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這里 工作快滿五年了,回顧過去,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當初在機械設計師崗位上再踏實工作五年的初衷。工作之余也在不斷地觀察和思考,看到機械設計師工作中的一些優點和缺點,并試圖找到提高工作品質和效率的解決之道,現簡單總結如下,供有需要的參考。" R( R1 i0 {3 U8 X% \) }5 H6 N4 R
8 x! J1 v+ X$ @$ ~# z* n
本公司作為一個上規模成功的非標設備供應商,從機械設計這一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足以自豪,值得同行效仿。
' A, ]1 Z2 n% [
. {$ V& A# @5 p. C" [/ c 第一, 機電接口制度。以機械設計為主導的機電接口制度很好地講設備方案和電氣設計工程師做交流合作,機電不分家,但應有主次之分,通過標準化的輸入輸出表格和機電接口文件,電氣工程師能在不投入更多的時間的情況下,迅速了解設備的慨念和功能要求,明確各自提請采購的元件,避免了在很多設備公司看到的機電打架的局面。
1 I, r6 Z6 } b0 {' O) I/ P8 p1 Z
) `2 L$ w1 T7 _! X 第二,SAP系統和外購件選型表。每個零件都在建立之初設定一個簡單的十位號碼,而將所有外購件都分類集中在一個表格中,并鏈接上技術參數和相關技術資料,供設計工程師參考選用。這有利于工程師學習了解外購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大大縮短了工程師選用外購件的時間。. A: x7 C1 B0 g. p! |# h% D" V, r
) t6 E3 G" e( ]. S- V
第三, inventor 設計軟件和vault 圖檔管理系統。對于非標設備設計來講,inventor 簡單易學,方便快捷,非常適用。而 附屬的 Vault 圖檔管理系統很好地處理了各設計工程師之間的分工合作,也非常有利于整線主管工程師和各站工程師間的交流。
: t2 b! F0 m5 B* V: o X3 W) N% T : P" J7 @; V7 ?7 o
第四,OPL制度和機械設計檢查清單。將項目進行中的問題記錄并定義好解決的責任人和解決方案,完成時間點的做法,是一個比較通用而有效的解決問題機制。依據機械設計檢查清單逐條對照找出設計不足以尋找解決方案的方式,是一個完善設計必備的工具,值得很好地執行和推廣。
2 u8 ? X" N3 P- n2 s4 C0 b
- W. y& G+ W! i1 U 工作久了,碰到過很多問題,仔細思考,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影響機械設計工作效率和品質的缺點,羅列如下:* b7 r) |6 }5 u G* J
( |& {8 j: \- D1 T) `& C6 Z: Q; z第一:預防出錯的機制。非標設備,根據客戶要求定制生產,相同功能的設備都各有不同,出現各種錯誤,本來無可厚非,但在預防出錯方面,我們的確需要加強。 經常在設備本身的設計上談到的防呆設計,在設計工作過程中卻沒有重視。比如說,更新圖紙的發行就存在很大的漏洞,DFC 和Vault 系統需要同時更新這種重復工作本身就有問題,完全將希望寄拖在設計工程師的責任,而還有做兩次,怎么說都不是好的解決方法。 另外,以方便物料采購為目的的P48系統對技術資料的信息傳遞也有很大的副作用,這是導致錯誤被完美COPY的原因之一。$ D* Q) P- r1 M5 z; m
. P. f- n+ a' F& @+ |- K5 M# i第二:知識經驗的分享和員工的培訓制度。機械設計知識和經驗為主,而非標設計要求更高,一條成功的生產線離不開一個設計團隊的共同努力。從產品圖紙,產品工藝,產量,節拍要求;到經濟性,自動化程度要求,再到標準化要求,設備使用維護習慣,客戶的特殊期望,信息量巨大,不了解這些,設計工程師設計出來的設備,機構和零件,很難完善。如何讓這些有用的信息植入到機械設計工程師的腦子中,需要我們非常重視知識經驗分享和培訓。目前雖然做了一些專門的培訓 BPS, PE, LLD等,但對于一些專用的工藝設備沒有或者說沒有堅持更新信息并分享,也沒有很好地分享項目過程中通常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另外機械設計師這一塊對員工的培訓重視不夠,根本上缺乏長期的計劃,對新員工培訓看似有章可循,但對本公司這樣規模的設備供應商,這一塊是短板,可以做得更好。4 B( A. G. _5 E) c* v8 s7 O
