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我與國外工程師的接觸,樓主所講的這些過于理想化了。其實國外的工程師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在局部專業的深入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我所熟悉的一個工程師,負責零部件設計的,基本上對于工藝的每個過程都非常了解,個人可以操作數控機床,自己可以設計生產系統,-而且在設計的過程中,非常樂于學習。精于一個領域,熟悉相關領域,這是優秀工程師的普遍特征。0 `6 p/ z* S( N9 _/ _8 e( O: {
0 z$ Q A( h" l6 d* U2 x/ V% h/ T此外,就是創新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其實無所不在,這是推動進步的原動力,有時候盡管只是很小的創新。例如,有個工廠的設計部門買了一臺3D打印機,買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該怎么用,但后來在生產中需要制造一個夾具,就利用這臺打印機打印了一系列的小夾鉗,由于是自己設計打印的,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結構尺寸,從而控制夾緊和放松時的摩擦力,以非常低的成本解決了問題。如果發生過載,塑料件也會壞掉,從而保護整個系統。打印的成本非常低廉,并且由于數量要求不多,所以節約了注塑成型加工的大量成本。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一些非標設計的同學,方案都是氣動什么的,基本上缺乏想象力。我的感覺就是,把這個打印機給你用,可能都想不到可以這樣用。這就是創新能力的差距。國外的企業文化提倡創新力,特別是在設計方面,允許失敗,這點國內的民營企業還需要學習,畢竟模仿容易,創新難啊!創造力是優秀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
" j4 T. F8 U, b3 v& [, p* l
! {% w0 a- ~) Z4 B. Y# G- L曾經去過美國GT Solar總部的工廠,拜訪他們的高級設計工程師,在設計部門算是比較高的職位了,但沒有什么架子,對于我們這么個很小的軸上定位零件,也是非常虛心的學習,提出問題,比較不同點,親自測試。而在國內拜訪客戶的時候,遇到更多的情況是,“恩,這個東西啊,我們自已可以做” “我們隨便找個小廠子加工”......,機械是個很深的東西,沒有人可以什么都精通,而國內很多年輕的工程師總會覺得自己什么都懂。謙虛是工程師必備的素質。
& _5 Y5 K5 O! Q# i) R9 m/ i* t
# K! x1 ^4 W7 }4 z5 {樓主列出的很多東西,我覺得過于寬泛,像是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但說精通,可以說,這個星球上大部分的優秀工程師都達不到,因為工程師的本職是解決工程問題,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你列出的這些條件,有些條件可能對于某些領域的工程師非常重要,但對于其它領域可能根本就不重要。就像大學學習的很多數學知識,可能有些一輩子都不會用到。但學習的目的,實際上是學習一種思維,學習的是學習的能力。1 z5 W9 A" i$ O7 e6 b2 ^; _8 `
! N1 S: L' a+ j, N; z
最后,這個帖子對于正在大學里面學習的學生還是非常有益的,有那么多空余時間的大學生可以好好學習基礎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 j1 k: v"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