩·里伯斯中國業務集團

  總經理張臻偉說:"前兩年,中國汽車塑料件市場增長很快,我們想做塑料件,但德國老板說缺乏這個領域的技術積累,堅決不碰。"

  正是得益于長期的專注和積累,這家公司如今在多個彈簧件細分市場上位居前列:汽車安全帶卷簧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0%;發動機彈簧等成為博世、舍弗勒等跨國公司核心供應商。"公司在華銷售年均增速30%以上。"張臻偉說,最近還開發出針對中國高鐵電力接觸網的彈簧產品,市場前景看好。

  "和德資企業打交道10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不貪大。市場再火爆,也不盲目擴規模或跨界,而是守住一個細小領域做精、做深、做透,成就一批'隱形冠軍'。"采訪中,太倉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馮玉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江蘇馳翔精密齒輪公司董事長周其剛認為,與德資制造企業相比,中國企業什么賺錢就做什么,最欠缺的就是定力和恒心。"就好比打井,人家是在1平方米的地方把井打到1000米深,而我們通常是在1000平方米的地方打很多井,每一口井都只有1米深,看似很熱鬧,但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難以抵擋。"

  追求"質量過剩"
  
  "視質量為生命,追求'質量過剩',是德國制造企業的核心理念。"張臻偉深有感觸地說,除開文化因素,這里面有市場的邏輯。長期以來,高企的勞動力、要素成本倒逼德國企業必須以質取勝。"以汽車安全帶卷簧為例,歐盟標準為5萬次拉放彈力不衰減,而我們公司的產品能做到10萬次"。

  透過一面玻璃墻,只見全球在線質量監測網絡連接著每臺機器,并隨時將監測結果匯集到毅結特德國生產控制中心;高速影像對照檢測平臺每分鐘能檢測30多個螺絲。邁克·弗蘭克說,嚴密的質量控制體系,使他們在世界任何一個工廠生產的產品質量都能高度一致,瑕疵產品絕不會流向市場。

  "德國質量"的背后,更有技術上世代傳承、精益求精的實力支撐。埃馬克機床太倉有限公司首席生產執行官馬庫斯說,德國企業如果缺乏技術積累和核心專利是很難在市場上生存的,所以,埃馬克140多年來圍繞機床制造的技術改進從未停止。

  "為保持競爭力,公司每年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重都要超過15%,超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創新產品。"馬庫斯說。

  三峰環境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雷欽平說,"德國制造"之所以成為質量可靠的代名詞,就在于其健康市場環境下形成的"工匠精神"和科學細密的質量體系,而我國的市場倒逼機制不強,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制造企業都抱著"差不多就行"的心態,不愿在質量上追求極致。

  "如果中國企業對技術研發和傳承普遍缺乏重視,模仿、抄襲繼續橫行,中國制造就難以升級。"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劉紹云表示。

  政府正確引導
  
  采訪中,這些百年的德資制造企業無一不提到社會氛圍、政府引導機制的重要性。毅結特公司的邁克·弗蘭克表示,多年以來,德國政府不僅集中優惠措施扶持科技型初創企業,還大力支持傳統制造業的創新升級。

  比如,螺絲件生產需要電鍍,傳統的電鍍作業往往帶來水污染,毅結特公司通過創新運用綠色技術有效解決了污染問題,德國政府不僅授予綠色發展獎,還給予30%的資金補貼,"但在中國,我們看到,政府更多是對傳統制造企業的污染行為進行罰款,而不是協助其創新升級,解決問題"。

  他強調,德國政府對企業的評價標準注重引導制造企業向專業、精密、高技術的方向發展。例如,德國的行業協會等在制定各類企業排行榜時,不像中國評定百強企業是按營業額大小排名,而是依據企業的技術創新水準、細分市場占有率等進行評判,排名靠前以及獲獎者往往不是規模最大的企業,而是技術創新最活躍的企業。

  "在這種氛圍下,企業就不會追求簡單做大規模,而是堅守'工匠精神',競相在技術上積累、創新。"

  此外,強有力的技術工人隊伍支撐,是德國制造的堅強基石。馬庫斯說,德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不遺余力,不僅有完備的雙元制教育體系,還鼓勵、支持企業對工人持續進行提升培訓,即便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德國政府也資助企業對暫時待崗的工人進行再培訓。"到中國建廠后,我們發現這里的勞動力很多,但能滿足企業需求的技術工人很少。

  因此,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學校,德國政府每年會補貼數萬歐元,德國商會也會提供一些專業培訓項目和老師。"

  馮玉良認為,應學習、借鑒德國經驗,盡快建立科學的企業評價體系和引導機制,在支持中小企業和傳統制造創新升級、培育技術工人等方面出實招、下硬功,讓成千上萬的中小制造企業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7-26 21:47:25 | 只看該作者
德國的產品質量好的原因,值得學習。
3#
發表于 2015-7-29 16:01:59 | 只看該作者
德國 日本一些微小企業真的是隱形冠軍,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社會太浮躁了。
4#
發表于 2015-7-31 20:14:26 | 只看該作者
便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德國政府也資助企業對暫時待崗的工人進行再培訓。
我社會,單代大學生考什么來上崗呢!出來要的是經驗,沒經驗,不會培訓,現在企業要的是馬上上崗的。不知道哪些技術人才從哪來呢!中小企業從來不培訓...技術怎么上去呢!
5#
發表于 2015-8-5 16:54:32 | 只看該作者
太倉,德資企業之鄉,有200多家德資企業,舍弗勒等
6#
發表于 2015-10-17 11:49:25 | 只看該作者
德國工業發展背景對我們的啟示
7#
發表于 2015-11-18 14:42:29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1 04:52 , Processed in 0.0665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