' F9 g& |% \( w. J7 W+ |) Q3 X* R
第三: 標準化的工作。在優點中提到的外購件清單的做法是一個好的例子,但是相對而言,50多人的機械設計隊伍,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化團隊,有做一些3D建庫的工作,但局限于借用別人的成果。 應該花時間收集團隊中的好的設計,并標準化分享給團隊成員。另外標準外購件庫的完善也要啟動并設定專職責任人和建立時間表。單站的設計成功只對一個項目有價值,而標準的確立讓團隊長期受益。4 d3 A# \0 B8 Z- V4 Q$ w# A
/ {- f. d: T! {( {/ d% Z% g
第四: 集中解決問題的機制和歸納總結的習慣。PE是我們提倡的,將問題解決在設計方案的時候當然是理想而有效的方法。但我們這后期遇到的問題很多,在壓力下有很多充滿智慧的解決方案,可惜的是沒有好好歸納總結并分享給團隊,造成下次另外工程師碰到類似問題又重新找另外的方案。
: L7 h9 K. u8 z0 B) u
9 a% F' Z' M" b3 ?: @! q* A) m3 ]9 E 針對以上的一些缺點,本人認為主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善。7 T" U1 R/ P& ]& j9 n- C: g
) C. z0 l6 G- _0 d) d' o
首先, 要區分技術BOM和采購BOM的功能區別。P48系統對于成熟的產品地采購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可對邊開發邊制造的非標設備而言,沒什么好處,一方面技術開發過程中的變更信息要么不能保留到系統中,要么一些錯誤的采購信息一直存在,重復犯錯。建議設計工程師主要負責將技術清單整理好,用excell 表做好清單。Excell表格清晰,可以記錄變更信息,和圖紙一起構成設備最重要的技術文件,既方便裝配調試,又對后來者參考帶來很大便利,這是P48系統所無法做到的。 理想狀態是每個零件的3D模型中有清晰的定義,通過Inventor可以自動生成完整的零件清單。 7 ~7 e5 [8 j- L8 m& s
$ s. ?& u/ c. k U9 F
第二,要改變目前為方便打印圖紙而早早將零件release的做法,將圖紙的Releae 發行放到設備交付的時候,優點無需多言,再資深的工程師,設計階段是很難完美,而調試過程中的改善是最有價值的,由于各種原因而沒有記錄到技術資料中的這部分信息都是設備制造廠商最大的損失。
+ H6 o% L* Y" U; A4 ] " b0 H% {" U) D' f& f* |2 o
第三,知識經驗的分享的話題涉及的方面很多,非常關鍵,做為管理者應該不遺余力地推進這點。 比如說在每周的周會上鼓勵大家花點時間介紹下本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讓大家出出主意,或者秀下自己解決某問題的主意和心得。慢慢積累,受益的將是整個團隊。進一步能做的是,在某個難題被解決后,趁熱打鐵,鼓勵工程師寫成一個簡單的報告,記錄一下,慶祝一下,久而為之,會積累很多有用的資料。還有,對于資深的工程師,應該承認其傳幫帶的重要性,增加其在傳幫帶的 價值感,鼓勵更多的分享經驗,同時讓其有更多學習提高的意愿和機會,讓強者更強。
# P# V; i/ q( m, U
# N/ j9 i V) H, l3 a K/ F& X! x. r8 H 第四,標準化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句話要去做,指定人員,分配任務,排計劃執行。0 F) B3 E7 Y: k% Q% ~
+ l2 R# J) T7 E# X* p
針對缺點,這里只挑幾點重要的建議,方法總比問題多,重視這些缺點,總能找到改善之道。這些也僅僅是一些本職工作上的改善,至于如何激勵員工,增加個人成就感,發揮能動性,或者改變目前報價不管資料配置,而管理資源的項目管理不報價,客觀上不珍惜資料的其他一些問題,不在這個建議內容。 ; |( `& F, k2 ^/ H1 @
$ U+ ^" @" h) X" l
這些純屬個人意見,一家之言,高手在民間,實際做事的都有一些有效的創意,如果能讓大家都思考一些提高我們工作效率和品質的好方法,并及時酌情考慮吸納,團隊就會不斷成長,越來越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