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在出差,不好意思0 B9 y) w! P% m
$ \9 u) x4 e) K- {. `
我想確定的是,目前你們使用的鈍化液有這個問題?放置一段時間后會有Cr6+產生?
' o% K0 z( b5 T0 Q v8 j9 C2 p有具體的報告確定嗎?我是說SGS,CTI等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測試報告?
# {! A$ J( `, N; g0 f3 P
9 p5 g* W+ ~) }$ B. _從我05年接觸三價鉻鈍化到現在,我只聽說過假的三價鉻鈍化液,沒有聽說過真正的三價鉻鈍化液鈍化完的工件會在鈍化層中出現Cr6+的,從來沒有過(確切的說是從來沒有因為六價鉻被客訴過,哈哈)
# w' R7 v; v% S
8 G3 X: K: T S3 g, _( E6 Z" n5 _至于上海交大的那邊論文,一個是08年的論文,時效性本身不談,光內容我看著實在是為我們的大學悲哀,上海交大啊,居然這種狗屎論文也能發表,
' b7 P5 D7 F4 A' j/ S首先,點滴法是有測量問題的,不能作為最終判定,
" @' _$ D3 o1 N9 m其次,試驗中采用了多少螺絲,每種測試的時候出現六價鉻的螺絲數量比例都不做說明5 \) t; p; n/ ^
還有,其實我看到他說6-10微米的膜厚,三價鉻彩鋅鈍化,在08年的時候就可以做到250小時的中性鹽霧,我就呵呵了,不愧是上海交大啊,就是牛逼
. F! i; Y7 j! q最后,這個方法定性分析也是有理論極限的,一般是1-2mg/Kg,而歐盟的標準是1000ppm,哈哈+ ]5 [' P$ l2 M1 n% p. Z4 t2 Q
! p0 [# q. r& \$ Q. m2 t
所以。。。。/ t6 p& T0 x&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