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逛逛論壇

不要一味迷信外國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5-5-18 16:18:19 | 只看該作者
要說機床的好與壞,其實如果按照標準來造的話。我們也能做好啊,是不是?但是現在是那樣做出來一臺成本翻倍甚至更高。市場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就像一個人還在吃窩頭的階段,正在解決溫飽問題呢,你帶她去吃壽司,他回頭還罵你呢。哈哈
12#
發表于 2015-5-18 17:26:21 | 只看該作者
國外的一些設計看起來可能很不可思議,這有可能是當時的加工條件或者是成本上考慮。用滑動軸承,如果配合件的加工精度能達到,比滾動軸承要耐用好幾倍,這有何不可,只要磨床磨出來的精度夠高,說明人家的設計就沒有問題。文中你提到的一些設計不合理,無非就是沒有防呆,其實國外工廠工人的素質都很高,不要中國換工作那么頻繁,根本就沒必要設計得那么花哨,浪費錢......本人接觸過一些國內,國外的設備,德國的軋機,專門做設備維護維修6年... 國產的設備,說實話,真的是垃圾中的戰斗機,看了就頭大

點評

你沒看懂貼主在說什么。  發表于 2015-5-18 21:34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寂靜天花板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13#
發表于 2015-5-18 17:44:42 | 只看該作者
脫離歷史條件看問題,好比用現在的物質條件要求過去的設備設計,提問者不是智力不行,就是別有用心。

點評

bryant二次大戰時設計生產的磨頭,可以拿出來跟鐘思敏的比較嗎?  發表于 2015-5-18 22:49
14#
發表于 2015-5-18 23:02:58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不太明白,還是來看看
15#
發表于 2015-5-19 02:34:43 | 只看該作者
我只是想賺錢
16#
 樓主| 發表于 2015-5-19 03:08:51 | 只看該作者
/ y0 j0 N3 r- ?9 k6 N# Q

- [. w* {$ i1 H1 L* |& U)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The first photo is from DIXI Swiss, hundreds hours scraping, now it is under DMG Mori.  發表于 2015-5-20 11:00
17#
發表于 2015-5-19 09:26:53 | 只看該作者
那臺設備就是粗略看過,沒有深入感受過。俺比較偏重電氣系統,AB的老系統,主機已經拆掉了,該設備的本主是家米國公司,生產膠輥的,的確,在膠輥的磨削中確實有些道道的,俺也調過這種設備,略懂。是SEW直流伺服,性能當然會很強悍。海德漢的光柵,還是電流信號的,現在很少見了。用了近10年,無更換,說明機床的防護水準是很OK的。同時也說明原工廠的氣源處理得很干凈,現在很多用戶花高價買帶全閉環設備,結果不重視氣源,DUANG,光柵老壞,然后說設備不好用,這叫什么事啊。9 G/ v1 m+ H) p4 Q
根據俺的理解,說說關于死活切換的問題,當然對不對是另外一碼事,需要驗證。
& S' K& x) h8 j% w1 `那個頭架軸系,看上去從未使用過活頭架,前后軸承跨距大,軸承的支撐面也長,這對穩定性很重要。就這一點而言,設計是很合理的。
$ G: W* B. }% ?" U  k, x5 ]沒注意端面軸承的布置方式,那就按貼主說的,實際也沒有太大問題,畢竟頭架的轉速低,發熱不會很嚴重,再加上大容積的油池,也有利于散熱。再說,熱伸縮,會不會造成不良后果,也待驗證。很多東西粗看上去有問題,但一些細節會避免掉這個問題。% T# G! i! v7 M4 h6 m' S9 Y/ v
死頭架的問題,前端帶輪處脫開的情況下,帶輪對軸系的驅動作用幾乎為零,可以忽略,軸承嘛,但不清楚是深溝球呢還是角軸承。順便請教下貼主SKA F5(絕對沒打錯字母)這軸承是誰家產的?那驅動力緊緊來自工件中心孔和頂尖的磨擦力,不會太大的。死頭架是靠那個花螺母鎖死軸系,從這點講,必然是越轉越緊,而那個插銷是防松,會有問題?即便是操作錯誤,忘記拆掉前端的連接,軸系也是卡死,加上伺服驅動有負載檢測,不會造成嚴重后果。多說一句,很多設備的絲杠驅動上有扭力限制器的,尤其是以前伺服系統不強悍的狀況下。現在可以不用,伺服系統的雙安全扭矩檢測保護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話說雙安全回路也被俺成功欺騙過,哈哈。6 Z/ ], {) e9 M4 U7 S3 y" L" i6 I
靜待貼主的精密刮研專題。  d" k9 N  ^" e2 u  `9 }: j
好設備,首先要見過什么是好,才談得上去追求好。而貼主的經歷正好可以給感興趣的社友帶來切實的見識和感受,大善。
  s# T8 P/ m/ ~, m( S俺記得第一次和貼主的對話就是關于刮研,貼主對那個刮研貼表示輕視,俺對此有評論,但在貼主的回應中感受到貼主絕非等閑之輩,是有貨的。說回那個入門級教案,俺甚至懷疑寫那個教案的人,貼主都認識。哈哈。

