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1238|回復(fù): 15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復(fù)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06-5-27 20:43:0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 i! G) ^4 k) O% E8 j

一般手冊上把齒頂后角定為6度,個人認(rèn)為很不科學(xué),而且非常錯誤。那不應(yīng)該是一個固定的值,那是一個變值。通過以下公式可以繪制出該曲線:

9 V* J2 i( |9 r

H={a[inv(alpha')-inv(alpha)]-mxtan(alpha)}/tan(beta0)

' r# j$ ~6 Q# c# q1 p+ _5 G0 Z1 }

alpha'=arccos[a*cos(alpha)/a']

8 ^7 k' x+ n3 E; [

a   標(biāo)準(zhǔn)中心距(無變位)

) N g5 Z" g0 x' X4 G

alpha'   插齒嚙合角

/ ?" U8 Q& d# } a6 @3 A

alpha   壓力角

, w0 V; [ R: \$ C/ N- z5 j- G

m   模數(shù)

2 E5 n( n3 N$ G3 \5 i( q0 `- \1 t& A5 U

x   被加工齒輪之變位系數(shù)

+ K2 h( `3 i! C% f

beta0   插齒刀分度圓螺旋角

* X# h0 R! R( t' x7 Q' ]& B

a'   插齒中心距

/ f% l( b- [3 j; z, _2 Q6 u

縱坐標(biāo)取H  橫坐標(biāo)取a'      通過不同的變位系數(shù)截取H,H=m*x0*tan(alpha)/tan(beta0)

' Z; {7 o q$ i8 Q& b

截取曲線時要注意,插內(nèi)齒和插外齒截取的上下位置正好相反,并且插內(nèi)齒時,曲線取凹的;插外齒時曲線取凸的。

& O1 K( y* u3 Z2 }+ a7 h9 f

 

" y3 k4 o( ?) k/ r+ l) D3 w N- l

本人通過對Gleason插齒刀的測量(它也是用一根直線代替,角度和我取得的近似角度幾乎相同。齒頂圓也會有些許變化)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06-5-27 22:01:46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這個與http://bbs.cmiw.cn/forums/13542/ShowPost.aspx是一回事么?
' B1 v4 {3 C9 c$ }& O" X形式完全不一樣啊
* O2 N( l( ?$ y' T$ j7 k2 n你這里的H的物理意義是插齒刀軸向距離嗎?: {; C& E3 P: i, v: |% M
我推導(dǎo)的公式和你本貼類似,不過我用的參數(shù)是兩個基圓,基圓上側(cè)面后角,齒頂后角,新品嚙合壓力角,研磨后嚙合壓力角。也可以加個參數(shù):插齒刀軸向距離,這樣就可以直接畫出理論上插齒刀側(cè)面投影了。3 K- L& U$ K" h1 U  G% P
你最后一句里“近似角度”是怎么定義的?比如說,取無變位時的后角為近似角度?
3#
發(fā)表于 2006-5-28 01:55:17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我把我的結(jié)果貼出來,大家參考一下,沒有驗證是不是和松版的一致不過可以自然退化成齒條的情形。另外,圖片最下面紅色部分是我用這個方程生成的外插齒刀的齒頂曲線(插齒刀側(cè)面投影)看得出來,確實是凸的,只是程度很小,大家用這個公式很容易做個直線近似時齒根徑的誤差計算程序。另外松版有沒有你說的那個Gleason插齒刀的圖紙啊?能不能掃描上來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5-28 12:55:15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跟那個帖子是一回事,只是加了公式。那時沒畫出曲線,只是算了幾個點?,F(xiàn)在能畫出曲線了:曲線的起始點是兩基圓相切是,即壓力角為0度時。

7 [0 E. [/ }. u$ r

H是插齒刀的軸向距離!x0=0時,H=0。x0為負(fù)值時,H也為負(fù)值。

5 P' B9 \' \, S+ f2 f: f

我的近似角度是取曲線兩端點連線的角度,然后齒頂圓直徑相應(yīng)變化:找到曲線上切線為該角度的點,然后取平均值。但我認(rèn)為這個方法還不夠科學(xué),希望你有更科學(xué)的方法。取無變位時的后角感覺也不太科學(xué)。

G" N2 L$ W( s: l7 T

Gleason從來不提供圖紙。但能保證我們的使用。Gleason的剃前加齒頂?shù)菇堑牟妪X刀,好像國內(nèi)還沒有一家刀具廠能做。

6 u. O! |4 f' C8 a v! M/ O7 C

你的theta定義為相對于新品位置的齒頂后角,是不是減去新品位置的齒頂后角所得的值?

