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談創業,那我閑來無事,也來扯一篇。# W1 y V9 n, X' ^3 b1 P% S ~/ {
y4 x: J1 O n% f. H0 e( h+ z9 k; J我把創業分成技術型創業,資金型創業,人脈型創業。三個大類,當然還有其他類型,但是小眾了些,就不拿出來談。/ Y) {0 s- H! x5 j9 H( \# o
) W+ l8 V I* O6 k技術型,很簡單,字面上了解,有技術有產品想自己干,里面又分兩種,自己有自主研發能力,產品好,想干,一般這類人都初始缺乏資金,于是靠技術入股,技術融資等渠道甚至一開始外包生產等等,這類企業死亡率偏高。為什么會這么說呢,有的產品不一定有市場,有市場也不到一定玩的好銷售,資金鏈玩斷之前產品還沒有步入正規大多會半途而廢,趴窩死掉,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當然有的能堅持下來到了后期微利經營的也不在少數。和合伙人出現分歧,被撤資玩死的也有一幫人,玩技術的大多沒有經濟頭腦,就這樣最后被干掉,第二種,跳槽帶走圖紙,或者買來圖紙玩的,這勉強也算技術型企業,從某企業跳出來一幫人單干,領頭羊玩的好的到也算滋潤,能迅速帶起團隊來,我遇到過兩個這樣的團隊,怎么說呢,這類技術團隊大多實力不錯,最后也走的遠,但是也死了一批,死在后續研發上不下功夫,吃老本。" h3 B# |& k: r# q
" q% V8 x: h. m5 H/ d資金型,老板有錢,想玩,立項,征地 蓋廠,一類去玩融資,圈錢,找個項目就上馬,大張旗鼓的干,玩的好的風生水起,玩幾年還能上市,前提是錢夠厚,而且腦袋好用,御人有術。一類去玩產品,這類就比較麻煩了,有的產品對路就能活的很滋潤,有的產品本來就是市場飽和的東西,營銷和管理出了問題,半路上死的也不少,怎么死的,被壓死的,這也間接說明了產品的重要性。7 _; m, s5 i6 O n8 P* W+ f
3 v1 ^% t+ [4 U( d9 r( ]8 a& u
人脈型,這類其實也簡單,朝里有人的和業內有人,朝里有人的就不多說了,一般來說掙錢的偏多,虧得還真沒幾個,業內有人脈的,大多數是有市場,比如說某大企業外協主管就是自己好哥們,單子沒問題,就搞一把,把人脈資源變成自己的口糧,動了腦子,這類人一般營銷做得好,但是管理企業大多差些火候,大多數時候還是中后期找到個好內政或者自己鍛煉成內政能手才混的起來,大多初期略艱難,逼自己一把,成功了,那自然好,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去打工。9 L9 I$ A% i4 Q; {6 D
' D6 ^. C4 |& N1 e
接下來閑扯,人為什么創業,又分兩類,一類窮,窮則思變,被逼無奈只能拼一把,大多數什么自由啊,民主啊,被壓迫只是扯淡,還是因為覺得自己打工掙的錢少,所以出來搞一把。第二類 錢比較閑,但是又不想去玩股市不想去炒房子,原來的行業又不景氣了,于是開始在進一步。
! n6 e2 o+ ]1 T; _4 Z: a( q; c) z; {1 g6 b/ q
最近我也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創業,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上學不努力,貪玩,高中畢業就入了企業,國企私企忙了十年,覺得自己不能在這樣混吃等死了,在跳槽吧,又得從基層混上去,三五年的光陰又得扔出去。給自己找條路子,琢磨自己的優勢在哪里,那么我也講,有項目,有技術,能拉出團隊干,也有市場,1 }) W- } f$ b R( }( l
1 z( Y) ~" F ?( Y. P4 m
項目一,某個小玩意,挺高大上的,市場不大不小,國內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數,德日有幾家做,產品線做起來后,一年能做兩三千萬市場,利潤40%,如果不投入設備,零部件外發,啟動資金也就一百左右,銷售渠道也算暢通,自己這些年還是有些人脈。籌點錢就能玩。' X9 T+ u& s5 l. {) P; Z
, N" S( c1 j9 p# p* R7 O9 v, ^
項目二,大東西,得上設備,和外企打交道,兩千萬打底入場,在考慮和人合伙做,合作伙伴在談。實話說,有資金就玩,弄不到就不玩,這玩意投資期得1年,一年后才能見回頭錢。
1 ~/ v* o$ O/ X" D8 V
5 G, o# x2 Z4 m- y# I1 o G9 ]* g. F' }項目三,可大可小,正熱門,玩好了,錢還是蠻好掙,一個單子小的幾萬,大了幾千萬,利潤還算湊合,但是需要一個團隊運作,有合作伙伴就玩,沒有就放棄。得有良好的運作能力。* Q; C |6 p" J C, G
% |9 W4 N( }8 i6 \& v- ] o! g三選一的玩意,對我來說是個不是抉擇的抉擇,項目一和項目三正在進行中 。項目二現在正在談,求來個大老板抱大腿哈。: M, O4 E, @& ~' M. B! r M* r
9 J1 `, U2 W: _3 J% w
# U0 K( Z" t+ p, b4 ]' l1 G5 U/ b
3 `( k" W+ A( f+ s! q. F
|