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來說,汽車的車牌都不會是人們注意的方向,因為在現代人們的眼中這就像是一件買車后的附贈品一樣。然而,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現任二把手沃夫岡-伯哈德(Wolfgang Bernhard)和內華達州州長布賴恩-桑多瓦爾(Brian Sandoval)日前卻因為一塊具有歷史意義的車牌而出現在了同一個場合中。當時他們聯手拿著這塊長方形的車牌供媒體界人士肆意拍照,而這塊車牌則是全球首塊頒發給自動駕駛卡車的車牌。
1 v" }6 P% i; J據悉,此次將獲得這一車牌的是一輛在戴姆勒18輪集卡上經過深度改裝的“Freightliner Inspiration”車型,該車型可以在安全、高效和環保的理念下自動完全長途運輸的工作。“市場對于這一代的卡車有著非常明顯的需求,而我們則是投身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伯哈德說道。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老牌汽車廠商梅賽德斯-奔馳去年10月曾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IAA商用車博覽會”(IAA Commercial Vehicles expo)中展示了一款重型自動駕駛概念卡車“Future Truck 2025”。該公司相信,這一概念設計將最終有可能幫助減少每年高速公路意外事故的發生。+ K0 d# A9 u5 y+ u
6.jpg (48.12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7 06:28 上傳
# c% d, j2 |1 e- M
應該說,Freightliner Inspiration此次提供的是有著一定條件限制的自動駕駛機制,即內置的自動駕駛模塊僅會在卡車進入高速公路后激活,該系統在激活后會始終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并在車道內行駛,也不會主動進行超車。如果卡車在行車過程中碰到一些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比如路面積雪掩蓋了車道標識線等,該系統便會通過蜂鳴以及儀表盤的圖標來提示駕駛員介入駕駛。若是駕駛員沒有在五秒時間內給出反應的話,該車便會逐漸減速,并最終停下。
5 d p/ b z& s }在硬件方面,Freightliner Inspiration同此前戴姆勒投放市場的其他車型也有著一定的區別。比如,該車型另外配備了一部可以檢測道路標識線的立體攝像機、一個可以檢測道路障礙物的雷達。不過,該車沒有配備車對車交互系統、新型激光傳感器LIDAR,也不會對車輛后方的情況進行自動監控,因為戴勒姆認為這樣的做法沒有太大意義。
5 H/ c$ y) F% ]- |/ j% m
4.jpg (25.05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7 06:28 上傳
& G( F c9 a" n& W! o* A
現階段的Freightliner Inspiration依舊是一部處于測試階段的卡車,但戴勒姆方面相信該車型可以非常安全的在公共道路上行駛,而內華達州車管所也認同這一看法。不過,戴勒姆仍然需要讓這輛卡車經歷數百萬英里不同道路環境的測試才有可能將其交付到任何有可能的潛在客戶手中。外界相信,這一卡車從測試到最終交付有可能仍然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但這恰恰也是目前所有汽車廠商對新科技都在采取的謹慎處理態度。/ z. e) f# k. B3 S2 B' j
, S# e {$ h' w2 _* R0 W! l8 S: p& ^
2012年,美國總計發生了33萬起同卡車相關的交通事故,將近有4000人因此喪生,且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家用轎車的駕駛員或者乘客。而在這33萬起同卡車相關的交通事故中,大約有90%的意外都是由人為操作失誤引起的。“任何能讓商用車輛避免遭遇車禍的技術都有著巨大的價值。”波士頓咨詢集團汽車實務北美負責人兼底特律辦事處董事總經理希維爾-莫斯奎特(Xavier Mosquet)說道。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有越來越的集卡公司開始為旗下車型配備來包括車道保持、自動剎車在內的這些主動安全措施。“這一技術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是不言自明的,因此這些企業完全沒有理由不投身其中。”運輸和物流領域專家諾爾-裴瑞(Noël Perry)說道。$ ~! J6 G4 F- P; q4 o% D
) u s* d1 \# g, | n1 i1 p" L在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的受寵也同現在有越來越少的人們愿意接手這一工作息息相關。據美國運輸研究所(Americ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在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缺少足夠有經驗的卡車司機,這一崗位甚至已經迎來了一場“運力危機”。同時,“美國卡車運輸協會”(The 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s)預計,2022年卡車司機崗位將迎來多達24萬人的巨大缺口(目前全美全職卡車司機的數量大約在300萬左右)。" t W- v( L* w9 i) {1 s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部分是由于經常性的長途駕駛并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而獲得商用卡車駕駛員資格也是一件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此外,裴瑞還相信由于一系列新法規的問世,卡車司機未來的缺口將會越來越大。應該說,以上所有這些措施雖然都有益于行車安全,但對于卡車司機的利潤也會有著巨大影響。此外,由于在線電商的興起,如今市場對于卡車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不過,卡車司機缺口的不斷擴大并沒有說服更多的人們進入這一行業。因此集卡廠商不得不采取另一個解決策略,那就是不斷減少人力因素在長途駕駛中的重要性,同時通過自動駕駛技術來提高行車安全以及燃油經濟性。: C5 R. x! Y2 c. E2 F5 Z
) t. @( x6 z" P v. ^8 e) g0 s. V應該說,自動駕駛卡車在安全性方面的優勢是非常顯著的,因為這類卡車不會像人力駕駛員一樣感到疲勞、壓力或者情緒產生波動。而且,由于卡車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因此它也無需處理非常復雜的城市交通狀況。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完全可以“成群結隊”的上路行駛,即通過一輛卡車領頭,其他的車輛只需要完全照搬前方的動作即可,而它們之間的車輛間隔甚至可以壓縮至30英尺。汽車行業咨詢機構主席大衛-卡萊斯爾(David Carlisle)表示,讓一輛卡車引領其他7輛卡車行駛的駕駛方式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燃油支出(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風阻系數)。
4 @! @' \. b; o( _( r+ w擁有一定自動駕駛能力的卡車可以部分緩解卡車司機緊缺的壓力,因為這一技術的部署可以使長途駕駛變得更為輕松,在未來降低卡車司機的準入標準,甚至有可能由于有更多新手司機的上崗而降低該行業的平均工資。當然,這一技術的最終目標還是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完全取代人力司機的作用。9 h8 E8 v4 Q9 A) l
- o' V6 r h9 H在馬丁-福特(Martin Ford)的《機器人的崛起:技術和未來失業的威脅》(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一書中,作者表示:“雖然卡車可能在不久后就具備自動駕駛的能力,但這些車輛有可能造成的可怕性事故恐怕還是會要求人力司機在可預見的未來都老老實實的待在駕駛艙內。”對此,戴姆勒卡車產品工程部負責人、卡車部門全球產品工程采購總裁賽文-恩尼斯(Sven Ennerst)也對此表示了認同。“我們并不希望完全擺脫司機的作用,只是希望幫助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恩尼斯說道。
, O" B/ `1 r* R; {7 m6 T& G, _5 e4 L1 K. g& Z O+ Q, h! N*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