點評

沒看到有這個型號,相似的型號,類型不對。這個是一對角軸承。  發表于 2015-5-19 10:00
http://www.skbearings.co.uk/about-us/index.php  發表于 2015-5-19 09:43
SK Bearings is a division of the Dixon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發表于 2015-5-19 09:42
所以,你認可它的設計?Ska是英國的軸承吧,我去查查。  發表于 2015-5-19 09:38
18#
發表于 2015-5-19 09:51:33 | 只看該作者
螺旋線 發表于 2015-5-19 09:26
$ G- l! `' N# `3 S6 J+ z. Y那臺設備就是粗略看過,沒有深入感受過。俺比較偏重電氣系統,AB的老系統,主機已經拆掉了,該設備的本主是 ...
8 T9 N! H' Q8 N: j
不是認可與不認可的問題,因為沒有深切的感受,不能下結論。假如我是使用者,確實感受到有問題,再從設計的角度來分析,尤其是一些細節,才能下結論。當然,你的分析也有道理,能用和好用是兩碼事。討論嘛,肯定得有自己的觀點,結論并不重要。被并購的品牌,要么是曲高和寡,市場的推廣,產品的依賴性有問題,比如馬格,頂級的齒輪設備,并到奈斯毫爾了,當然這也是個牛逼的公司。要么是產品的確一般般,自己打天下戰斗力不足。現在哈挺的尾架微調結構,應當就是鐘思敏的結構。而STUDER的微調是另外一種。
  X" k4 [" w+ A% R4 W問的那個軸承是STUDER的卸荷軸承,這個卸荷軸承出狀況了會影響圓度的。當然,是亞微米級的。
0 l6 V  L5 P; r" E! k7 o. \. B0 ^7 A1 O. U% s

點評

“我說下我們的磨頭,是前后把軸抱住的”,怎么抱法?  發表于 2015-5-19 10:42
比如在高壓齒輪泵行業里,對端面要求就高,是封油面嘛。  發表于 2015-5-19 10:36
所以,做粗磨,追求效率,我們的容易出現端面燒傷,也挺頭疼的。做精磨,高光潔度,平面度時,優勢明顯。  發表于 2015-5-19 10:34
弄個簡圖看看。我說下我們的磨頭,是前后把軸抱住的。熱穩定?標配油冷機的,控制在24度到29度。通常,外圓的光潔度是比端面高的,但我們的恰恰相反,端面比外圓要高。  發表于 2015-5-19 10:33
還有,除了鐘思敏,你還見過什么磨床頭架軸向軸承是這樣安排的?  發表于 2015-5-19 10:23
所以吐槽前端2粒7205dt, 后端1粒7203沒錯吧,呵呵。  發表于 2015-5-19 10:20
但然是后端大啊,高速的,必然是平皮帶,要保證驅動力,預緊力就會大。所以,STUDER的磨頭,后端用的是重載型的軸承。根據情況還要加卸荷  發表于 2015-5-19 10:14
比如用7205軸承這么小的磨頭,你認為是前端砂輪徑向受力大,還是后端平皮帶輪處徑向受力大?記住啊,是內圓磨頭。  發表于 2015-5-19 10:09
首先,輪不到我來設計。現在頭架我們都是分開的,死是死,活是活。活的,是滾動軸承,前四后二的結構。  發表于 2015-5-19 10:06
如果你來設計,你會采用鐘思敏的軸承按排方式?記住啊,我沒有全盤否定人家的東西。挑點“明顯”設計錯誤 來聊幾句。  發表于 2015-5-19 10:04
真沒注意過,下導軌均為鑄塑,帶浮點的,哈哈。  發表于 2015-5-19 10:03
你看過STUDER老點的機床?看看它的導軌鏟刮哦。  發表于 2015-5-19 09:58
那就不認識了,google ska 只有一個結果。  發表于 2015-5-19 09:56
19#
發表于 2015-5-19 10:52:20 | 只看該作者
這樣抱,簡圖哈,謝絕對制圖本身吐槽。哈哈。
+ U; \+ R: \# E2 l5 \
  |  V% y8 W& L2 \, r/ K2 D我想,你認為該這樣抱,對吧。- D. d/ M( X) C

5 O+ q  R% u9 ^
4 T: f$ A$ a#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是這樣。馬未都這樣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發表于 2015-5-19 11:29
講的是設計上道理上,實際上你怎么做,是各公司自己的事了。算算主軸材料熱膨脹,精密兩字就無從談起了。所以你一個頭架也用強制冷卻?  發表于 2015-5-19 11:17
我用畫圖板畫的,哈哈。  發表于 2015-5-19 11:08
說得沒錯,問題是我們受各方面條件限制,所以采用了第一種結構。時間證明沒什么問題。當然,也許時間還不夠,這也可能。  發表于 2015-5-19 11:07
貌似比我畫的好點,我的意見是第二張,也就是一端軸向固定,另一端浮動。  發表于 2015-5-19 11:01
20#
發表于 2015-5-19 11:01:58 | 只看該作者
圖發上來看看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21:04 , Processed in 0.12533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