5#
發(fā)表于 2006-5-28 13:58:17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方法也談不到科學(xué),其實是以用戶體驗為導(dǎo)向的。
. [/ r9 Q, G# {5 ^* \: _關(guān)于此類問題的原則是,新品時一般要保證是精確值。
) i) B+ @3 ^/ z2 H: j% o, |2 J: m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出一條直線就可以了。) r, e1 j; X# b" T4 Z, U/ x" c

7 K9 e6 |* Z- P! ]5 i! r# e5 {" l但實際制作時似乎沒有這樣計算...
+ F( d% I9 Y8 q9 I9 k+ e# N6 K2 x/ \! ]" ]# M5 Q. `7 b0 m
我上面那個圖的紅色部分其實是嚙合壓力角從25到15度,基圓上側(cè)面后角2度,齒輪和刀具基圓直徑和是200時的曲線. m+ i* H1 A" \/ ]! v1 F- g
* r) r, g; g' f- t, Z
格里森不給圖紙啊,那用戶不是連確認(rèn)圖紙都不能了嗎?還真是自信啊 那你下次訂貨時就說你的齒根徑非常嚴(yán)格,然后給他個極小的公差,看他能不能做,呵呵。7 ?  T" e# n4 W
3 B8 V- j' G6 o& B2 q
你說國內(nèi)沒有能做的,是不是說那個加工齒輪齒頂?shù)菇堑墓δ懿荒茏??那插齒刀觸角能做嗎?
7 B$ g8 @7 _* X( d$ Y  E# ?8 o# s/ d; K2 x2 z
我theta的定義如下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6#
發(fā)表于 2006-5-28 14:27:30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對了,我的式子(2)里,alpha=alpha'時就會變成你 http://bbs.cmiw.cn/forums/13542/ShowPost.aspx 里的式子

7 E5 I7 U4 |- a: Q

我所說的新品其實也可以理解成為任意地方,可是如果不確定新品位置的話,齒頂后角不太好定義,

; k& J' G: N* C+ |" }- M

按照那個貼的思路,你對某點齒頂后角的定義似乎這樣的

. O+ `+ N- O+ _* W6 Y& }"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5-28 20:06:12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我的齒頂后角就是如你所說般定義的。
8 u/ `9 P% m: q+ {8 Q/ H
) H  j. z( r- w: U- G唉,訂貨和確認(rèn)還輪不到我啊。我只是有興趣研究,沒有實踐的機會??!有些信息是和其他工程師聊天時才知道的。我們公司又向重慶刀具廠定了一把插齒刀,對方只會把齒頂后角定為6度。唉!我的聲音沒人聽??!9 F0 \4 w! b  T* S2 O
# r* o7 x0 S$ c( }
我對刀具的加工工藝一竅不通。只是聽其他工程師說,只有Gleason和比利時的一家刀具廠能做3個角的插齒刀(壓力角、觸角和齒頂?shù)菇牵?br /> $ E, I1 H& [5 [$ [9 k  t
" {5 C+ O+ a+ Z. ?& N6 L為什么不能如你所說般用最小二乘法呢?在電腦的幫助下,復(fù)雜的計算已不是什么困難了。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5-28 20:16:53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還有,我認(rèn)為重要的不是齒根圓,而是漸開線起始點的位置。
9#
發(fā)表于 2006-5-30 01:30:46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國產(chǎn)的插齒刀都是固定齒頂后角為6度嗎?雖然不一定要加工成曲線,但加工成任意角度的一條直線工藝上應(yīng)該不是問題。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刀具生產(chǎn)商以標(biāo)準(zhǔn)為導(dǎo)向吧。機械行業(yè)都有這個傾向吧。對于任何產(chǎn)品而言,差異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機械行業(yè)可能輕易不冒這個險。我不知道如果用戶的齒根徑公差比較嚴(yán)格時國內(nèi)的設(shè)計者是不是會算一下。比如你上次說的,被加工齒輪齒根和配對齒輪齒頂都碰上了,難道那個插齒刀不算不合格品嗎?

) v, A+ E% g& Q1 t$ ^+ e

壓力角(任意壓力角?)、觸角和齒頂?shù)菇堑臄?shù)學(xué)原理雖然比較難,可是也不是特別特別難。做不了莫非是因為工藝問題?國內(nèi)的滾刀的觸角和齒頂?shù)菇菓?yīng)該沒問題吧

( ?5 N* O# V4 P# z6 {' ~0 N

保證漸開線起始點的位置不變也可以定出一個方程,刀具有效外徑指的是除去齒頂?shù)箞A之后的實際漸開線位置的外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5-30 21:27:14 | 只看該作者

Re: 插齒刀齒頂后角曲線的繪制(原創(chuàng))

我如果用“齒形角”應(yīng)該更準(zhǔn)確一點。

8 S# v) b- j3 r4 B) ?

齒輪在很多細(xì)節(jié)上,由于近似加工和追求標(biāo)準(zhǔn)化的緣故,以前的齒輪理論研究者可能由于避免煩瑣的計算和追求標(biāo)準(zhǔn)的理由,而將一些系數(shù)或數(shù)值標(biāo)準(zhǔn)化。這可能在一定的階段是有利的。很多的工具書都很落后,有時甚至有誤導(dǎo)的作用。在加上沒有經(jīng)過嚴(yán)格的校核和一些印刷錯誤,使得我在看國內(nèi)的工具書時,必須自己從頭推導(dǎo)一邊,否則不敢輕易使用書上的公式。雖然能加深印象,但無形中也是一種浪費。實話說,國外的書籍就很少有錯誤。

3 k: {* l. G3 V7 P: p

如果你的等式里兩根號前后換一下,等號右邊兩基圓換一下,以及兩加號改成“土”,涵蓋內(nèi)齒輪,那就齊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07:20 , Processed in 0.0712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